譚堅
摘 要:以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不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與創新意識。本文就中職數學啟發式教學進行分析闡述。
關鍵詞:啟發式 情境 興趣
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制度并軌以來,中職學生學習基礎和素質差異很大,大多數是學習上的失敗者。對于這些低起點的學生如果恰當運用啟發式教學,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在這里筆者簡單探討一下數學啟發式教學。
一、數學啟發式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當前現代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研究者越來越重視建構主義、探究教學、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一些學者認為啟發式教學已經過時,失去了價值,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啟發式教學太花時間、不經濟。但筆者認為啟發式教學應該積極推廣,特別對于數學這門課程。數學是一門對提高思維能力具有極大幫助的基礎學科,合理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與創新意識。隨著教師對數學教育教學規律的逐步認識,越來越感到它不同于其他一般學科的教學方法。
筆者覺得啟發式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首先,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過程的客觀規律,采取各種方式和方法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思維,以獲取新知識和教學體系。其實是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挖掘其內在潛能,融會貫通,使外部教育產生一種內化作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啟發式教學在于利用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教師點撥誘導,幫助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去掌握知識,促進知識向能力遷移。最后,啟發式教學能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及時反饋,它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為教師講授知識提供了可貴的反饋信息,從而促進了教與學的互動,使教與學相得益彰,提高了數學教學的質量。
二、創建數學啟發式教學的情境
數學教學情境是指學生從事數學學習活動,根據教學的內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定的適合學習主體并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建構性學習的具有學習背景、景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境。數學教學是教學生學數學,從這一角度看數學教學情境實質上也就是數學情境,是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背景和基礎。創建數學情境的目的在于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從而產生內心最強烈的學習意識。
創設教學情境,首先,要注重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學生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上能夠運用的情境資源。在學習上的某些問題應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只有在生活化的學習情境中,學生才能感覺到弄明白所要學習的知識的價值。其次,要挖掘和利用學生的經驗。大部分有效的數學教學都始于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如果我們教師能夠多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社會生活經驗,并且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分析新的知識,那么學生就能不斷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和知識,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喜悅,建立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數學,這對我們教師來說,以后的教學就事半功倍了。
三、數學啟發式教學的實施方法
數學啟發式教學的實施方法有很多種,比如問題啟發式、聯想啟發式、提示啟發式等。首先,問題啟發式教學。提問是課堂教學最常用的一種教學形式,但不是所有的提問都具有啟發性。當前,有許多教師將提問啟發式教學僅僅理解為課堂教學的活動,并將之具化為課堂教學的問與答,把是否進行了有問有答的活動看做啟發式教學和注入式教學的分水嶺,這是對啟發式教學的極大誤解。問題啟發一是目的要明確,二是所提問題的難易度要適應。其次,聯想啟發式教學,在啟發式教學中,我們面對一個數學問題,必須引導學生仔細深入地觀察題目的條件和結論,抓住關鍵特征,挖掘其中蘊涵的特殊規律和內在聯系,通過直觀感知,啟發學生與已有認知結構中的解題模式相類比,提取記憶系統中儲存的與之相匹配的模式,從而賦予問題新的意義,突破思維定勢,產生解題的直覺,依靠這種模式直觀,可以迅速對事物作出判斷,領悟事物本質。
四、小結
總之,啟發式教學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創建適合他們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師的啟發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引導好學生的學習過程,使他們經過獨立思考、掌握知識、提高分析、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