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怒春
摘 要:在新常態背景下,不僅經濟產業在進入大融合,專業教育也在形成“跨界”融通。尤其是在語言教學領域,人們對心理學的研究、對新科技的應用正在改變現有的教育教學模式。本文圍繞英語教學設計這一主線,就運用任務型交際建構教學法闡述自身觀點,分享小組合作學習和分層教學法等方法,對學生進行閱讀、聽力和口語交際訓練,以期幫助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提高英語閱讀、聽力和對話能力,提高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交際建構法 任務驅動 分層教學法 合作學習
一、研究背景
隨著人們對語言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入,隨著各種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以及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在語言教學領域中的吸收和運用,英語教學法歷經了20世紀初注重語言形式,以教師為主體的“語法翻譯法”、 “聽說法”,20世紀70年代以人為中心的“集體語言學習法”、“暗示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交際語言觀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對外語教學產生深刻影響,并因此產生了新的教學方法:交際法。其中,任務型交際建構教學法是一種集任務和交際于一體的教學方法。
二、任務型交際構建教學法的內涵
任務型交際建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學習環境,以任務搭建平臺,以交際活動達到共享互補,共同發展。教師引導整個教學過程,提供教學支架,學生在交際中學習語言,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任務型交際構建法的應用
結合任務型交際構建法的內涵特色,筆者試以《開放英語Ⅰ》第13單元為例,淺談教學設計中如何運用交際建構法設計閱讀、聽力和口語活動任務,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知識建構能力和交際合作能力的教育目標。
《開放英語Ⅰ》單元13是一篇關于健身(keeping fit)的單元,可分成四個課時教學。課時一和二從SessionⅠ到SessionⅡ,教學設計為一個閱讀、兩個聽力和一個口語活動。在學習目標的設計時,可以從詞匯、功能和語法三個方面設計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設計為提高閱讀、聽力和口語能力,情感目標是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了解健身的重要性和普及性。教學策略采用任務驅動、功能導向、閱讀技巧和聽力技巧等。教學方法采用任務交際建構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和全身運動法。教學步驟設計為五個P:情感、思想、知識儲備(preparation)、內容呈現及練習(presentation & practice)、成果產出(production)和提升(promotion)。
1.第一個P——情感、思想、知識儲備
情感、思想、知識儲備階段的教學設計,是激活學生興趣,充實學習主題背景知識,通過合作學習——前進雪球活動,使學生熟悉話題,達到在交際中主動建構知識的目的。活動設計為師生簡單地打招呼,老師并詢問學生近況,通過簡單的問候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緊接著是熱身活動——前進雪球:詢問學生是否知道如何健身,并請學生拿出一張白紙,用1分鐘時間在紙上寫下能夠健身的英語詞匯(學生不會寫英語可以寫中文),然后與同桌核對答案,互相補充;2分鐘后前后兩排同學再結成小組,擴充詞匯;擴充完后全班對答案,每組派一名代表將答案說出,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來。這樣通過滾雪球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構建詞匯,進入本單元學習,同時還評出詞匯最多最準確的小組。
2.第二、三個P——內容呈現及練習設計
內容呈現及練習設計,首先呈現主題相關的詞匯,通過兩封電子郵件呈現相關句型(there be);聽力訓練分為聽辨(act 3)、聽知、聽記(act 4)和聽析,并將聽力轉換為聽說訓練(act5、6)。
核心單詞呈現,由教師采用全身反應法(TPR)表演健身詞匯,學生猜測, 猜對了的詞寫在黑板上,以此直觀形象地構建學生的單詞量。閱讀理解活動,采用任務驅動策略,教師拆分任務并引導閱讀技能訓練,活動分成三步。一是讀前任務:(1)掃讀表格,熟悉有關健身器材的詞匯;(2)閱讀時,請將電子郵件中提到的健身器材在表格中打鉤。二是讀中任務:學生自讀電子郵件,并完成后面問題。三是讀后任務:(1)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核對答案,老師提供必要幫助;(2)完成練習,即用there be 作口頭造句練習介紹健身館的設備。
聽力訓練使用聽力策略:聽前教師布置任務,第一,瀏覽練習,為接下來的聽力練習做準備;第二,嘗試自己用英語來描述關于時間表的說法;聽中學生捕捉信息,了解大意完成介詞填空和糾錯;聽后教師運用歸納法講解介詞與時間連用的規律,學生做練習鞏固語法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分層教學法,學習程度好的學生除了完成“掃讀表格,了解大意”的任務以外,還可以嘗試完成任務2,即“看表格描述表中健身課程時間”,聽完后讀聽力文本時比較課文里面關于健身課程安排的表達,從而提高語言的準確性,加強學習的有效性。
3.第四個P——成果產出
成果產出部分設計為口語輸出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論有關健身的話題。二人飾演顧客,詢問有關健身課程、設備及提出自己的個人需求,一人飾演前臺接待員,回答顧客提出的問題。情景對話活動宜在英語基礎較好的班級中展開,由于前面閱讀和聽力活動中已經提供了對話活動所需的素材,學生在學習了這些表達之后 ,要努力將語言的輸入(讀和聽)轉化為輸出(說),學生小組的組合本著組內異質的原則,教師在教室里巡視,并關注各組表現并隨時提供幫助。各組表演完后,學生按語言、內容和表現進行自評和他評。
4.第五個P——提升
提升部分通過作業完成。作業的設計要求學生在已學內容基礎之上,本著建構主義和交際的目的,運用習得語言的理論,模擬情景,進行寫作練習和情景對話(在下次課堂上表演)。這一任務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口語能力及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可在英語基礎較好班級進行,寫作和口語兩個任務學生也可任選其一。任務a是寫作,要求學生寫一篇電子郵件給一家跆拳道館(注意書寫格式及用語的選擇——禮貌性原則,開門見山原則),郵件內容包括:(1)你通過廣告得知該館;(2)想了解該館健身課程、價格、時間和等級考試相關內容;(3)如何申請成為該館會員,什么時候可以上課等。任務b是口語任務:去那家跆拳道館,向經理說明現在的時間表與你上學時間沖突,請求為你推薦一個適合的時間段,并為你制訂一個個性化的健身計劃。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設計中采用任務交際建構法,是以任務為導向,以交際為手段,通過對語篇進行閱讀、聽力和口語活動的任務設計,使學生多方面多層次完成語言學習目標。同時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學習評價,使學生學會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教學設計中還注意分層教學法,使每一位學生都達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
(作者單位:武漢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