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芳芳
【摘要】目的:觀察急診搶救護理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資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栓塞介入治療,其中37例行常規護理(對照組),37例行急診搶救護理(研究組);對比分析兩組臨床療效、并發癥發生率情況。結果:研究組出現即刻止血的有效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研究組患者出現再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腸管穿孔、壞死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結論:急診搶救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具有顯著的效果,在栓塞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強化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出現再出血的概率,故急診搶救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急診搶救護理;上消化道出血;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屬于一種較為常見急診疾病,本病屬于一種多發疾病,因此需要采取急救措施配合治療。本病主要是由消化性潰瘍、藥物性損害以及醫源性損傷等因素造成,本病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危害,且患者的病死率可在一定程度達到10%左右[1]。急救時在前期采用藥物治療難以達到確切地臨床效果,但采取外科手術治療具有較高的奉獻,因此予以介入栓塞治療配合護理干預具有顯著的效果,本研究對急診搶救護理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資料,依照護理方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7例。對照組男女比19:18,年齡30-77歲,平均(45.25±10.18)歲;研究組男女比15:22,年齡31-78歲,平均(45.64±10.73)歲。患者主要表現為心悸、暈厥、煩躁不安、吐血等。按照Child-Pugh進行分級,可以分為A級23例、B級30例和C級21例;腹水情況:少量31例,中量23例,大量20例;兩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本組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療,而治療方案的選擇以患者的具體病情為依據,選擇PVA、彈簧圈以及明膠海綿作為栓塞劑,與造影劑相結合后進行復查,實施地掌握患者采取栓塞的程度,將栓塞劑緩慢注入到靶血管中,輔助于C臂透視觀察造影劑的流速,可顯著減緩患者出現血管閉塞。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本組患者均予以常規臨床護理。研究組:行急診搶救護理干預,在搶救患者的同時配合以積極的護理干預。按照護理程度構建靜脈通道,以評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自身情況,后確定問題、評估效果。
1.3療效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臨床療效情況,即刻止血有效,采取介入治療后可出血血管,靶血管閉塞等情況,患者72h內未存在鮮紅血便、未嘔吐鮮血[2]。統計兩組患者出現再出血以及并發癥的概率。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統計分析應用SPSS20.0軟件包,一般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完成表示,計量資料以t完成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以X2完成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性相關指標對比
研究組出現即刻止血的有效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兩組術后并發癥對比
兩組患者均未出現腸管穿孔、壞死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研究組患者出現再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作為臨床常見急癥之一,多為急性疾病,可以分為靜脈曲張性出血、非靜脈曲張性出血兩類。相關研究資料顯示:采用在患者腹部進行動脈造影的方式達到明確出血部位的效果,由于栓塞治療在臨床中的廣泛運用,在搶救的過程中配合以強化護理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3]。采用回顧性的方式對本院接收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資料,探討急診搶救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臨床護理價值。
本研究數據資料顯示:⑴研究組出現即刻止血的有效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⑵研究組患者出現再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出現腸管穿孔、壞死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本研究數據結果顯示,急診搶救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具有顯著的效果,在栓塞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強化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出現再出血的概率。分析其原因在于,成功搶救的前提是建立良好靜脈通道,護理人員首先要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熟練掌握放松、呼吸控制以及注意力轉移技巧,其主要目的在于強化精神鼓勵、支持,以有效緩解介入不適感[4-5]。受到樣本量、時間以及環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結果尚未對兩組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分析,有待進一步研究予以論證。
綜上所述,急診搶救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護理的過程中具有顯著的效果,在栓塞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強化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出現再出血的概率,故急診搶救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冬平.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7):883.
[2]彭習蘭.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71-273.
[3]何艷,鄧永翠,王幸紅.上消化道出血 80 例內科護理體會[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1,24(1):32-33.
[4]郭潔,李科軍.三腔二囊管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使用護理[J].當代醫學,2010,16(14):133-134.
[5]朱承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與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