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
【摘要】本文闡述了教師現代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有關概念、及內涵,同時分析了地方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現狀(以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國際教育部為例),用以探索和淺析提升高職英語教師現代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為地方高職院校開展現代化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育提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英語 現代信息化 提升策略
一、現代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有關概念及培養必要性
隨著現代社會的信息化程度及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已成為衡量高技能、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標準。因此,國家教育部擬定了以信息化為載體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戰略,進而要求教師努力發展信息化教學能力,建立以信息化為重要特征并將信息技術、網絡資源等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的現代化課堂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手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已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地方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程度還是發展緩慢,究其原因影響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因素則是其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不夠,進而無法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化,同時無法使高職英語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恰當融合,因此提高地方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從而推進高職英語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已成為當前地方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
1.加強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與裝備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的必要前提。
新時代的信息化社會已使教師的角色、教學方法及其在職培訓都發生的巨大變化。現代信息技術和裝備能否成功地融入到教學課堂之中的關鍵因素取決于教師能否利用其優勢建構學習環境、將信息技術融入全新的教學方法、運用開放型的課堂、鼓勵學生互動合作、小組學習等。
因此,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就是要將信息技術和裝備的應用與課堂管理與教學等諸多要素進行完美整合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擁有一套與過去不同的課堂教學、管理技能,能夠利用全新的信息技術和裝備來改善教學方法。
2.提升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是教學改革的必要條件。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以實用為本為指導思想,為國家培養出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培養高職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是新時代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方向。即將高職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融合,達到創新教學手段方法,整合教學資源,促進師生互動,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3.加強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與教師自我發展息息相關。教師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載體,因此,教育信息化離不開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推動。一個教師如果不具備良好的信息化教學能力,難以參與與信息化相關的教學活動。例如,校園的教學大樓、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辦公室等等,都有信息化的影子,只不過程度有高有低而已。更深層次地講,如果高職英語教師對信息化技術掌握不系統、沒有敏銳的信息獲取和利用能力,就不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教學資源的利用,更無法滿足信息化教學和自身教學水平及科研的需要。
二、地方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基本情況(以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國際教育部為例)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國際教育部自2007年起與英國桑德蘭城市學院開展聯合辦學項目,合作培養具有國際化的職業型人才。系部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鼓勵英語教師開展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并已實施的措施如下:
1.網上閱讀。英語教研室教師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利用互聯網的功能,找到相關的資料,進行在線閱讀。并在課堂上即時檢索到相關的閱讀材料,投放在大屏幕上,對材料進行解讀和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
2.網上搜索。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和重點,選定關鍵詞,利用網絡技術強大的搜索功能,進行和英語教學有關的內容搜索。輔助學生理解信息而對其熟練地進行組織和處理。
3.網上討論。教師把網絡的交流功能引入學習討論的方式。利用有關網站的聊天室,或是校園網的論壇,組織學生圍繞有關的學習主題,以發貼和跟貼的方式開展網上討論。這種方式有一個好處,在這種虛擬的網絡論壇的平臺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使不善言辭的學生也加入到討論中,甚至容許學生以化名登錄,在討論時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4.多媒體展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教學的內容,學生可以展示他們的學習和研究的成果,現場介紹和交流他們學習的情況。
5.網上答疑。教師利用網絡的論壇和電子信箱,對學生進行答疑,尤其是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和輔導。學生也可向老師發電子郵件,匯報自己學習的情況。使電子郵件具有了教學互動和教學反饋的功效,成為師生聯系的又一通道。
但是,由于教學資源與教師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不足,導致我校高職英語教學還是停留在基本的信息化教學當中,不能充分發揮現代信息化技術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進而使教育信息化建設在我校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推行發展緩慢。
三、地方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策略
鑒于地方高校知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不足,筆者通過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淺顯的提升策略。
1.建設信息化校園。信息化校園建設已成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要求創設培育現代化信息人才的環境,提供先進的現代化教育及學習平臺,為師生接受進而享受信息意識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與條件。因此,地方高職院校也應伴隨著信息化的大潮把信息化校園建設擺上重要日程,擬定實行一批相關的政策,積極鼓勵高職英語教師盡可能地收集信息、利用與創造信息,同時依靠當地信息主管機構參與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信息教育的軟硬件環境。
2.發揮圖書館的信息主渠道作用。圖書館是高校信息資源建設的主要部分,其豐富的信息資源和靈活的現代化信息搜尋方式,決定了它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也是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主要環境。當前,各個高校的圖書館正在向虛擬化、網絡化、數字化方向發展。開發與利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是培養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物質基礎,也是衡量地方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重要標志。首先,建議地方高職院校圖書館引進與更新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建立網絡數字化圖書閱讀系統,如光盤檢索、公共檢索、國際檢索與網絡搜索等系統。增加設備齊全的現代化網絡電子閱覽室,添置全新的教學平臺和開放實驗室,方便教師查閱資料和網上教學,為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其次,由于現代社會網絡資源已成為現代化圖書館的主力軍,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還應重視建設網絡化數據庫,如許多優秀碩士、博士論文數據庫、網絡軟件、光盤等現代化網絡信息資源裝備。
3.多方位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重組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體系,從三個層面開展教師培訓,即基本信息技術能力普及培訓、教學資源設計開發能力培訓及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能力培訓。培訓具體內容包括現代教育理念、英語教育技術導論、信息化環境下的英語教與學、計算機基礎知識等。
4.培養教師教學資源設計開發能力。培訓具體內容細化為多媒體技術與教學、網絡教育資源設計與制作、教學設計等。經過培訓,可提高教師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水平,鍛煉教師自主開發多媒體教學資源、設計課程軟件。
5.提升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能力培訓。培訓具體內容包括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信息化教學評價與方法論改革、組織校內在職教師參加校級網上優質示范課程項目教改實踐、開展合作研究能力培養、研究性學習等,重點培養教師的教學模式改革創新能力。通過培訓,使一線教學教師與網絡與教育技術中心的技術人員合作,促成教育與技術合作共同體,通過實踐,促進課程的教學改革。
總之,地方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強弱,關系到地方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和教育質量。若能使他們能不斷更新自身的信息儲備及信息化教學能力,并能用它不斷進行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就可以促進地方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進而全面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提升人才培養目標。因此地方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并把這項工作列入學校重要討論議題,同時加大投入,根據學校自身情況確立具體的實施方案,并對提升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進行不斷的探索、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顧祝庭.信息化教學評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23.
[2]楊紅,張蕾,馬紅.大學英語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應具備的信息素養[J].職業時空,2007(18):87.
[3]陳清.論信息技術環境下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培養[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