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夏 高榮芳 王學龍 任長林


摘要: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掀起了數字化校園建設熱潮。為了解決高校數據共享難、“信息孤島”現象普遍等問題,同時增強師生體驗感,建設數字化校園三大平臺尤為重要。以西安石油大學數字化校園建設為例,對該校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公共數據交換平臺、統一門戶管理平臺建設分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校園網絡;平臺建設;數字化校園
DOIDOI:10.11907/rjdk.161142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6)005-0143-02
0 引言
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1]。以西安石油大學為例,其“數字化校園”基礎框架已見雛形,但是其現有應用系統由各部門分散建設,操作系統、開發語言、數據庫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各系統之間缺乏統一的接口和標準,存在“信息孤島”現象[2]。各應用系統之間的信息無法得到及時共享,重復的數據錄入也增加了教職工的工作量,嚴重降低了辦公效率。
因此,制定統一的信息化標準,建設公共數據交換平臺、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統一服務門戶管理平臺是學校全面實現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重中之重。三大平臺建設能夠推進學校實現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為師生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務,實現學校優質資源整合和優化,從而整體提升學校管理水平與辦學水平。
1 信息化標準建設
制定統一的信息化標準是數字化校園三大平臺建設的前提。
所謂信息化標準,就是在信息產生、傳輸、交換和處理時采用統一的規則、概念、名詞、術語、傳輸格式、表達格式和代碼[3]。其體系是立體的、結構化的,包括信息化基礎設施規范、應用系統規范、信息編碼規范、用戶規范與信息化管理規程五大方面,其結構如圖1所示。
信息化標準建設主要分為數據標準建設和代碼標準建設。在建立代碼標準時應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如《教育管理信息化標準》、《教育信息化技術規范》、《軟件設計與開發規范》等,以及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的符合學校校情的自定義標準。
信息標準建設對學校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建設健全、完善的信息標準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基石,是各應用系統能夠有機結合的根本保證。因此,在三大平臺建設前期,應落實信息化標準建設。
2 公共數據交換平臺建設
在三大平臺建設中,公共數據交換平臺建設是難點也是重點。數據交換是整個平臺的核心,其成為解決“信息孤島”現象的主要手段。數據交換能夠有效實現各應用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一致性。并且,穩定可靠的數據環境有益于數據的查詢、統計、分析,使得學校領導的決策有據可依。
各應用系統建設時期不同,構建技術不同,采用的數據庫也各異,應用系統會因代碼、標準不統一而導致數據質量差、數據集成難度大等問題。因此,需要建立中心數據庫,讓各應用系統最新數據經抽取后存入其中[4]。
中心數據庫能夠與各應用系統開展數據交換、共享,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數據源。
公共數據交換平臺主要完成數據集成過程,該過程即為ETL,它是數據抽取(Extract)、轉換(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裝載(Load)的過程,能夠實現數據從數據源向目標數據庫轉化。ETL工具已較為成熟,西安石油大學數據交換平臺選用基于商業中間件的ODI(Oracle Data Integrator)進行構建,平臺邏輯架構如圖2所示。
3 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建設
學校應用系統越來越多,師生需要記憶的登錄信息也隨之增多,忘記密碼以及輸錯登錄信息的現象頻繁發生,不僅對用戶造成了不便,也增加了信息中心運維人員的工作量[5]。為有效解決學校各應用系統登錄名和密碼不統一的問題,著手建設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尤為重要。
該平臺屬于門戶平臺的身份認證模塊,是實現多應用系統間單點登錄的基礎[6],為門戶實現一站式登錄提供支撐。單點登錄指用戶使用單一用戶名和密碼登錄時,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直接將登錄信息與信息庫的用戶信息作對比,進行身份認證,認證成功后生成認證標志返回給用戶,用戶持有該標志去訪問門戶中集成的經統一身份認證過的應用系統,該應用系統同樣校驗認證標志的有效性,當相互交換認證信息驗證成功后,自動登錄到要訪問的應用系統中。因此,師生使用一套用戶信息便可訪問多應用系統,這極大地簡化了用戶操作,也減少了用戶信息運維管理工作量,提升了系統整體安全性。
4 統一服務門戶管理平臺建設
服務門戶管理平臺是三大平臺中直接展現給用戶的部分,該門戶在建設時不同于早期的新聞門戶,除具有新聞通知等信息發布功能外,還順應時代潮流,增加了與服務相關的理念,能夠更好地增強用戶使用感,提升用戶滿意度。
將學校現有應用系統如OA、人事、教務、郵件、研究生等模塊采用松耦合方式集成到門戶網站中,并抽取如校園卡查詢充值、OA待辦事項、郵件未讀提醒等應用服務模塊。門戶管理平臺針對領導、普通教師、學生關注點的不同將門戶頁面展現內容分為3類,按照登錄人員的3類身份呈現不同頁面,將他們真正關心的內容直觀展現,提升整體管理水平。例如,以領導身份登陸的用戶門戶中會增加報表數據信息,以方便領導層掌握學校真實數據,為正確決策提供保障。此外,服務門戶平臺提供了圖形化工具,用戶可對界面進行美化設置,還可以在已經集成的應用服務中挑選常用模塊添加到首頁,讓用戶體驗這種自由的調整操作功能,提高用戶對于門戶的服務感知度。
這種基于SOA的服務集成門戶平臺能夠為全校師生提供便捷服務,提高辦公、教學質量,同時讓師生在使用中切實體會到學校整體信息化水平的躍進。
5 結語
數字化校園建設熱潮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各大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西安石油大學的數字化校園基礎建設已較為完善,日益增加的應用系統及數據資源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孤島”現象如何避免等問題則需要依靠建設三大平臺來解決。三大平臺集中管理學校現有應用系統及數據信息,為全校師生提供優質的用戶體驗,以及便捷、全面的信息服務;能夠實現現有數據共享,避免系統分散建設過程中的重復建設問題,實現各類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配置;能夠實現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使得西安石油大學的信息化應用達到較高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蕾.數字化校園公共數據交換平臺設計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2,21(3):23-26.
[2]李強.關于數字化校園數據交換平臺建設的若干問題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1.
[3]張應祥.高校數字校園信息標準設計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5):22-24.
[4]刁宇.基于數字化校園的數據交換平臺的研究與實現[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5]焦緒騰.高校信息系統集成中的統一門戶的研究與設計[D].南昌:南昌航空大學,2014.
[6]任婕.統一認證在校園門戶網站上的應用[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12):63-67.
(責任編輯: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