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娟
摘要 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是研究生培養的核心目標和首要任務,也是檢驗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通過對我國現行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研究和對研究生綜合素質現狀的調研發現,我國目前研究生綜合素質水平相對社會發展對研究生綜合素質的筆者主張通過深化中國夢教育,職業規劃指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研究生黨支部的堡壘作用和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等有效手段來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模式
1 我國研究生綜合素質現狀
目前,我國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現狀并不樂觀,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經調查,我國研究生整體綜合素質比較高,思想健康,積極進取,對人生有規劃,但依然與社會實際需求還存在明顯差距,存在著缺乏遠大理想,誠信意識淡薄,承壓能力差以及不愿意做基層工作等問題。
2 制約我國研究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因素
通過訪談形式,分析大量案例得出,制約我國研究生綜合素質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2.1 社會轉型時期產生的負面效應
社會轉型是當年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涉及到政治結構,經濟結構和文化結構等三個方面,如此大的變革對所有人,特別是處在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學生來說有著巨大的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多變化的形態。西方趁機輸入錯誤思潮和有誤導性的言論,更有礙于研究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和養成。
2.2 網絡傳播媒介帶來的消極影響
網絡傳媒的影響對于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了巨大挑戰,主要表現在:第一,網絡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陪伴著研究生,并且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潛移默化的瓦解學生已經建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一些腐朽的,自我的,甚至是反動的思想置入至我國研究生的思想中。
2.3 學生群體特征
當今的研究生群體已經逐步進入到“90后”,這代年輕人有著很明顯的時代特征。他們注重自我感受,強調個性,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熱情,善于表達自我。從小優育的生長環境使得他們難以承受挫折,無法面對錯誤,缺乏持之以恒的奮斗精神。工作后,將跟人對生活高品質要求至于國家發展需求之上,無法把自身融入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中。
3 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途經
3.1 深化“中國夢”教育,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
習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對于廣大的研究生同學,可以理解為“成長之夢,創新之夢,報國之夢”。只有學生將自己的人生小目標與國富民強的遠大目標相結合,才能真正激發出學生的潛質,成就學生的人生夢想,實現人生價值,完成社會和祖國給予他的重托。職業前途是每個研究生密切關注的問題,通過“中國夢”教育和開設職業規劃課程,協助研究生把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需求結合起來。通過對決定畢業生職業生涯的主觀客觀因素的分析、總結和測定,幫助他們確定研究生的事業奮斗目標,并盡量使其與社會發展需求想結合。
3.2 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
提高研究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達到“知行合一”的程度是學生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保證學生在離開校園之后能夠勝任工作崗位的重要因素。當今研究生普遍存在觀察能力弱,動手能力差的情況,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特別是有實際意義的志愿者服務活動,不僅是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需要,同時也是培養研究生了解和認識社會的有效途徑。廣大研究生輔導員應立志于將此類活動制度化,使其可以長效發展。
3.3 增強研究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提出,社會人需要有所歸屬。因此,雖然研究生有著不同的專業和家庭背景,但是他們仍然有尋求歸屬感的需要,研究生黨支部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學術和校園活動,培養研究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思想。
3.4 重視高校網絡文化建設的作用
習總書記指出:網絡文化的建設是一種重要抓手和平臺,也是輿論戰的總戰場,對于青年人的影響尤其重大。社會的網絡信息滿足了廣大研究生樂于探索求新,愛好多樣的要求,逐步成為了青年的主流媒體。在這種情形下,廣大研究生輔導員一定要掌握住網絡文化的主動權和話語權,通過開拓數字圖書館,電子課程,博文寫作等方式,以為廣大師生服務為目的,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建設一個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為一體的研究生綜合素質教育網站,通過網絡交流營造和諧,融洽,平等,民主的團體氣氛,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生活困難有機結合起來。
社會發展需要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研究生是高素質人才中的精英人群。努力探索提高高校研究生綜合素質的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現實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巍,臧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基本解讀[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3).
[2]關于進一步極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4(02)26.
[3]王曉暉.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求是,2012(23).
作者單位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省廣州市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