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紅
摘 要 職業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職業教育是否普及是衡量國家教育發展是否具有現代化水平的標準。職業教育的管理決定了職業教育工作的成敗,好的職業教育管理可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提高民眾就業率。如何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和優化職業教育管理是管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在職業教育管理上雖然我國已投入很大的資金支持和管理支持,但在其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急需改進。本篇論文就職業教育管理的主要策略進行討論。
【關鍵詞】職業教育;管理;策略;教育管理
1 職業教育管理發展現狀
1.1 職業教育管理的含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對于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教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職業教育質量的好壞取決于管理,為達到輸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的目的,管理不可忽視。職業教育管理可以理解為管理者為實現職業教育的目標,根據原則采取一定的方式來科學的組織教學工作,使教學工作可以持續順利的開展。職業教育管理不僅應遵循職業教育的原則,也應盡力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爭取為社會輸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1.2 職業教育管理的現狀
我國在經歷過一步步的教育教學改革后,已形成了初步的職業教育的路線、方針,接下來應考慮的是如何利用管理手段來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晚,并由于人們的不理解發展速度也相對緩慢。職業教育的水平較低,學校開展的課程不合理,學生就業困難等都導致人們對職業教育產生信任危機。
1.3 職業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職業教育管理體系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教育理念與社會所需求的方向嚴重脫節。職業教育與高校的教育目標不同,職業教育旨在培養出技術型、實用型人才,能夠在工作第一線,解決技術上的實際問題。許多職業學校不具備獨立辦學的能力,并且許多學校在管理上沒有進行明確的職權分配,導致出現問題時無法責任到人,管理人員態度散漫。有的學校在管理教學上也存在嚴重的問題,不能明確學校的教育目標,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學生與社會脫節,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
2 職業教育管理的原則
2.1 方向性和整體性原則
掌握職業教育管理的大方向,是堅持職業教育的根本要求。方向性原則是立足于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而必須堅持的一個管理原則。整體性原則要求職業教育管理應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和管理手段,全面系統的針對管理對象進行管理,形成整體化的趨勢,實現職業教育管理的整體優化。職業教育管理應結合國家對職業院校的要求進行管理,努力培養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職能型人才。
2.2 民主性原則和高效性原則
民主性原則指在職業教育管理時應采取不同層面人們的意見,提高人們的主人翁意識,發揮人們的積極主動性和聰明才智,綜合利用到教育管理上,實現管理的人性化。高效性原則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各種國內外資源,包括經濟支持、人力支持、物力支持等,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通過對資源的利用形成一套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效益。
3 職業教育管理的主要策略
3.1 確立正確的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
職業教育管理關乎職業教育未來的發展,正確的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是教育成功的關鍵。職業教育管理應結合目前我國的國情,結合實際社會需要的人才要求,確立辦學目標和辦學特色。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具有實踐能力的人才,將來是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的一份子,過硬的技術是最終的要求。在辦學上應考慮實踐能力的培養并結合學校的辦學方針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
3.2 創新職業教育管理辦法
創新管理意味著不循規蹈矩,按照新的模式進行管理。在我國的職業教育管理改革的過程中,創新型管理是改革中的重要環節。教育管理的改革中創新主要應用在如何提高學校的內部管理能力上。許多學校的管理不明確,導致學校的專業重復或專業不適應社會要求,內部管理不協調,導致人才的培養出現嚴重的問題。因此,職業學校應創新管理體制,高效合理的管理辦法才能有效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實力。
3.3 合理分配管理權限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職業教育也在一步步發展,職業教育管理正進行著改革,改革的其中之一便是管理權限的合理分配。許多學校在管理上沒有明確分配出各個管理部門的職責,導致許多問題無人問津,學生的教育教學嚴重受阻。應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的管理模式,設立行政部門和學術部門,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具有不同的運行方向。明確每個管理部門的目標,各個管理部門相互協作、互相制約,保證學校的學術科研正常進行和后勤行政工作的正常處理。
3.4 完善培訓體系,促進校企合作
在職業教育管理上應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學校應充分了解社會的發展形勢和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根據社會的需要決定教育教學的方向,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校應多和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積極聯系企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爭取企業的注資,為教育教學的研究提供基礎資金支持;通過對企業的了解在授課內容上進行改變,使學生更符合企業的要求,保證學生的就業率。
4 職業教育管理的重要意義
中國人口眾多,需要的就業機會也比較多,職業教育可幫助更多的人掌握一技之長,具有生活養家的能力。職業教育的管理模式直接關系到今后學生的就業情況,關系到我國的社會發展。高效的職業院校管理,不僅可以溝通企業和院校的聯系,還可以使院校內部的管理質量和辦學效益提高。因此,職業教育管理體系的建立應順應經濟的發展,綜合考慮社會的需求,從學校設置的專業課程出發,加大管理的力度,使職業院校高效、快速的發展。
5 結論
綜上所述,雖然我國目前的職業教育水平還比較低,但職業教育管理的原則和主要策略一定要正確,這樣才能保證今后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如今職業教育已經成為現代化教育的一部分,它是將人力資源轉化成技術骨干的重要橋梁,是維持社會進步的紐帶,是促進經濟發展、勞動就業的保障。中國對職業教育的管理越來越關注,人們對職業教育也有了新的認識。隨著職業教育管理水平的加強,我國的職業教育將越來越普及,其培養的人才也將為社會貢獻出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振波.我國職業技術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基本規律的探索[J].理論探索.2015.
[2]孫琳.21世紀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向[J].職教論壇,2016.
[3]曲正偉,中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困境及其制度解答[J].教育發展研究,2014.
[4]賈林.論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