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案濃縮了教師大量的智慧與經驗。在現代外語課程設計中,教案設計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教案設計中的問題的設置是聯系師生雙邊活動的樞紐,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本篇文章結合多篇大學英語精讀教案實例,對教案中的問題設計與策略研究進行探討。
關鍵詞:問題設計;大學英語精讀教案;課堂教學;提問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150-01
一、大學英語精讀教案中問題設計的重要性
學習是一個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一個精彩的問題設計會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學生在整堂課的表現都充滿了求知欲和認知好奇心。近年來很多研究表明,課堂提問是一種非常普遍且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也會留出相當多的時間進行提問以便和學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氣氛。所以,教案中的問題設計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大學英語精讀教案中問題設計的策略
(一)計劃策略。
為了確保課堂中的提問能夠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提前進行問題設計。當然,一些教師喜歡在課堂上即時提問,但是我們發現,這些問題往往缺乏邏輯性和組織性。因此,在教案設計時教師應該根據特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前設計好問題。
(二)提問策略。
提問策略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要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巧妙地提問。提問時教師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去描述,讓學生充分理解問題的含義以便給出正確的答案。當然,提出的問題要適應學生的語言水平和思維發展能力。當學生回答不當、不完整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暗示等方法讓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的答案。
(三)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就是控制提問的過程,讓提問這種策略很好的輔助于教學。常見的控制策略有以下幾點:1.問題的設計應該由易到難,有淺到深,由封閉到開放。2. 老師在問題設計時應該考慮到全班所有學生,既要為成績良好的同學設計一些挑戰性的問題,也要為差生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融入到課堂中來。3. 教師要控制好提問的形式,同樣的問題下一次換另一種形式提問會收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三、結合大學英語精讀教案實例淺談問題設計
大學英語精讀教案中的問題設計直接影響課堂的交際。教師在對課堂問題設計時應該遵循必要的原則和策略。大學精讀課上主要以篇章閱讀為主,要求同學們在閱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大意,挖掘一些細節,了解作者的態度。
閱讀前熱身也就是閱讀的導入環節。在這一步中,教師一般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問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可以預測到即將學習的內容。例如:《大學英語精讀》第五冊第一單元(A kind of sermon)這一課的導入環節是讓學生聽一首歌并根據歌詞來填空. 接著圍繞這首歌詞,老師提出三個問題,1. Who is the singer? 2. What does “through the rain” mean? 3.How do you understand and feel about the song? 由此引出sermon的一般概念,進而再提出兩個問題進一步深入主題4.What does the title “a kind of sermon” mean? 5.What does the author probably talk about in the text? 這是一篇優秀教案導入中出現的五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Who的特殊疑問句屬于封閉回憶式問題設計;第二,三個問題是what, how的特殊疑問句,屬于半開放理解性的問題設計,這三個問題一般能從原文直接得出答案;第四,五的問題是讓同學們理解標題的意思以及讓同學們根據標題猜猜文章大致內容,這兩個問題能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從不同角度尋找多種答案。這四個問題設計完全符合循序性,科學性,針對性原則,由淺入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閱讀前的熱身環節過后就是泛讀和精讀的閱讀環節,旨在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相關的詳細信息。包括以下三種類型:(1)排序問題:這類文問題要求學生讀懂整篇文章,抓住文章的發展脈絡與細節,把一些提取概括出來的句子按照文章的發展順序重新排序。例如《大學英語精讀》第五冊第三單元(your key to a better life)的一個問題: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re taken from text A. Rearrange them into a logical order.(2)判斷正誤,連線問題:這類問題要求學生對所讀的閱讀材料中的一些細節等進行合理分析,正確選擇與判斷。它們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及快速判斷能力。(3)特殊疑問詞問題:這類問題一般可以從所學材料中直接找到答案,它們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提高閱讀和學習效果。
閱讀后的鞏固與總結,在這個階段的問題設計不再那么細化,而大多是一些分析問題和觀點態度問題。這些問題一般不能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需要學生綜合分析所獲取的信息,經過加工整理后,才能得出較為概括的答案。例如《大學英語精讀》第五冊第四單元(super kids and super problems)2.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the two assumptions: “early ripe, early rot” and “early ripe, early rich”?這樣的問題,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材料的理解,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批判精神。
四、總結
問題是促進課堂上師生之間有效溝通和交流的橋梁。作為一種增加課堂氛圍必要的教學工具,課堂上的提問與互動是每一位優秀的教師都需要運用的。如果大學英語精讀教案中的問題設計安排得恰當,那么課堂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當然,教師作為指導者,在教學之前要設計好問題,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但是在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也應該發現新問題, 分析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 形成教學反思, 完善問題的設計, 提高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雪葭.大學綜合英語課堂提問淺議[J].讀與寫雜志,2007-9,4(9).
[2]鄧桂華.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的提問策略與應用[J].英語教學研究,2010.
[3]丁愛群.論綜合英語課堂問題的設置—基于英語專業低年級學生的研究[N].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7-01,23(1).
作者簡介,曹霽丹,女,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5級在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