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童 張馳
【摘要】為了確保安全,民航業對飛行員的英語能力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也使得高校的英語教學必須設立更高的目標。分析了飛行技術專業英語要求的特殊性及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列能夠有效改善英語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學生能力水平的方法,為飛行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飛行技術 英語 戴耐德軟件 教學改革
飛行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遵守國際化標準要求,英語水平達到ICAO要求的等級是必要條件之一,同時高水準的英語交流能力也是航空安全的有力保障,因此飛行技術專業的英語教學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飛行技術專業采用“2+2”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國內兩年的理論學習與國外兩年的飛行訓練實踐相結合,在學生完成理論學習后英語水平也要通過國外航校的面試,為了增加面試通過率,保證學生的培養質量,學校在英語教學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嘗試,現就各種改革方法加以探討,為飛行人才的英語養成提供參考。
一、英語要求的特殊性
一般高校工科專業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學生通過一門語言去了解國際上與專業相關的更先進的技術和發展動向,但是飛行技術專業英語教學則著重于實際交流能力,確保未來工作過程中陸空對話的順利開展,因此在聽和說的方面要求更高,而在讀與寫的方面相對弱化。
此外,專業理論課與英語的練習也十分的緊密。由于在陸空對話中使用大量的專業詞匯而非日常用語,因此需要學生在首先學好專業課的基礎上才能對專業英語詞匯有更深入的理解,這也使得飛行技術的專業英語教學難度進一步加大。
二、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水平差異大
雖然在高考招生錄取過程中規定了英語小分的最低分數線,但是很多學生的聽說能力并不盡如人意,尤其是一些英語教學落后的生源地考生,由于英語學習起步晚,長期應對應試型教學模式,聽說能力落差更大。
2.優秀教師資源短缺
由于飛行技術專業英語涉及大量的專業詞匯,要求教師除了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外,還要對民航專業技術有深入的了解。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存在英語教師專業技能知識欠缺、專業教師英語水平有限的矛盾,優秀的教師成長期長,數量短缺。
3.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英語教學除聽力課會有專業的語音教室外,其他課程基本都在簡單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方式也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要模式,難以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甚至有一些懶惰的學生在課堂上魚目混珠、身在而心不在。
三、改善英語教學、提高學生水平的方法
1.完善英語培養體系
為了構建合理的英語能力培養體系,更快速高效地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標,自專業開辦以來,已經對培養計劃進行了多次修改。首先,因為飛行專業面臨大三上學期航校面試的壓力,因此前兩年學生英語成績進步較快,而全校統一開設的公共英語主要目的是保證學生的四六級考試通過率,所以取締了大學公共英語,增加了專門為飛行技術專業量身定制的基礎英語課程;其次針對學生英語水平良莠不齊的現狀,在大一新生剛入學后進行英語分級考試,根據考試結果分班授課,便于教師安排授課進度;此外還開設了以雅思考試內容為藍本的交際英語課程,增加了外教英語的授課學時,從大二開始開設出國英語,為學生出國前面試及出國后的無障礙交流做準備。通過學生的面試通過率、雅思通過率以及航空公司、航校對學生的評價來看,這些改變對學生英語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建設特色教材體系
針對飛行技術專業公開出版發行的英語教材數量并不多,而且教學內容陳舊,成為學生能力提高的阻障。為此結合學生情況及教學經驗,編寫了一套民航飛行員英語教材,該教材分為聽力、口語、閱讀、寫作、詞匯等幾部分,密切結合航空理論知識,難易程度也附和目前學生的水平。但目前該套教材沒有公開出版發行,只是作為學校內部教學資料使用,有一些內容也處于修改完善階段。
3.引進戴耐德教學軟件
戴耐德多媒體教學即所謂的“動態教育”,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協助為輔的新型教學模式,取代單一的教師講授的傳統教學法,通過聽、說、讀、寫一系列混元式練習,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水平,具有交互性、個性化、語音識別、題目多元化、方便性等特征,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高校院所及高職類教育機構的引進和認可。學校投資數十萬建設了戴耐德英語聽說訓練室,并于2015年開始投入使用,目前已經使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成績提高初見成效。
4.增開假期英語強化訓練
為了督促學生更好地學習,有效的利用大學前兩年理論學習時間,每年的寒假及暑假,學校都會進行為期四周的英語強化訓練。強化訓練的師資隊伍一部分來自本校老師,一部分為高薪外聘社會上權威機構的英語培訓師,主要是來自英語母語國家的外籍教師。經過幾年的摸索已經總結了很多假期英語強化訓練的經驗,同時學生也從最初的不情不愿到欣然接受再到感覺受益匪淺,可以說假期培訓的人力、資金投入都已經有所回報。
5.大力開展師資培訓
優秀的老師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障,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首先要豐富老師。目前參與飛行員英語授課的老師均來自英語專業,因此其英語能力水平較高但是民航專業技能知識匱乏,尤其民航類專業法規、術語繁多,造成有些教師授課時力不從心,飛行英語講解時有一些詞匯是靠著學生在專業課上所得來理解的,英語與專業技術之間的銜接不暢。針對此情況,學校要求教師參加ICAO英語考試,還選派一些英語教師到九天飛行學院參加地面理論學習,或參加本校的簽派“+1”培訓以豐富其航理知識。下一步還將選派一些教授專業課的青年教師進行英語培訓,豐富英語教師隊伍。
四、總結
提高飛行技術專業的英語教學質量任重而道遠,方式方法也需要在長期的摸索中不斷的積累和總結。上述方法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確有幫助,但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人力投入,因此對于其他更低成本方法有待于進一步探討,保障飛行人才質量。
參考文獻:
[1]郭欣.飛行技術專業英語聽說課教學模式探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4):140-142.
[2]李明良,任曉軍.飛行基礎英語強化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2(2):60-62.
[3]戴莉新,吳麗萍.航空飛行英語中的EGP+ESP模式分析[J].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3(S1):58-61.
[4]梁莉春.航空英語口語的情景教學方法探討[J].2014(5):315-426.
項目來源: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編號:S161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