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祥
摘 要:借助思維導圖這種新型思維工具,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培養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有效性地學習。本文舉例論述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形象思維、聯系思維、發散思維和歸納概括思維能力培養的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形象思維能力;聯系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歸納概括思維能力
在初中階段,由于物理學學習起點高、知識聯系面廣、知識抽象,而且初中生抽象邏輯思維雖然有所發展,但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的,他們的邏輯思維還需要更多的感性經驗和培養,所以大部分學生感到學物理困難,學習起來沒頭緒,容易失去學習興趣。物理是一門與科學技術領域密不可分的學科,怎樣使學生有效性地學習,成為物理教師高度重視的問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接受,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1 ]。”其中所說的這些能力的基礎就是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借助思維導圖能有效促成這一目標。思維導圖是運用圖文并重的形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從而開啟大腦的無限潛能。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形象思維、聯系思維、發散思維和歸納概括思維能力培養的作用。
1 思維導圖有利于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中國思維科學的開拓者錢學森建議把形象思維作為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形象思維是運用頭腦中積累起來的表象進行的思維。很多人認為形象思維是比較低級的思維能力,是不需要怎么培養的。其實不然,因為抽象思維是在對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分析、綜合、比較的基礎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質屬性,撇開其非本質屬性,使認識從感性的具體進入抽象的規定,形成概念。缺乏感性的具體形象的有力“支持”,就會影響到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顯示: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左腦主管抽象思維,右腦主管形象思維。人的思維活動是通過左、右腦機能的“諧振”來完成的。可以說教育的目的,就是訓練和開發學生大腦的功能,包括左腦的功能,也包括右腦的功能,思維能力理應既包括抽象思維能力和又含形象思維能力,它們相互促進,也相互制約。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定理規律用形象的放射狀圖展示出來(如圖1學習壓力和壓強知識時),把抽象的文字用可視化圖象展現出來,形象直觀,長期的培養鍛煉,他們的形象思維一定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初中生抽象思維能力非常弱,如果一味去追求抽象思維能力,反倒不利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壓力和壓強”,按傳統思維總是:(1)壓力:①方向;②作用點;③壓力與重力的區別;(2)壓強…這種模式顯然枯燥乏味,學生必然是缺乏興趣的。如果重視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讓學生按照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動手把抽象的文字概念、定理、公式轉化成富有吸引力的形象的可視化的彩圖,用文字將自己的想法“畫出來”,有效地把信息存進大腦,使用時,按圖索驥,把信息從大腦中取出來。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隨著思維導圖使用增多,思考問題的條理性大大有提高,在無形中就提高了思考能力,更激發了思維潛能。
2 思維導圖有利于聯系思維能力的培養
聯系思維是指運用事物存在著普遍聯系的哲學觀點,努力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在對立中看到統一,在分離中看到滲透,尋求新的發展機會的思維方式。
學習能力好的學生聯系思維能力是比較突出的,大部分初學物理的學生非常缺乏聯系思維能力,這也是他們學不好物理,怕學物理的重要原因。在學習過程中,他們往往很容易把知識孤立學習,學習單個概念、單個公式,知識之間不能相互聯系,解答問題時就只會考慮單方面的知識,不能把所學的知識全面系統的聯系在一起,結果,要么不能找到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要么考慮問題不全面而出現錯誤。而思維導圖可以反復呈現出多對一、一對多以至更為奧妙的聯系。
3 思維導圖有利于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等,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的特點是思維呈多維發散狀,思維視野廣闊 [2 ]。是由某一中心向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層次輻射,從而引起許多新的信息,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與聚合思維相對。
英國“記憶之父”東尼·博贊經過潛心研究,總結出思維導圖四個特征:(1)中心圖形即為注意焦點;(2)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從中心向四周輻射;(3)分支由一個關鍵的圖形或者寫在產生聯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詞構成。(4)各分支與主干、與主題以節點形成關聯 [3 ]。(如圖2)以上這些特點和發散性思維導圖的結構性和功能性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擬合作用,因此我們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培養發散思維。
我們可以看到,傳統記憶知識模式和思維導圖記憶知識模式的呈現方式有明顯差別:在結構上,傳統的記憶方式的結構層次是線性的或扁平的;思維導圖記憶的結構形式是發散的、立體的;在功能上,傳統的方式,只能體現知識的縱向聯系,思維導圖既體現知識的縱向聯系,也能體現知識的橫向聯系。由此可見,思維導圖更符合人腦思維習慣,因而易于理解,又便于記憶。
4 思維導圖有利于歸納概括思維能力的培養
歸納概括思維能力是學習和工作中,提煉信息、概括大意、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是學習過程的一種升華。思維導圖具有“梳理”和“壓縮”的功能,它僅用關鍵詞、圖形和連線等,就可以把一個章節、一本書的內容“梳理”并“壓縮”成由關鍵信息及其聯系所組成的一張圖,刪除了冗余雜亂的信息,保留了關鍵內容。如圖3《常見的力》思維導圖,它就是以簡捷直觀的視圖網絡,簡明扼要的文字,把《常見的力》這一個章節的內容呈現在思維導圖上。學生在畫思維導圖時,寫在主干與分枝上的文字內容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詞組或短語,都必須經過反復推敲斟酌。這種訓練多了,他們的歸納概括思維能力當然就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思維導圖可以把知識用多種色彩、用可視化的圖形給描繪出來,這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在畫圖的過程中,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對學習物理乃至在生活中實踐中運用物理,都是大有益處的。所以,每位物理教師都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借助思維導圖這種新型思維工具,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更學會科學的思維和學習方法,用思維導圖這把金鑰匙,開啟和開發大腦的智慧潛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通知 教基〔2001〕17號[EB/OL].http://www.moe.gov.cn/s78/A26/jces_left/moe_711/s8001/201404/t20140417_16
7357.html.
[2]互動百科·發散思維[EB/OL].http://baike.so.com/doc/54091
03-5647111.html.
[3]東尼.博贊,李斯譯.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