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衛娟
一、引言
近幾年里,英語中考中的閱讀理解越來越多地成為學生們難以克服的困難。經過悉心研究,筆者發現,在平時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技能訓練實際未能到達到《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初中部分)中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導致很多學生雖然在英語學習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仍不能得到該有的成績與提高。根據筆者多次的教研聽課反思和總結,認為很多教師對閱讀課應該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不是非常清晰,特別是課堂中最常見、運用最廣泛的在“設置問題”方面,往往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能力,導致提問的低效或無效。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初中部分)明確對初三學生應具備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出要求:
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等。
二、存在問題
1.提問缺乏思考性。部分教師對閱讀文本的提問的重點不是落在促進學生去思考,而是落在記憶信息。學生只有注重課文信息,不斷進行比較、分析、推理、概括、評判、創造等思維活動,才能更有效地汲取課文的精華,拓展知識視野,發展思維能力。
2.提問形式的單一性。閱讀課應該是學生思維最活躍的課堂。但部分教師不善于利用文本內容,去激發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多元化,整一堂課都是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學生的思維始終被固定在教師的思維模式里,不利于開發學生的閱讀智力。
3.開放性提問偏少。部分教師的提問始終拘泥于文本,學生回答的答案始終只有一個標準答案。閱讀課也是學生最能結合文本表達自我的課堂,只有把學生“引進”閱讀的文本,并幫助他們深深與作者在思想和情感上共鳴共情,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并達到提升改變自我的高度。
三、課例分析與實踐
筆者認為,作為一門語言,英語閱讀應該是與語文閱讀一樣,教師帶著學生走進閱讀文本,與作者交流思想和情感,體會作者要表達的觀點,思考作者觀點的正確與否、真實與否,并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它是一個能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思維能力,潤澤學生心靈的課堂。而教師閱讀課堂中有效的提問,是提升學生以上綜合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那么,怎樣的提問才是有效的提問?筆者結合自己所執教的一節公開課9B Unit4 Reading Moving to Mars為例,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觀看了與文本相關的電影《火星求援》片段后,筆者先提出了幾個問題作為導入:
老師:這些科學家在哪個行星上工作?
學生:在火星。
老師:為什么他們在火星工作?你能猜測一下嗎?
這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但不是很難,學生們的回答很積極主動。
學生1:因為它與地球很相似,所以他們想更多地了解它。
學生2:因為人類想得到新的資源。
……
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思考,給出了很多答案。當其中一個學生回答說:他們研究火星因為人類也許有一天會去生活在火星上時,筆者抓住這一契機,追問了一個問題:
你認為人類將會搬到火星上去有可能嗎?
這問題把學生們“拉”進了文本的閱讀。筆者板書了課文的題目Moving to Mars, 問學生:
當你讀了這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筆者通過這樣一個問題的設置,鼓勵學生思考并自我提問,改變老師問學生答得方式,并對課文的內容進行預測。
學生1:我們為什么去火星?
學生2:火星上有火星人傷害我們嗎?
……
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法,提出了很多問題。很好地為下一步全文閱讀做了準備。筆者把學生們的答案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們通讀全文去尋找答案。這樣學生提問學生尋找答案的方式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自我學習的意識。
快速讀完全文后,學生們對能在文章里找到答案的問題進行了回答;文章沒有涉及的問題,筆者鼓勵學生們課后通過查找資料去尋找答案。
接著,筆者帶著學生們進入“深入閱讀”環節。從第一小節開始,在引導學生們歸納總結完主要內容后,筆者根據第一小節中的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humans could live on the planet Mars by the year 2100.”這句話,提出一個開放性問題:
你認為這會成為現實嗎?為什么?
學生們對于這一問題給出了個性化的答案。有的學生認為人類登上火星會成為現實,他們認為科學的發展是無法估測的,一切皆有可能;有的學生認為不可能,憑他們已有對火星的了解,火星缺乏空氣、淡水和適宜的溫度,人類居住在火星不可能;有的學生甚至反對人類登上火星,他們認為與其花這么多時間和金錢去研究火星,還不如好好拯救地球等等。可見,有效的設問,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接著筆者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當筆者說到“假如我必須離開地球,我一定是滿含眼淚”時,學生們露出了沉重的神色,他們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拯救地球的重要性。有效的設問還能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情感互動。
可見,初中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的有效問題設置非常重要,它是一堂成功閱讀課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初中部分).
[2]張國香,徐國輝.基于閱讀文本多維深度分析的學生思維能力培養[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