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艷
【摘要】創新教育是使整個教育過程被賦予人類創新活動的特征,并以此為教育基礎,達到培養創新人才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育。下面就我多年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創新教育應遵循的原則及實施創新后的反思做一粗淺論述。
【關鍵詞】創新 創新教育 英語教學
創新教育是使整個教育過程被賦予人類創新活動的特征,并以此為教育基礎,達到培養創新人才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育。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已成為廣大教師普遍關注的熱點。如何培養出一代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當今教師的首要任務,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呢?
一、英語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實施
1.營造創新氛圍,激發創新意識。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教師應以訓練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保留學生自己的空間,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消除學生在學習中的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激情,多給學生自由發表見解的機會,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學生逐步做到敢說、愛說,甚至勇于提出跟教師不同的想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變換教學方法,培養創新能力。善于變換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具有獨特個性和富有創造力的英語學習中,探究、體驗、感悟、發現創新,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教學中變換采用激勵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合作互動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可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自主探究、體驗,在練習實踐中掌握,在感悟中發展,為今后有所創新提供知識、理論、方法、技能的支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開展創新活動,提升創新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活動,如:創造性復述、發揮性演講、創新興趣小組、課件創新等,不僅能夠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和實踐創新教育理念和經驗,還能夠通過實際運用使學生提升創新能力。如:創造性復述。學生在把握原文主題,故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對原文內容和形式加工、整理、歸納、改寫后進行變更復述(變換人稱、時態、語態或文章題材)、續篇復述、概括性復述,這樣的創造性復述,能促進學生語言知識能力的迅速轉化,有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提高創新能力。
4.實施激勵性評價,強化創新。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僅僅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呼喚、鼓勵。”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結果、反映等做出積極的評價,多采取激勵性評價,從而強化學生的創新。
二、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應注意的原則
1.民主性原則。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要堅持民主性原則。要在英語教學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氛圍,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學民主能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問,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氛圍,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空間。
2.普遍性原則。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要堅持普遍性原則。創新教育不是少數尖子學生的專利,創新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一方面,是社會公正、教育公平的體現,另一方面,每個人都具有創新的潛能,教育的任務就是開發蘊藏在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潛在創新能力。因而,在英語教學中神實施創新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
3.激勵性原則。激勵性原則,即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策略。學生的創新往往源于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在激勵中體驗成功,保護學生創新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增強學生創新的動機、熱情和信心,引導學生主動去創新。
4.開放性原則。英語教學要成為一個開放的系統(體現在教學方式、教學形式及教學途徑的開放性等方面),以期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放性教學有利于把學生從一成不變的教學時間和狹小的教室空間解放出來,有利于學生擺脫封閉式的、統一的標準化的傳統教學的禁錮,有利于把知識由課內向課外拓展,有利于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三、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后的反思,克服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
一提到創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脫離課本知識的活動,如小制作、小發明等等,或者是借助問題,讓學生任意去想去說,說得離奇,便是創新。其實提倡創新并不是否認知識的傳承,在注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生只有學好基礎知識,建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體系,才有可能去創新。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沒有教師的創新就沒有學生的創新,培養懂得創新教育、有創新能力的教師是學校開展創新教育的關鍵。因而,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和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潛能,充分創造和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才能善于發現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素質教育是培養21世紀新型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具有創新能力,以便能夠更好地發揮創造性潛能、更好地適應今后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一定的原則,應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新世紀人才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2]試論教育創新[J].課程教材教法,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