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芙蓉
【關鍵詞】 小學語文;卓越課堂;自身;課
堂;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4—0048—01
“卓越課堂”是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課堂教學文化,是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服務的課堂教學理念,它突出了“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從本質上轉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彰顯著多元、開放、包容的課堂教學文化,最大程度地優化了課堂形態,提高了課堂效率和育人質量。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要想在自己的陣地上建設屬于自己的“卓越課堂”,就要從影響課堂的最直接因素入手,做到三個觀照:觀照自身、觀照課堂、觀照學生。
一、觀照自身——修煉“致廣大而精微”的素質
1. 系統堅實的學科專業知識(本體性知識)。小學語文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包括教育理論素養、語文教育能力素養及語文教學研究素養等方面。教師具備了系統堅實的學科專業知識,才能夠恰當地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概念、范疇、原理,處理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在學生的知識傳授、能力發展、德行塑造上游刃有余地開展工作,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2. 博大深厚的文化積淀(文化素養)。小學語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如果教師沒有博大深厚的文化積淀,就很難有精彩的課堂。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是在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知識,使學生形成技能,更是通過自身的文化素養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感染學生,而這種潤物無聲的滋養對于學生的影響更為強烈、持久,甚至伴隨其一生。
3.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技術能力)。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不斷提高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操作能力,也是促進教學效果最優化、建設卓越課堂的重要手段,是小學語文教學走向卓越的一個重要條件,絕不可把它當成可有可無的教學包裝。
4. 實踐性知識(教學實踐能力)。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是可以直接作用于教學實踐的知識和能力,這些知識和能力源于實踐又作用于實踐,是教師將個人的生活經驗和體驗滲透進教學實踐的綜合體現。
二、觀照課堂——遵照“復雜性理論視野”的引導
1. 目標明確,切記貪多。每課時都有自己的課時目標,雖然每篇課文的內容很多,課時目標也不止一個,但是教師要分清主次,取舍有度,暫時的放棄,是為了長遠的取得。古語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作為語文教師,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氣魄,當目標精了,重點準了,教學效率自然就高了。
2.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是教師經常說的一句話。一堂課如果落實得因材施教、方法得當,教學便可事半功倍。研究表明,如果是傳授知識,講授法效果較好;如果是學習動作技能,教師講解加示范、學生模仿、教師給予反饋與糾正的方法最好。
3. 課堂教學的落腳點是“學”。再先進的教學理論,再優化的教學設計,教學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學生的“學”。一堂課下來,要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得、有所獲,教師要牢記:“重要的不是你射擊了多少發子彈,而是你打死了多少個敵人。”為此,要讓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得到主動發展與進步,這才是卓越課堂的完美追求,這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為之付出終身的熱情和努力。
三、觀照學生——樹立“全人發展”的觀念在先
更新教育觀念也好,創建卓越課堂也罷,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因此,教師、課堂一切的出發點都只有一個目標——觀照學生。建設卓越課堂,教師首先要樹立“全人發展”的觀念。“全人發展”是近幾年提出的培養真(學問)、善(道德)、美(藝術)、圣(宗教)、健(身體)、富(生活)全面發展的人,這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應運而生的關于人的培養觀。在我們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充分關注人,因為有了人才有分數。因此,建設卓越課堂,首先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首先要有全人發展的觀念,應充分尊重人的主體性,把人的平等發展、完整發展、和諧發展和終身發展作為教育的終極目標。作為教師,要深刻意識到:好的教育不應該只體現在學習成績上,更重要的是培養心智、體魄等方面,健全均衡發展的學生。
卓越課堂——教育的期望,教師的追求。將觀照自身、觀照課堂、觀照學生為己任,面對復雜,保持歡喜;面對挫折,永不言棄。只要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毅,建設卓越課堂之路雖路漫漫其修遠,但吾必將上下求索而得之。身為教師,為了心中的卓越課堂,不僅要一往情深,更要一往直前。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