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
【關鍵詞】 職業教育;舞蹈教學;信息技
術;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04—0113—01
中職舞蹈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舞蹈表演的基本功,基本掌握舞蹈課程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技巧,具有一定的舞蹈創編能力,為學生將來的更高層次的專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一名中職舞蹈教師,應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給學生以專業的舞蹈課程學習指導,切實提高中職學生的舞蹈基本功和舞蹈藝術素養。
一、運用信息技術,強化學生視聽感受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信息化舞蹈教學已經深入到了中職舞蹈課程教學中,它為現代中職舞蹈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使得中職教學環境更豐富、更立體,它使得師生間的交流溝通更順暢,更簡單直觀,大大改變了舞蹈學習的氛圍,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舞蹈教學成效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掌握現代化教育技術已經成為中職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
多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它不受時空的限制,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方便了教學展示,有效刺激了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接收到最多的有用信息,提高舞蹈教學的可操作性。其中舞蹈課件教學由于其容量大,直觀性強、互動性強及網絡化的有效特征,成為了中職教師最常用的多媒體教學形式,實踐證明,這一教學形式對舞蹈專業課程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如,制作《舞蹈的手型與手位》課件時,教師可借助于浩瀚的網絡,搜集、整理各種標準的舞蹈手型和手位圖片,然后再結合教師妙趣橫生的圖文解說,同時播放一段優美的、經典的組合練習舞蹈視頻,并把學習重點和難點標注出來,重復多次教師講解、示范和學生觀摩,使學生在觀摩中學習,準確把握和掌握舞蹈手型和手位的要領,通過這種形象、直觀的觀摩教學,大大提高了課程教學效率,突破了舞蹈教學對教學設施的要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實現學生樂學,教師樂教。
二、音樂助教,激發學習興趣
舞蹈是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事物的一種方式,優美的舞姿是最能打動人心的肢體形態。同時舞蹈的表現力也需要借助其他藝術元素的輔助,其中優美的音樂更是舞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音樂與舞蹈的完美結合更會使得舞蹈表現更豐富、更有內涵、更美,使人能享受到藝術的美妙和震撼。所以,現代中職舞蹈課程教學應借助音樂來展開。
首先,借助音樂“以情動情”,樂在其中。音樂藝術中的“情”主要是通過歌詞和音樂旋律來表現的。所以,在舞蹈教學時,首先應根據舞蹈的表現主題,選擇恰當的音樂背景,教師應對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音樂表現的情感、曲風、演奏樂器等進行細致研究分析,還要注重樂曲的結構分析,了解樂曲分幾段、幾句、幾節構成,為舞蹈教學做足準備工作。舞蹈作為一種肢體表現性的藝術形式,它與人的情感變化是緊密相連的。在生活中,當人們開心時就會手舞足蹈;當人在用心聆聽音樂時,自己的身體也會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融化在美妙的音樂世界中。所以,借助于音樂表現力,可以方便學生更加深刻體會舞蹈的表現力,理解舞蹈細節動作的處理藝術性,這種音樂與舞蹈的結合使得中職舞蹈教學更完美,切實提高了教學質量。
其次,掌握音樂時尚脈搏,使舞蹈教學具有時代特征。舞蹈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所以音樂輔助教學時,教師也應選取具有時代特點的、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讓教學緊跟時代的步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在中職現代舞教學時,可選用《最炫民族風》;在中職舞蹈形體訓練時,可選用神曲《忐忑》;在教集體舞時,可選用《小蘋果》等等,時刻讓學生感受到時代的特點,在輕松、快樂、時尚的藝術之路中不斷學習探索。這種借助于音樂效果輔助舞蹈教學的形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加主動地、積極地、愉悅地參與到舞蹈課程學習中。
三、舞蹈組合學習,豐富學生藝術感受
中職舞蹈課程中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可采用舞蹈組合學習的方式,通過不同民族民間舞蹈的小組合,如《苗族舞》《傣族舞》《新疆舞》等民族舞的組合教學,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體會不同舞蹈藝術的感染力,對理解舞蹈、提高舞蹈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當然,除了民族舞以外,學生對現代舞組合、街舞組合、拉丁舞組合等都充滿興趣,通過對組合的反復練習,提高自身各部位的靈活程度,使舞蹈動作協調統一,尋找舞蹈美的感覺,增強舞蹈感染力。而如何選擇組合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選擇那些在我國影響大、普及面廣的經典性的舞蹈組合,會促進學生感受多舞種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習積極性和成就感。此外,根據學生在表演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還可以進行一些能夠解決問題的組合。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