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默
【摘 要】新媒體誕生在網絡經濟時代,其創造的價值已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傳統企業的經營模式早已適應不了網絡經濟條件下的商業模式競爭。小微企業(也稱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在思維上、觀念上更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促使新媒體與小微企業的融合發展煥發活力。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促進換代升級,改變了傳播模式,帶來了經濟社會發展及各領域的變化。真正地做到使新媒體與小微企業的融合發展的管理創新,管理促發展、創新促發展,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
【關鍵詞】新媒體 小微企業 融合管理 發展
怎樣促進新媒體與小微企業融合發展,促使小微企業煥發生機和活力?下面分別從新媒體與小微企業融合的管理發展和創新發展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新媒體對小微企業的管理發展具有戰略的意義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正如胡泳指出,新媒體最大的特點在于其不斷的接觸,例如手機具有能動性、親密性、即時性三大特性,而這些特性區別于包括傳統互聯網在內的任何渠道。所以新媒體構成了多個觸點的生態系統,人們在使用這些觸點時既可單獨使用,也可以聯入社交關系。如果企業能把這些觸點連接為一個無縫系統,那么也就滿足了用戶在不同的場景下的多樣化需求,因為移動體驗的整合性遠強于傳統互聯網,以往的廣告將因與即時通訊、地理位置服務等相聯系而成為內容本身。
在當今網絡經濟的沖擊下,一些小企業將面臨一些嚴重的沖擊。在這種沖擊下,我國中小企業的長期僵局的結果是,中小企業在產品和服務上不能持續保持更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競爭優勢。因此,傳統媒體的轉型需要具有前瞻性、市場性、時效性,探索自身優勢,合理安排系統,科學匹配資源。
現在,在網絡經濟大潮的指引下,一些中小企業已開始接受網上訂單,在線處理客戶反饋,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市場調研,其中一部分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的實踐者和領導者。現代管理理念和網絡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是膚淺的。彭蘭的研究結論一是移動互聯網既是電信網與互聯網融合的產物,也將成為三網融合升級的起點;二是移動互聯網中的內容入口、社交入口、服務入口之爭,將進一步改變三網融合的市場格局,而可穿戴終端也將推動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的融合;三是未來發展趨勢是互聯網的演變為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的融合。
此外,中小企業的網絡運營還存在著人員和系統不足的缺點,這也導致了中小企業網絡運營效率低下,網絡客戶的低利率、網絡服務內容和形式單一,企業線上線下業務組合不緊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競爭力,甚至落后于風險。發生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網絡消費在2014年繼續保持強勢增長,根據CNNIC的2014年中國網民各類手機互聯網應用的使用率統計,全年增長率排名前4位的分別是:手機旅行預定(194.6%)、手機網上支付(73.2%)、手機網上銀行(69.2%)、手機網絡購物(63.5),在全部15類應用中,只有這4類網絡消費相關應用的全年增長率超過了50%。
二、新媒體為小微企業帶來創新發展的機遇
2015年全國兩會上首次提出了制定“互聯網+”的行動計劃,這也意味著我國已經將“互聯網+”作為了一項戰略性的新型產業,而互聯網也將成為我國迎接新的發展的一個大好機遇。
在嚴峻的網絡經濟背景影響下,中小企業早已打破了以往的封閉和孤立的作戰狀態,應運而生的是開放性與互聯網組織相互運行的新的模式。其規模龐大、傳遞迅速的信息,已經超越了企業、產業和地域的限制,企業與市場開始“零距離接觸”,并對產品進行生產和銷售,企業資源的全球化配置由此形成。這是一種新的運營方式,他是基于跨國經營的互聯網企業,不僅地域覆蓋范圍更廣,動蕩的環境也更為快速反應。此外,在這種形式的企業生產組織也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使其成為競爭優勢一直保持。網絡經濟條件下的交易能夠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機會,而網上交易的實現還能夠減少和簡化大部分交易環節,交易效率因此提高,交易時間和成本的降低就成為必然。
創造“長尾”優勢。在網絡經濟時代,商業重心是由少數幾個主流產品在市場上大量的非主流產品,“長尾”成為大量中小企業獲得強勁增長機會的有力證據,特別是強調個性化和客戶力量的中小企業面對市場,長尾效應表現得更為明顯。
長尾效應想要有效地實現需要具備以下特征:我們需要通過網絡技術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產生的成本,通過對用戶數量的控制和對規模的掌握還有個性化需求獲取利潤,而這些正是很多中小企業的特征。王驚雷以企業營銷為研究對象,分析指出當前處于初始期的企業營銷既存在手段日趨多樣、模式日趨新穎(賣萌營銷、互動營銷、時尚潮流)的趨勢,但也存在網絡信息真假難辨、商品質量有待考證、承諾難以兌現等問題。但是以上問題依靠中小企業的長尾戰略締造競爭優勢,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建設學習型中小企業文化。為了在新媒體經濟中獲取持續發展的動力,中小企業必須強化其組織學習的功能,在整個組織內部培育良好的學習氣氛,通過發掘員工的創造能力和強力,不斷改進企業的管理水平、技術裝備和服務質量。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有限,競爭優勢的獲取也有待于同其他企業的合作,尤其是對隱性知識的學習,能夠實現獨立運作無法達到的協同效應。而只有這種學習型企業文化的建立,才能動態化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其優勢競爭能夠持續。
三、結語
移動互聯網的本身也是一項技術而且更新迭代極快的新興產業,新媒體的領域也確實吸引了眾多角度的研究成果,但是當下的應用研究過于追求對產業新現象的解讀,存在研究視野狹窄、站位不高的問題,這種著眼于厘清基本概念、借鑒國外研究的文章少之又少,以至于難以歸類。更多的研究缺少對國外經驗的比照、對演進規律的深入探究、對相關理論的運用和發展。
在如今的網絡經濟條件下,我國的中小企業應當認清自身的成長條件和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再結合應運而生的新媒體,進行管理創新,找到一個新的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與優勢。這不僅僅是能夠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還應該是能夠促進市場的拓展和激發其產品的多樣性,使中小企業能在網絡經濟的道路上更加穩健快速地發展。
新媒體與互聯網各行各業的加速融合,各大新興產業的加速增長。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發展下,新媒體能更快地推動社會的經濟發展,加深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新媒體與小微企業的融合發展。
(作者單位:遼寧報業傳媒集團)
【參考文獻】
[1]胡泳.《要從觸點考慮移動問題》,《新聞戰線》2014年第08期。
[2]郭全中、胡潔.《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與傳媒轉型》,《出版發行研究》2014年第09期。
[3]彭蘭.《從老三網融合到新三網融合:新技術推動下三網融合的重定向》,《國際新聞界》2014年第12期。
[4]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5年1月。
[5]王驚雷.《企業微信營銷研究及策略分析》,《價格月刊》2014年第0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