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贊
摘要:本文對蘋果手機界面交互設計思想的來源進行分析,并根據蘋果手機界面交互設計的特征比較,總結歸納了蘋果手機界面交互設計的特征以及優勢范圍,分析了蘋果手機界面交互設計的優勢,最終提出基于該思想的手機界面交互設計策略。
關鍵詞:手機界面;交互設計;比較;優勢;策略
一、界面交互設計基本概念
界面交互設計,又稱互動設計,是定義、設計人造系統的行為的設計領域。人造物,即人工制成物品,例如,軟件、移動設備、人造環境、服務、可佩戴裝置以及系統的組織結構。交互設計在于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的相關界面。
二、蘋果手機界面交互的特征和方式
提及購買手機,消費者第一反應都是聯想到造型和功能。當購買之后,才注意到這款手機界面交互的操作性,通俗地說就是是否好用。這是一個由顯性到隱性、由表及里的過程。對購買蘋果手機前的消費者提及手機的界面交互方式這一術語,他們大多與操作方式等同起來,更具體地說是,手機屏幕區和按鍵區的操作方式,蘋果手機只有直板式。但這只能屬于手機主體機身造型的劃分依據或屏幕一按鍵之間的操作方式,并不能涵蓋交互界面范疇。
蘋果手機的功能涉及了三大交互界面類型即手機屏幕區、手機主體、手機聲響。它作為消費類電子信息產品,按照界面傳遞信息的特征與產品操作的角度進行考察,可分為圖形用戶界面,實體用戶界面,聲音用戶界面。這三者能全部概括完手機功能的界面方式,也是狹義的界面設計的分類。其中,手機的屏幕其實是屬于手機的實體,但是由于圖形界面大多都必須由屏幕來顯示內容,為了方便功能歸納,將手機屏幕區與圖形界面對應起來。產品的交互界面還有其它的分類,比如軟界面、硬界面。但是圖形界面、實體界面、聲音界面更能清楚描述與歸納,適合于手機等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當然,某些手機產品功能可能涉及了多種界面,而不是單一的交互。
三、蘋果手機界面交互原理
(一)交互性測試
用戶希望產品易學、易用、有效、安全,并且令人滿意。此外,對一些消費類產品還有有趣、引人入勝等要求,于是需要對交互界面設計能否達到相應方面的要求進行評估。產品界面交互測試必須把其目標用戶參與進來,而不是僅僅在設計師與專家間開展。它既在用戶與設計任務的分析階段也在設計的過程之中。因為以用戶為中心在實際的設計中就要求用戶參與式設計以及設計的迭代性。界面交互測試的主要方法有專家評估、實驗室測試與研究、觀察法、問卷調查、用戶訪談、焦點小組討論、原型法等。除此之外,邊說邊做法可能是單個最有價值的可用性工程方法。采用邊做邊說法的測試就是讓用戶在使用的同時把他們的想法大聲地說出來。通過測試用戶對自己想法的描述,我們就能了解他們對系統的看法,還能很容易地確定用戶的哪些主要的誤解。這種測試可以顯示出用戶對每個界面成份是如何理解的,并且能真實了解這個思維過程,直接反饋給設計師或研究人員。
(二)交互性原則
界面設計的交互性原則建立在交互性測試與可用性經驗性之上。它由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和常識結合而成,通常陳述為“命令”的形式,即要求設計人員在界面處提供什么、避免什么、或者應該或不應該什么。這些基本的設計原則更多的是一種提醒或提示,以確保在界面上提供了必要的內容。人們己經提出了許多設計原則,而這些原則具有通用性,都是關于用戶在使用交互式產品執行任務時應見到什么和做些什么可視性、反饋、限制、映射、一致性、可行性。如果把設計原則應用于實踐中,那么這些原則通常被稱為“啟發式原則”。這個術語強調的是,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必須處理這些原則。特別地,設計時可以借鑒以往的經驗,例如設計反饋、如何滿足一致性等。
(三)理解蘋果手機用戶
理解蘋果手機用戶,不僅要把握用戶的特征,還要考慮到蘋果手機用戶與其他手機用戶相比而具有的獨特性或差異性。理解用戶,就是認識和讀懂用戶,并融入于設計的全過程中。設計本身就有著自己的設計定位及其產品的目標用戶,研究用戶這既是設計的要求也是設計的必須。工業設計本身就是一個交叉學科,人的因素,即這里談到的交互界面的用戶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四、界面與用戶的關聯
界面和用戶之間的交互,這意味著是雙方面影響的,界面絕不是要被動讓用戶去操作去適應,而是可以通過設計去適應用戶所需,引導用戶適合的操作,并在情感上與之共鳴。可以說,好的交互界面是人能力的延伸。
用戶,是交互界面設計的一個核心觀點。用戶在設計研發過程中,其價值越發凸現,從平臺上升到理念。從公司的資料上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交互技術的發展,最終的焦點回歸于用戶,而非技術本身。這一點己在以用戶為中心的研究方式下的商業回報里得到了最直觀的體現和現實的證明。有資料表明,以用戶為中心設計與可用性每美元的投入帶來的是到美元的收益。“以用戶為中心”是指應以真實用戶和用戶目標作為產品開發的驅動力,而不僅僅是以技術為驅動力。設計良好的系統能充分利用人們的技能和判斷力,應同用戶的工作直接相關,而且應支持用戶,而不是限制用戶。這是一種設計思想,而不是純粹的技術。
五、擴展界面交互隱形面積
手機產品的界面設計受限于屏幕尺寸以及設備性能,因此,若要實現交互界面,則應當考慮如何突破界面面積的限制。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通常采用獨立模塊或者可伸縮的控件,以增加界面的輸入輸出通道,使界面的面積得到隱形的擴展。
六、結語
交互界面設計必須對用戶,更準確地說是該產品的目標用戶,展開相關的研究與分析,包括用戶的人因特征、不同層次的需求、認知習慣和情感因素等等方面。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同樣也是可用性理論的核心,于是可用性提供了一系列較為具體的方法去分析并評估設計,在應用層面上具備指導意義了解用戶和交互界面之間關聯的設計才可能是成功的設計。因此本章在理清了交互界面相關概念之后,從理解用戶的角度展開了探討。
【參考文獻】
[1]李道芳.界面管理與管理的變革[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104—106
[2]蘋果消費者研究室.2011移動寬帶用戶使用行為研究報告[EB/OL]
[3]WARE Colin.設計中的視覺思維[M].陳媛嫄,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4]趙玉航,李世國.圖形用戶界面設計中的功能可見性[J].包裝工程,2010,31(20):44—47
[5]JONES Matt,MARSDEN Gary.移動設備交互設計[M].奚丹,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6]劉心雄,申之民.基于用戶心智模型的3G手機交互界面設計[J].包裝工程,2010,31(18):8—10
[7]GARRETT Jesse James.用戶體驗要素[M].范曉燕,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