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琴
[摘 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化企業制度不斷完善起來,企業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為最終目的,對會計成本管理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文章在試析會計成本管理重要意義的基礎上,針對目前我國會計成本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產生的原因追根溯源,就如何加強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提出策略和建議,為更好地做好企業會計成本管理工作進行積極的探索。
[關鍵詞]成本管理;企業會計;策略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6.163
1 加強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的經濟建設進入新常態時期,金融危機的陰影還未散去,經濟還在低谷徘徊,企業升級、產品換代還在路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企業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企業要想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獲取最大的經濟利潤,保持生產經營健康持續地發展,就要實行規范的會計成本管理,少投入、多產出,用較低的成本換取更大的利潤。從某種意義上說,會計成本管理可以直接創效,而會計成本管理的弱化也會使到手的利潤成為泡影。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的重要意義,就是少花錢,多辦事,使利潤最大化,保證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發揮出最大效用,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邁向更高的層次。[1]
2 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的作用
企業在生產營銷運營中的有形計量要通會計成本管理來完成,它在成本定價中擔負著重要職責。強化會計成本管理就是把其作用發揮到極致,讓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對于成本有個更為準確的衡量和把握,并及時地對成本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和警示。會計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對預算的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對生產費用以及日常開支進行控制,確保企業經濟目標的達成。同時,會計成本管理不是僵化的行政管理和業務管理,它可以通過和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的融合形成主觀動力,激勵會計成本管理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其通過加強有效的成本控制來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使企業積蓄更強的市場競爭力。[2]
3 企業會計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3.1 改革的不徹底帶來管理理念上的落后
在很多企業管理者的意識中,把成本管理看作是單一的財務管理,相關部門沒必要參與,使企業成本管理成了紙上談兵,成本管理被虛化,沒有做實,效果不佳。有些領導對于業務知識比較匱乏,不關心產品、技術,不了解定價的方法和規律,僅僅依靠幾個財務人員做表面文章。當成本管理出現問題時,整個生產鏈以及銷售鏈受到沖擊時再亡羊補牢,已經為時已晚,損失已經形成。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領導者的企業會計管理理念落后,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崗位職責沒有落實到部門和個人。
3.2 還沒有形成規范的成本管理體系
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很多企業在運作中只關注了產品的成本核算,甚至是單一的產品管理,而忽視了其他費用成本,顧此失彼,這樣就使某些環節和某些產品游離于成本管理之外。在當前經濟競爭空前激烈的情況下,需要對經營成本細化和精算來保證產品的競爭優勢,使企業能夠在逆境中生存和發展。資源的浪費意味著利潤的減少,建立全面的成本管理體系是當務之急。
3.3 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引發產品失衡
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應該進行周密的設計和安排,成本控制十分重要。但是,有些企業對于產品控制概念的理解相當偏頗,只是要求管理人員一味地降低生產成本,卻導致產品的質量降低,銷售不暢,甚至遭到退貨,營銷受阻,效益下降。成本管理的任務就是要達到成本和質量的相對平衡,原材料的浪費、制造環節費用加大就要采用有效手段進行控制。但是不能以降低材料等級、粗制濫造來減少成本支出,這無異于殺雞取卵。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引發的產品失衡相當有害,成本控制必須客觀、準確,這需要一個較高的管理層次,這也是許多企業會計成本管理出現的突出問題,是其局限性的主要表現。[3]
4 加強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的策略建議
4.1 強化全面成本管理意識
首先,企業管理者要站在戰略的高度制定成本管理規劃,建立全面有效的運行機制,制定客觀公正的責任制和激勵機制,保證總體方針的貫徹落實;其次,企業會計成本管理要以市場變化為導向,從生產、技術、營銷、售后的多個角度對成本進行管理,把問題解決在各個環節中;再次,以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機構為核心,建立由各部門協同組成的成本管理網絡,把目標和責任落實到一線班組和崗位;最后,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管理工具,建立會計成本管理平臺,將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融合起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互相監督,讓成本管理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使成本管理更加有效。[4]
4.2 構建成本管理市場運行機制
在企業的會計成本管理中,我們過去習慣了關起門來做功課,眼睛對內,如今要面對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眼光就要放長遠,不斷擴展成本管理的外延。要對市場銷售的商品進行全面管理,避免遺漏,時刻關注市場的反映,避免成本管理與市場變化脫節的弊端,把成本管理契合于市場競爭環境,使成本控制更加客觀有效,避免因對市場研究的不足而導致決策失誤。同時要根據市場的變化發展來調整會計成本管理的方向和內容,有主有次、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矛盾、重點控制。使成本管理機制形成一個由生產到市場,再由市場反饋到生產的連續循環鏈條,在不斷控制—改進—監督—完善的過程中穩定運行,避免因成本管理機制的缺陷給企業造成巨大虧損。[5]
4.3 優化產品成本管理結構和發揮人才優勢
在企業會計成本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設,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形勢優化現有的管理體制。企業各級管理者要提高對成本管理工作的認識,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手段,大力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形成獨立的專有成本運行機制。優化產品成本管理結構,對所有產品進行綜合控制,在不降低現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壓縮和降低生產成本;在適當提高生產成本的前提下,使產品的附加值大幅提高,保證產品在市場的銷售端性價比更高,對產品的成本管理進行科學預算,讓成本管理達到更高的水平。[6]內部挖潛,外部引進,培養高素質的會計成本管理人才,把人才的培養與企業文化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充分發揮會計管理人員的主觀積極性和奉獻精神。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激勵機制,讓每一個成本管理人員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目標,有獎有罰、獎懲結合,用制度的形式保證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目標的貫徹落實,使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的作用最大化。
5 綜 述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的作用越發明顯,加強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意義重大。企業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對于企業的發展形成制約,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未來,應該引起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要通過提高認識、優化機制、延展外延、培養人才、技術進步等措施加強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為企業爭取利益的最大化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開軍.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戰略探析[J].林業財務與會計,2011(2):145-146.
[2]章麗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和對策[J].企業經濟,2009(12):133-134.
[3]邱偉平.企業成本管理的六個轉向[J].政策與管理,2010(9):158-159.
[4]李春華.試論企業成本管理的變革與拓展[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9(1):144-146.
[5]楊倩.淺談如何加強企業會計的基礎工作[J].財經界:學術版,2012(11).
[6]張瑩月.加強企業會計成本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