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摘 要]寫字教學已被列為小學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新課程標準對小學寫字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目標: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并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本文對如何做好寫字教學工作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字教學;姿勢;觀察;交流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而我們一些老師卻忽視了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的養成,片面的認為只要學生把字寫正確就行,至于執筆方法、姿勢,間架結構,筆順筆畫等往往不重視。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寫字教學工作呢?
一、教給正確的書寫姿勢
寫字時讓學生牢記“一寸一尺一拳”的寫字姿勢,手離筆尖一寸高,眼離紙張一尺遠,身離桌邊一拳。教學低年級寫字時重點放在執筆姿勢上,而不是放在書寫質量上。因為好多孩子在幼兒園寫字時姿勢就不正確,幼兒老師根本沒管孩子的寫字姿勢,認為上一年級有老師教,殊不知給一年級老師帶來了好大的苦惱,孩子一經形成的習慣想糾正過來很難很難。正確的執筆姿勢是:三指執筆法,即“捏、托、墊、靠”。做到“指實空虛”,就是手指握筆要實,掌心要空,如空心拳。這樣寫起字來才能靈活運用。用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分別從兩個方向捏住筆桿下端,大拇指在筆桿的左側,比食指稍靠后,食指在筆桿的 右側,在大拇指前端,用中指第一關節外側拖托住筆桿,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筆桿后,前端形成的垂直面在中指前面,中指在食指下部。無名指和小指在中指后自然疊起彎向掌心。筆桿向右后方傾斜和紙面呈45度,緊貼在食指的第三關節與虎口之間。只有寫字姿勢正確了,今后才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
二、引導學生動筆前多觀察
1.觀察筆畫的特征
(1)觀察相同筆畫的長短、多少。一個字,如果有幾個相同的筆畫,就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掌握每一筆的長短,如:“三、工、干、士、土”等字,讓學生觀察哪一橫長,哪一橫短。在一個字中如果有兩個以上相同的筆畫,就要引導學生觀察清楚是幾筆,如:“目、具、直”等字中間是兩橫還是三橫。
(2)觀察筆畫的連接和出頭不出頭。一個字中的某一筆畫出與不出頭有很大的區別,在教字是要認真指導。如:“午、田”等字中間的豎不出頭,而“牛、由”等字中間的豎出頭。
(3)觀察有鉤沒鉤。鉤是學生較容易忽略的筆畫,沒鉤的字順手鉤起來,而有鉤的字卻沒鉤起來,所以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如:“沒、朵、船”等字的“幾”是沒有鉤的,而“虎”字中的“‘”是有鉤的。
2.觀察獨體字作偏旁時筆畫的變化
獨體字作合體字的偏旁時,部分的某一筆或某幾筆要發生變化,教學時指導學生認真地觀察,并加以記憶。如:“禾、米、火”等作偏旁時,捺要變成點;“土、王、牛”等作偏旁時,最后一橫要變成提;“雨”作偏旁時,橫折鉤要變成橫鉤。還有的獨體字同是作偏旁時也有不同的寫法。如:“木”字同是作底時也有兩種寫法,一種要帶豎鉤的,另一種就是直豎就可以了;“月”字作底時要將撇變成豎,而作偏旁時就不用變。
3.觀察字形結構
合體字分為上下結構、左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左中右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和品字形結構,要指導學生觀察分析。如:“落”字是上下結構,而有的學生往往將它寫成左右結構,如果學生能認真觀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4.觀察每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要將字寫“正確、端正”就必須按教材上所列田字格中的字為范字,來臨摹、仿寫,這就要指導學生觀察書上的范字,每一筆,特別是主筆在格中所占的空間位置,再根據每一筆在格中的位置認真進行臨寫,這樣寫出來的字結構比例較為恰當,也容易寫正確。
三、注重筆畫的指導
中國漢字是靠一筆一畫地組合起來的,它線條優美,結構嚴謹。在初指導學生時,選定課本中較有代表的又比較簡單的生字作示范;依據字中各種不同的筆畫,認真的指導,就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等各個環節。豎畫中的重露、懸針,就連什么時候寫重露什么時候寫成懸針以及點的幾種寫法都一一向學生講清楚。選定一個字就利用黑板做示范,并巡視課堂,手把手指導,哪怕一個點,點在什么位置都不隨意放過。撇捺的收放,間架結構等在字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講結構時,可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把字的偏旁部首進行比例分配,學生運用田字格本子書寫練習。這樣哪怕一堂課只練習三、五個字,只要學生掌握了方法,效果是不錯的。
四、多種措施加強寫字訓練
1.在觀察的基礎上指導寫。
2.心中有形。要求學生在書寫漢字的時候,腦海里出現這個字的邊線輪廓,并以此想象字形的特點,或從整體的字形中想象生動有趣的畫面,從而達到整體認識漢字形狀的特點。
3.善于引導學生發現字的規律。課堂上特別要重視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字的規律,并運用規律舉一反三。如上下結構的字下半部分要穩,要托住上面等等。這樣經過指導,讓學生聞一知十,從而培養學生的寫字遷移能力。具體指導學生寫字的時候,首先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分析字的結構,弄清一個字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從把字的各部分的位置擺正確。把它各部分的位置擺好,就能把字寫工整。觀察其實就是讓學生讀帖,觀察每個漢字的間架結構、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每個筆畫的寫法。
五、用好媒體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好媒體,可以為自己的展示增添不少亮色,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比如“荇”的字義,只需投影一張圖片,學生就明白無誤。再如,隨著“微視頻”的興起,對于一些字的形體演變、字源探索、書寫演示、學書故事等,只需播放“微視頻”即可。除了教師自己錄制、搜集微視頻外,我們還可讓著名書法家錄制微視頻,為學生示范如何寫某字,學生對于書法家的崇敬心理,會促使他們更投入地識字習字。當然,傳統展示媒體,如:掛圖、黑板、櫥窗、作業本等我們也不應忽視。教師批改時的書寫、上課時的板演、書法作品的展示……對于規范學生寫字,提高寫字水平作用不可小覷,低成本,大效益。
六、注重交流評價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兒童的好勝心、榮譽感極強。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我鼓勵學生大膽地展示自己。我一般采用板演、實物投影儀等手段展示學生的寫字作業。不僅展示優秀作業,還從一些寫字基礎不太好的學生的作業中挑出一些寫得好的字加以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真正感受到寫字的快樂,為寫好字增添力量和信心。交流評價的過程也是審美的過程,在欣賞評價中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寫字教學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因為學生書寫習慣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積累、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搞好寫字教學不能僅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要努力使學生的習字由課內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學生寫字課內與課外一個樣、校內和校外一個樣,并要求家長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協作,齊抓共管,提高學生興趣,就能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寫字學習中來,從而達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