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瑞
[摘 要]新課程倡導的識字教學新理念是“多認少寫,及早閱讀”,即把“認寫同步、全面要求”調整為“認寫分開、多認寫、加強寫字、降低難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識字提速”,有利于小學生盡早、盡快可能多地認字,及早進入利用漢字閱讀的階段。要達到“多識字”的目標,還須構建開放的識字教學體系,將識字與閱讀、生活巧妙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習慣養成
一、傳統蒙學讀本,韻語識字
傳統蒙學識字,寫字經驗能在比較短的時間里教會兒童認識相當多的字。這是“韻語識字”的經驗。由于漢字是單音節的,非常容易構成整齊的詞組和短句,整齊押韻,念起來瑯瑯上口,讀起來悅耳,既合乎兒童的興趣,又容易記憶,顯然比學一個一個的單字好,更比一開始就念參差不齊的句子好。
二、游戲互動,快樂識字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初級階段,各方面發展都缺乏持久性、連續性和穩定性。因此,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保持教學內容的豐富、學習形式的新穎,變枯燥為生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在教學實踐中,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編識字游戲,力求寓教于樂,引發兒童的興趣,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愉快氣氛中學會漢字。
(一)采用直觀手段識字
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而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迷上“動畫片”。針對這一現象,識字教學時,可以用多媒體聲像系統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學生探尋知識的強烈愿望。如教“春”字,先出示“三個小朋友在陽光明媚、楊柳依依、草綠花紅的環境中游玩”的畫面,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使他們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的含義。接著,憑借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陽光中游玩的情景,與漢字“春”建立起識記聯系,把“春”分解成“三”“人”“日”三個部件,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編識字兒歌:“三個小兒樂悠悠,紅日睛天去春游。”然后,小結記字方法后指導書寫。這樣通過動畫、兒歌等形式,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中識字,效果十分理想[1]。
(二)“猜字謎”識字
“猜字謎”識字以其幽默風趣、瑯瑯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引導小朋友自編、互猜字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如:“美”字,有學生編了“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還有學生編了“兩朵鮮花插頭上,王家大姐最漂亮”;“金”,學生編成“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兩人在土上(坐);一個人累了,靠在樹邊休息(休)。經過編字謎、編兒歌、做動作,學生容易把字記住,同時也經歷了一個主動識字的過程[2]。
(三)利用貼商標的方法識字
把各種實物(或圖片)擺放在講臺上,在黑板上粘貼好打亂的相對應實物(或圖片)的音節或卡片。先引導:“小朋友你們瞧,超市里擺放了這么多的物品。可是這些物品的商標名稱還來不及粘貼,請你們暫擔當超市管理員,把黑板上的這些商標貼到對應的物品上去吧。”接著請學生上臺,從黑板上取下會讀的音節或詞語卡片,將它粘貼在相對應的物品(或圖片)上。學生舉起粘貼好商標的實物,大聲朗讀,最后全班評議。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文具、水果、蔬菜等實物(或圖片)進行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體驗生活,自主識字
漢字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積累而成的,它與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一)環境識字
學生熟悉的環境,是識字教學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深化學生對漢字本源的認識,又利于培養學生運用語文文字表達事物的能力正因為如此,不少專家學者提出了“識字教學要與學生周圍的環境緊密聯系”的觀點。所以要利用開放多變的生活環境,開拓廣闊的識字空間,鼓勵孩子們在生活環境中主動識字。
(二)聯想識字
在識字過程中,通過分析字的音、形、義,引導學生找出這三者之間的聯系點并展開聯想,從而在大腦中呈現相應的物象以增強記憶,然后通過暗示學習加以鞏固。這樣,每當學生學習新字時,很自然地就會在腦海中閃現出已學或見過的形近字、同音字,從而對新字字形加深識記,能更準確地區別運用。
四、做好識字教學的具體策略
讀一讀。①借助漢語拼音這一識字工具,自己讀準字音并憑借課文內容的情節性,在趣讀中識字,在美讀中鞏固。②在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之后,采用帶入情境、演示、小組學習等方法生動活潑地引導學生理解字、詞、句的含義,采用范讀、評議讀、配樂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引導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表達出來,使學生在興致勃勃的多遍朗讀中鞏固字音、理解字義、感知字形。
寫一寫。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從一年級起就要求寫得“正確、端正、整潔”。一般說來,可以采用這樣的步驟:①讀貼,讓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字,回答在寫這個字時應注意什么;②范寫,即老師在田字格中一筆一畫地寫,邊寫邊提醒學生應注意的地方;③動手寫,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兩個生字,以鞏固字形;④反饋,這點在寫字教學中很重要,老師及時表揚字寫得好的學生,會大大促進學生的識字興趣。總之,緊緊圍繞漢字的音形義展開教學,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才能切實地提高學生識字的質量[3]。
參考文獻:
[1] 岳輝珍.詩意課堂 語文棲息的家園[J]. 語文世界(教師之窗). 2015(Z1) .
[2] 王崧舟.誰知道真正的學情[J]. 小學語文教學. 2015(01) .
[3] 韓利平,彭小明.論“詩意語文”[J]. 文教資料.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