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書敏
摘 要:隨著中等職業(yè)教育的蓬勃發(fā)展,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已成為人們一項最基本的技能。因此,加強英語口語教學已成為當前中等職業(yè)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而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令人擔憂,所以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強英語口語教學。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口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6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10
隨著國家教育方針的改革,中等職業(yè)教育迎來了又一次春天。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擴大以及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學習英語并運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已成為人們一項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培養(yǎng)社會實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因此,加強英語口語教學已成為當前中等職業(yè)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長期以來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尤其是口語教學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
(一)缺乏必要的語言環(huán)境
我們的學生是在什么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的呢?除了每周有限的幾節(jié)英語課外和完成少量的作業(yè),學生們幾乎沒有接觸英語的機會,在課內(nèi)學到的一點聽說訓練也難以在課外得到加強鞏固。這樣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嚴重制約了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二)英語基礎參差不齊
進入中專學習的學生與高中的學生相比,英語水平普遍偏低。能用英語流利表達的學生幾乎為0;能用部分英語夾雜漢語表達想法的為個位數(shù);還存在一部分學生連教師的課堂用語都無法聽懂,更別說用簡單的對話進行交流了。
(三)單位班級學生人數(shù)過多
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大量、反復的練習,每個學生都要有足夠的聽說實踐機會。只有進行大量有效的語言輸入才可能有高效的語言輸出。而過多的班級人數(shù)(一般55人左右)就制約了口語訓練活動的有效組織與實施,使學生開口實踐的機會少,英語口語能力自然就難以大踏步往前走。
(四)學生缺乏自信
由于英語基本功不夠扎實,學生缺乏自信,怕說錯、說不好,在課堂上出丑,以致遭人譏笑,因此學生不敢開口說。越不敢就越怕說,越怕說就越不說,越不說就越不會說,導致惡性循環(huán)。長久下來,英語口語教學就陷入了僵局。
二、加強英語口語教學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英語語言環(huán)境
語言環(huán)境是學好語言的最重要條件。因此,英語教師應盡最大所能地用英語組織教學、盡力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與學校和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比如,問路、網(wǎng)購等。只有熟悉,學生才有語言素材去表達自己。這樣,在不自覺中學生就置身其中,去聽、去說、去感受與體驗。與此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實用口語。具有了基本的說話能力,英語表達也會越來越自然、順暢。
(二)加強語言輸入
只有進行大量有效的語言輸入才可能有高效的語言輸出。學生英語基礎本身就比較薄弱,所以我們必須加大對學生的語言輸入,即多聽、模仿和背誦。聽是說的基礎。在口語訓練中,應在聽懂的基礎上再進行說的訓練。聽包括聽教師,聽同學,聽錄音,聽電影對白等。聽多了,說起來自然也就順口了。學習任何語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中專生比較活躍,他們喜歡模仿:跟著錄音磁帶讀,他們能讀得有聲有色;模仿奧巴馬的演講,他們能朗讀得有滋有味;再讓他們表演,他們能表演得有模有樣。模仿使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更加地道,在反復模仿的基礎上,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言,培養(yǎng)了語感,開口自然不在話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呤”。背誦成篇或成段的文章,有利于語法和詞匯的鞏固,更有利于口語能力的提高。
(三)組織口語活動小組
針對單位班級人數(shù)過多的問題,我們可以把每個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7-8人)。在分組時,既要考慮學生的英語基礎差異,又要考慮其興趣。特別是選定小組長時,既要其口語好,又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能成為教師教學的得力助手。采取小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小組實際情況,分配不同的口語訓練任務。這樣,小組各成員分工明確,每個學生都有開口說話的機會,日復一日,每個人都能得到提高。
(四)鼓勵學生開口
語言學家佛倫奇認為:“說是基礎,其他的能力(聽,讀,寫)都是靠說建立起來的。”鑒于此,我們從一開始就應消除學生的膽怯心理,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而中國學生性格內(nèi)向,靦腆,愛面子,說英語更是信心不足,怕被人笑話。因此,英語教師應像喜劇導演一樣,多選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內(nèi)容,如“明星”“時尚”等,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交際環(huán)境,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這樣學生才會敢開口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