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林
摘 要:現代教育論和評價論認為,有效的評價應是一步步連續展開,不僅僅是某一件事評定一個結果,要體現個體發展的連續性??陬^評價是用樸素語言對他人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沒有數量和質量上的要求,并貫穿于我們教學的始終。
關鍵詞:評價體系;有效評價;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1-0260-11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124
課堂上,教師如何從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入手,多角度構建口頭評價體系呢?
一、適時發現、及時肯定
口頭評價是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把握不好,就會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發揮,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緊緊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贊賞評價。如,學生回答問題聲音小,“你的思路真清晰,要是聲音再大點就好了。”如膽小的學生回答問題,“你說得很有道理,老師喜歡聽到你的發言,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教給學生在同學之間相互評價時要注意什么,什么時候進行評價,評價哪些內容?如,有的學生觀察仔細,夸他“火眼金睛”,有的學生能夠從復雜的數量關系中找出數量之間的相互聯系,夸他是“有理有據,愛講道理的人”。
經過不斷訓練,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心靈的溝通。重要的是,在評價他人時要實事求是,要因人而異,不帶有感情色彩,評價每一個學生有進步或退步時,要用一顆公正心和恰當的語言,促使不斷進步。多用帶有鼓勵性的詞語或句子對學生進行口頭評價,目的就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評價過程中還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個性特點、學習水平)施以不同的方法,多鼓勵少批評,特別是不要挖苦和諷刺學生,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接受教師和同伴對自己的評價,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教學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二、用真誠的態度、包容評價學生
教學實踐證明,“教師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知識傳授的多少,而在于怎樣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敝灰處煾冻鰫坌?、耐心和恒心,用真情去感化,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學生,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會從“三味書屋歡歡喜喜來到百草園”。教師要傳授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要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最重要的是要寬容和善待學生,如果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睂W生就會喜歡你,喜歡上你的課。因此,評價過程中,要注意融注情感教育,不矯揉造作,不從個人的喜好出發,對學生高度負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要避免不加甄別的好人式評價。真心接納、賞識、呵護、關注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把課堂看作是一個愉悅的學習歷程。
例如,我們在課堂上經常聽到整齊劃一的“對”“錯”“棒、棒,你真棒”的聲音。這種近乎呆板的、機械的排練已久的掌聲,其中包含多少學生發自內心的情感?更多的是在教師的指令下學生機械性的動作,甚至有些教師在學生掌聲不整齊的情況下,還得再來一次。這種不真誠的、廉價的表揚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反,學生在這樣一次次的表揚聲中逐漸產生厭煩情緒,嚴重阻礙了他們個性的張揚,最后他們還會在乎表揚嗎?
三、獨具慧眼、推進評價
對于一線教師,應從學生一言一行中觀察學生的情感和心理的變化,一個字讀錯了,他們會伸一伸小舌頭,一次考試沒有考好,他們會流下后悔的眼淚,教師應用心留意并及時進行引導和鼓勵,幫助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引導學生克服學習上的畏難思想,鼓勵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決心,培養他們堅強的毅力。
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或當學生回答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立即說出對還是錯,而應以鼓勵的行語言,“有道理,但還差那么一點”,給學生一個再思考的過程,或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如:在數學課堂上可以設“小小辯論臺”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說出來,讓小組去辯論,讓大家去評判。然后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分析和驗證。在看似“鬧”實則有序的過程中,保護了學生自尊心,培養了主動性和自信心。
評價恰當了,不但加快了師生間知識的相互傳遞,還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感情上的愉悅,他們會自豪地說:“我行,我能行。”這就要求教師深切觀察、了解、分析、研究學生,發現閃光點。善于設疑,讓學生不斷釋疑,在一次次的爭論中,嘗試各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案,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絕不能主觀臆斷地隨意否定學生,相信“一句話可以成就一位學生,也能毀掉一位未來的科學家”。要把握住分寸,否則效果也不會太好。
總之,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承認而且尊重學生之間的差距,創設有利于每一個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口頭評價的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在同學之間的贊許聲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