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鍇++王艷華
【摘要】 目的 探討種植牙技術在游離端缺失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40例進行游離端缺失修復治療的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采用義齒修復法)和實驗組(采用種植牙技術修復法), 各20例。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實驗組牙齒咬合率、修復成功率、滿意度(90.00%、95.00%、95.00%)均高于對照組(60.00%、70.00%、65.00%) (P<0.05)。結論 在游離端缺失修復中種植牙技術具有較佳的臨床效果, 可有效提高牙齒咬合率、修復成功率以及滿意率, 值得推廣。
【關鍵詞】 游離端缺失修復;種植牙技術;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080
游離端缺失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 主要核心癥狀表現(xiàn)為牙齒咬合功能障礙, 極易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隨著醫(yī)學水平的逐漸提高, 人們對牙齒修復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種植牙技術應運而生, 并且在提高患者咬合率及修復成功率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1, 2]。本院20例游離端缺失患者進行種植牙技術修復, 取得較好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游離端缺失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20例。對照
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1~38歲, 平均年齡(25.36±4.24)歲。實驗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2~39歲, 平均年齡(25.41±4.58)歲。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行義齒修復法, 進行口腔檢查后為患者行常規(guī)義齒戴入, 要求患者進行復查。實驗組采取種植牙技術修復法, 具體如下:①術前準備。詳細觀察患者的口腔情況及測量牙槽骨厚度, 并根據(jù)X線全景片檢查情況研究牙槽骨高度與神經之間的關系。按照具體的測量情況選擇適合患者的種植體, 確定手術方式和手術方案。對手術中需要使用的種植器械進行嚴格消毒。②術中操作。于患者牙齦處作一切口, 將其唇頰及鉆孔區(qū)進行剝離, 暴露牙槽骨側面。根據(jù)確定好的骨鉆孔方向進行鉆孔, 期間需冷卻鉆孔, 對鉆孔的方向、深度等進行嚴格控制。為患者安置種植體, 選用的種植體應與鉆孔深度形成一致, 保證安置的效果。在安置過程中, 需保持牙槽骨表面與種植體上端在同一水平。安置完成后, 詳細檢查是否出現(xiàn)不良情況, 若無則可縫合患者創(chuàng)口。③術后處理。采取相應的抗炎治療, 對手術部位進行嚴格清理。術后2~3周, 若無異常情況發(fā)生, 可讓患者戴入暫時性義齒, 術后4個月便可為其安裝種植樁。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隨訪6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的牙齒咬合率、修復成功率及滿意度。牙齒咬合率:應用壓敏片進行檢測。修復成功率:在X線片檢查下種植體附近未發(fā)現(xiàn)射線投射, 并且垂直向骨吸收<0.2 mm。同時術后疼痛、神經痛等情況經過及時處理后, 均得到明顯改善。滿意度:應用主訴法了解患者對修復的滿意效果。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牙齒咬合率為90.00% (18/20), 對照組為60.00% (12/20), 實驗組高于對照組(χ2=4.80, P<0.05)。實驗組修復成功率為95.00%(19/20), 對照組為70.00%(14/20), 實驗組高于對照組(χ2=4.33, P<0.05)。實驗組滿意度為95.00%(19/2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0%(13/20)(χ2=5.63, P<0.05)。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改變, 導致游離端缺失的發(fā)病率逐漸呈現(xiàn)上升趨勢, 不僅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 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當前, 臨床上多采取義齒修復法為患者進行治療, 但由于其成功率低、穩(wěn)固性差, 不被廣大患者所接受[3, 4]。因此, 尋求一種較好的修復方式很重要。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 種植牙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游離端缺失修復中, 加上其具有較高的美觀性、成功率高等優(yōu)勢, 得到眾多臨床醫(yī)學者的認可。種植修復是一種新型的高精度修復方式, 通過周密的術前準備、術中操作及有效的術后處理等一些列內容, 幫助患者獲得更好地治療。本次研究中, 實驗組行種植牙技術修復后, 牙齒咬合率、修復成功率及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與國內某些研究結果一致[5]。
綜上所述, 種植牙技術在游離端缺失修復中療效顯著, 幫助患者恢復口腔健康, 保障其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邊龍霞.種植牙修復游離端缺失的臨床研究.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4, 32(21):140-141.
[2]武明珍, 劉延軍. 3種方法修復下頜第二磨牙游離端缺失的臨床比較.甘肅醫(yī)藥, 2015, 34(2):122-124.
[3]高東.太極扣精密附著體在牙列游離端缺失修復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5, 31(6):56-57.
[4]蔡潔明, 褚燭天, 舒?zhèn)骼^.種植牙技術對老年牙列游離端缺失修復的療效分析.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5, 15(13):2509-2511.
[5]吳顯才.種植牙技術在游離端缺失修復的臨床療效.當代醫(yī)學, 2014, 20(22):37-38.
[收稿日期: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