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霞 邸紅軍 侯亞紅 施月仙
300162 天津市 武警后勤學院附屬醫院護理部
?
思維導圖在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吳秋霞邸紅軍侯亞紅施月仙
300162天津市武警后勤學院附屬醫院護理部
摘要目的:應用思維導圖為護士提供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安全指引,保障患者轉運安全。方法:選擇2014年3~12月我院各科ICU住院治療的危重患者419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204例和觀察組21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轉運模式;觀察組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制定以“重癥患者轉運安全”為中心的“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思維導圖”。比較兩組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意外事件的發生率、轉運平均時間及重癥患者家屬滿意度。結果:應用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思維導圖后轉運意外事件(大出血或休克、輸液管道堵塞或脫落及其他類型管道堵塞或滑脫)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縮短了平均轉運時間,重癥患者家屬滿意度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思維導圖”能夠提高護士對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安全的認識和風險防范,節省轉運時間,降低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風險。
關鍵詞思維導圖;重癥患者;轉運;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7.043
重癥患者是醫院救治的主要對象,也是影響護理工作安全的重要因素[1]。由于需要治療、檢查及手術,經常在院內進行轉運,但在轉運過程中可能由于護理不當而引發意外,給患者帶來痛苦,提高了醫護工作的危險性[2]。國外學者的研究中,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時發生的總體不良醫學事件的概率可高達70%[3]。我院是一個擁有2500張床位的大型綜合醫院,據統計,2013年我院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月平均人次達2019人次。本次研究通過回顧分析我院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各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安全隱患,應用思維導圖將轉運流程逐項設計,應用于臨床各科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4年3~12月我院各科ICU住院治
療的危重患者419例,其中男221例,女198例。平均年齡(58.31±11.74)歲。所患疾病包括顱腦外傷、腦出血、百草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215例和對照組20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嚴重程度和所患疾病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按照醫院常規的轉運方式進行轉運,具體如下:
1.2.1思維導圖的設計與制作本研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以“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安全管理”為中心關鍵詞研制了“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思維導圖”(圖1)。該圖按患者轉運的時間節點散出Ⅰ級分支:轉運前、轉運中、轉運后,每個環節又分別發散Ⅱ級分支問題和Ⅲ級分支對策,下級分支隸屬于上級分支且相對獨立。

圖1 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思維導圖
1.2.2應用思維導圖的培訓(1)集中講授。由護理部組織全院護理人員進行專題培訓,根據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思維導圖詳細講解圖中的關鍵環節,按照轉運的流程將轉運前、中、后3 個階段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方法逐一分析講解,并結合圖片剖析存在問題的嚴重性,有意喚起大家的注意,講解中穿插與患者轉運相關的制度和規定,加深理解和記憶。(2)科室培訓。按照護士分級進行培訓:一二級護士重點培訓基本技能,如CPR技術、轉運車的正確使用、各類患者的搬運方法、約束帶的使用及體位的護理、管道滑脫的緊急處理等;三四級護士培訓評估工具的應用、儀器設備故障排除等,各科室根據專科病種組織案例分析,模擬演示關鍵技術,確保護士明確病種病情觀察要點,準確識別重癥患者病情變化指標。(3)實地考核。各科室護士長組織護理人員參照思維導圖進行各專科的護理理論及技能考核,特別是危急值的識別、CPR技術、管道護理、體位護理、應急預案、儀器調試及故障排除等。
1.2.3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將思維導圖下發各科室,固定放置在護士站,方便護士隨時查閱,觀察組患者采用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思維導圖”指導的患者院內轉運,在進行重癥患者轉運時以思維導圖為指引,逐個環節落實,有效避免或降低轉運風險。護士長和質控組成員定期對本科室護士執行轉運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督查和跟蹤,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結合科室具體情況及時修改和完善相關內容。
1.3效果評價比較兩組患者院內轉運意外事件發生率、轉運時所需平均時間及家屬滿意率進行對比。

2結果
2.1兩組患者轉運時間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院內轉運所需時間比較±s)
2.2兩組危重患者院內轉運意外事件發生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危重患者院內轉運意外事件發生情況比較(例)

2.3兩組患者家屬滿意情況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者家屬滿意情況比較
3討論
3.1思維導圖有助于縮短危重患者院內轉運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4]。它能夠有效集中信息,利用圖文并茂的方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帶給護士清晰的理解和記憶[5]。護理人員通過對思維導圖的學習,加深了對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各關鍵環節容易遺漏和出錯的認識,從而在組織轉運時,能夠按照導圖逐項落實工作,加強了轉運各關鍵環節的管理,使轉運流程更加合理科學,通過認真的評估,相關人員的及時溝通及確定科學的轉運方案,有效保障院內轉運各步驟的順暢。表1顯示,觀察組的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平均時間低于對照組,說明應用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思維導圖可以節省轉運時間,從而降低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風險,是提高患者轉運安全的有效手段。
3.2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思維導圖的應用使護士更加重視對患者病情的評估、與家屬的溝通,提升了主動服務的意識,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制訂最佳轉運方案,及早發現患者潛在的危險因素,并能有條不紊地配合醫師完成各種搶救及治療工作,改變了以往出現問題再解決的工作模式,體現了護士的自身價值,也提高了患者家屬的滿意度。
3.3思維導圖有助于降低院內轉運不良事件的發生院內轉運的風險常常伴隨著諸多因素,雖然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占有主導地位,但仍不能忽略包括我們自身在內的其他因素影響[6]。本研究利用思維導圖將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各個環節進行細化規范,作為指引指導護士工作,在實施重癥患者轉運過程中幫助護士理清思路,把握重點,避免遺漏[7],起到了規范醫護操作,減少變異,規避轉運風險的作用。表2顯示,應用思維導圖減少了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意外事件的發生,說明該導圖起到了提高護理效果和水平,減少意外和事故發生的作用。
綜上所述,重癥患者院內轉運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需要有系統、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管理,思維導圖的應用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不僅在轉運步驟、方法上下功夫,更要關注護士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和應變能力,同時注重評估手段和工具的應用,從而綜合提升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張繼榮,張繼英,魏曉艷.急診科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的危險因素及防范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1):127-128.
[2]王寧.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2):119-120.
[3]Darcy D. Keeping patients safe during intrahospitaltransport[J].Critical Care Nurse, 2010,11(4):18-32.
[4]托尼·巴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55.
[5]陳心容,何劍,李隆珍.思維導圖在合同制護士使用高警訊藥物過程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2012,16(6):46.
[6]孫遲,吳潔華.院內轉運風險及其規避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981-983.
[7]張璐,馬玉貞.思維導圖在PICC入院宣教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11):3123.
(本文編輯陳景景)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the safe management of the intra-hospital transfer of critical patients
WU Qiu-xia,DI Hong-jun,HOU Ya-hong,et al
(Logistics University of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ffiliated Hospital,Tianjin30016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as a guidance for the nurses for the safe intra-hospital transfer of critical patients so as to ensure the patients′ transfer safety.Methods:Selected 419 cases of critical patients treated in ICU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14 and divided them into the control group (204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215 ca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dmission sequence into the hospital.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egular transfer mode, while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ritical patient intra-hospital transfer mind mapping" centered by the requirement of "critical patient transfer safety" was formulated on the basis of related articles and documents.Compared the accident occurrence rate, average transfer tim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critical patients' familie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ritical patient intra-hospital transfer mind mapping, the transfer accidents (such as the massive hemorrhage, shock, transfusion tube plug or departure and other types of tube plug or departure) occurrence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verage transfer time was shorte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ritical patients′ families was enhance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 had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itical patient intra-hospital transfer mind mapping" can improve nurses′ awareness and risk prevention ability toward the critical patient intra-hospital transfer, save the transfer time and reduce the critical patient intra-hospital transfer risk.
Key wordsMind map;Critical patients;Transport;Safety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15-07-26)
吳秋霞:女,本科,研究生導師,副主任護師,總護士長
·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