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摘要:本文根據對我國鋼鐵企業的物流成本和物流成本控制分析,參考國內一些鋼鐵集團成本控制具體情況和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論,對鋼鐵企業物流成本控制進行研究,就此探討鋼鐵企業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關鍵詞:鋼鐵企業;物流成本;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1
一、研究背景
2015年,全球粗鋼產量為16.23億噸。其中我國產量約8億噸,排第一,緊隨其后的依次為日本、印度、美國、俄羅斯、韓國等。從市場份額看,中國占50.3%,穩居世界第一。日本、印度、美國、俄羅斯、韓國依次排在二到六位。去年全球鋼鐵需求為15.13億噸,6年來首次減少;去年12月全球鋼企的開工率僅為64.6%,比2014年平均值下降近10個百分點。此外,全球鋼鐵產品價格受供給過剩、出口競爭加劇影響持續下跌,使得鋼鐵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利潤降低的背景下,眾多鋼鐵企業開始思考如何通過降低成本來提高企業的效益。于是作為企業生產成本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流成本開始成為企業管理者考慮的重點。在鋼鐵企業中,其物流活動一般由運輸、倉儲、裝卸、搬運等環節構成,因而,其物流成本也主要是由相對應的部分組成,其中采購、運輸、倉儲費用所占比重較大。因此,如何通過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來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成為眾多鋼鐵企業關注的焦點。
二、研究現狀
陳榮提出基于內部物流一體化的鋼鐵企業物流組織模式,并指出要整合物流各職能部門的重要性,企業內部物流一體化需要髙效率的物流組織作為重要支撐因素[1]。溫筱婷從鋼鐵物流運輸管理和庫存控制兩方面進行了探討,分析了配送中心配送的流程及各個流程的功能,并以重慶鋼鐵為例,優化了銷售物流的業務流程、庫存控制以及模式架構,并科學化了銷售鋼鐵的運輸方式選擇[2]。梅書榮提出鋼鐵企業物流流程優化可以使用清除、簡化、整合、自動化和重組的原則,建立了鋼鐵企業物流流程優化模型,并將其應用于武鋼,事實說明該模型能有效減低武鋼鋼鐵生產銷售物流,提高企業的整個個物流運作效率[3]。
三、物流成本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1.物流環節存在問題
長久以來,鋼鐵企業的原材料儲備金始終處于高位運行,占用資金較高。與此同時,企業儲存的各種原材料比例不盡合理。一些企業對于日常需求較為頻繁的原材料儲存較少,因提高生產工藝和配礦結構而廢棄的原材料則占用較大的儲存空間,使得企業倉儲成本較高。因為運輸管理較為落后,使得運輸車輛返程空載率較高,運輸路線規劃不合理、迂回運輸,過遠運輸的現象頻發,加重了企業的運輸成本。
2.相關成本數據無法滿足企業成本管理的要求
鋼鐵企業供應鏈結構較為復雜,企業內部各個生產工序之間銜接要求高,同時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副產品,因此,對于成本數據的精細程度要求較高。分步核算法一直是我國鋼鐵企業采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之一。它以企業的生產步驟為單位,對各個步驟的成本進行核算。這種核算方法雖然簡單,但是無法給出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同時無法分析企業實際生產成本與標準生產成本之間的差距。由于企業規模的限制,我國的一些中小鋼鐵企業在成本管理過程中也存在著工作不認真、統計不準確的問題。
3.缺乏戰略成本管理理念
戰略成本管理是運用成本數據和信息,為戰略管理的每一個關鍵步驟提供戰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核心競爭力的創造。在微利時代的背景下,我國鋼鐵企業需要進行戰略調整,改進企業的層本管理方法,從而與企業的戰略相適應。當前我國一些鋼鐵企業由于財務管理相對落后,導致企業內會計從業人員忙于日常核算業務而無法參與到企業的決策層,使得企業的戰略管理和財務管理之間的聯系較為弱化。
四、降低鋼鐵企業物流成本的舉措
1.改革倉儲運輸模式
鋼鐵企業應該想外國學習先進的運輸管理相關知識,借助相關計算機軟件以及GPS系統,重新規劃不合理的運輸線路,同時采用聯合運輸,“四就”直拔運輸等手段來降低迂回運輸,返程空駛等現象的發生。對于企業中存在的倉儲庫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企業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原材料采購程序,并且編制相應的采購計劃,同時,通過與相關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來實現JIT采購和“零庫存”,從而降低企業的倉儲庫存成本。
2.充分發揮信息化在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作用
ERP是一個以管理會計為核心可以提供跨地區、跨部門、甚至跨公司整合實時信息的企業管理軟件。它能夠將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有機的結合起來,為企業進行成本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我國鋼鐵企業可以利用ERP軟件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平臺,通過實時的庫存信息反饋,及時安排貨物的采購和交貨,以信息流驅動物流,切實有效地提高物流流轉效率。借助于信息技術,成本管理人員將大大縮短日常成本核算的工作,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管理活動中。
3.樹立戰略成本管理觀念
戰略成本管理是在傳統成本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按照戰略管理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統,企業借助收集到的戰略性成本信息來評估其戰略的合理性,從而形成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創造條件。我國鋼鐵企業應該借助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樹立起戰略成本管理觀念。利用價值鏈分析以及成本動因分析等工具,將本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戰略的制定執行有機的結合起來,摒棄過去單純依靠節約來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從而增加企業效益的舊觀念。
五、結語
運用現代化的物流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理論,結合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整合鋼鐵企業內部物流資源,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培育核心競爭力是對我國物流企業的迫切要求。這不僅能夠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也有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社會。鋼鐵物流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巨大的國內市場潛力和加入WTO都給鋼鐵物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中國鋼鐵物流企業已經到了大變革的關鍵時刻,應該努力把自身做大做強,全面提升鋼鐵物流的全球服務水平。可以預見,鋼鐵物流在市場導向的引領下,必將為鋼鐵產業的發展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榮,吳金南.基于內部物流一體化的鋼鐵企業物流組織模式研究[J].技術經濟, 2005(10):16-18.
[2]溫筱婷.鋼鐵企業銷售物流模式研究與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 2008.
[3]梅書榮,楊陽.鋼鐵企業物流流程優化及其在武鋼的應用[J].中國物流與采購, 2006(7):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