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金融風暴正迅速波及全球金融業的各個領域,新三板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補充,但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新三板的市場門檻較高,新三板的優勢還沒有在中小企業中體現出來。本文簡要介紹了新三板市場,從新三板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的優勢、劣勢、機會、風險等幾個方面探討了新三板如何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
關鍵詞:新三板;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0-000-01
前言
在新三板市場中,企業大多處于起步階段,成長性較高,成長空間較大,投資者能夠充分的解讀優勢企業、挖掘優勢企業才能夠掘到金。但新三板市場的門檻較高,新三板市場發行的股票有著線下溝通成本高、承銷效率低下的缺陷,一些優勢企業很難得到市場認可,這就需要新三板市場引入互聯網思維,積極借助線上低成本的優勢,充分發揮新三板市場的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由此可見,新三板應當積極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
一、新三板市場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的必要性
2006年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正式推出了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新三板市場成型。新三板市場運行已經有了近十個年頭,其中掛牌企業達到了一千余家,但新三板市場的企業容量相對較小,這也是新三板市場活躍度和影響力較弱的根本原因[1]。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三板本身的運行機制還存在著費用高、掛牌慢等一系列的問題,新三板市場的交易常常滯澀難行,不夠活躍。新三板市場的投資門檻較高,其中每筆交易的下限是三萬股,使得眾多投資者望而卻步,大多是股權買入者為法人單位,且這些買入者基本上買入之后不再賣出,在新三板市場的掛牌公司大多處于成長期和初創期,這些企業出于自身利益所出售的股份較少。而對于一些非上市的中小企業來說,新三板市場規定只能進行轉讓而不能進行融資,中小企業的積極性較差。同時新三板仍然采用場外柜外交易,這種線下交易方式流程繁瑣,溝通成本較高,這也直接導致了新三板市場的不活躍狀態,融資功能低下。由此可見,新三板市場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三板引入互聯網眾籌模式
(一)新三板市場引入互聯網眾籌模式的優勢
新三板市場引入互聯網眾籌模式的優勢顯而易見,在眾籌模式中,企業能和投資人共同承擔經營風險,共同分享經營收益,這對于融資企業避免市場風險有著積極的意義。此外,互聯網眾籌模式會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門檻,能夠激發投資者研究企業、選擇優勢企業的積極性,在發起投資項目的時候,投資多方會在線上進行討論,打破了信息流通的時空限制,去研究所要投資的股票價格是否合理,發展趨勢是否良好,投資的企業是否有著較大的成長空間等,這就降低了投資的盲目性。此外,互聯網眾籌模式拓展了營銷鏈,從融資開始就起到了營銷宣傳的項目,吸引資金投入的同時也吸引力大眾眼球[2]。
(二)新三板市場引入互聯網眾籌模式的劣勢
首先,互聯網眾籌模式是一種線上融資方式,其以互聯網為依托,出資人較多,這就給線上的溝通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信用管理、資金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也有待加強。針對這個問題,新三板在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的過程中,眾籌平臺應當積極加強管理,保證信息流程,建立相關眾籌制度,加強對出資人以及資金的管理,為眾籌模式的合理應用奠定基礎[3]。第二,當前關于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這就使得互聯網眾籌模式處于無法可依的現狀,對于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的規范管理帶來了挑戰,因此,一方面眾籌平臺應當積極加強管理,保證出資人的利益,解決投資者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國家也應當積極的建立眾籌相關法律,以此來規范眾籌模式在新三板的應用。
(三)新三板市場引入互聯網眾籌模式的機會
第一,IPO中止審核,許多企業因為業績下滑難以上市,這些企業更多的將目光瞄準新三板,新三板的進一步發展可期;第二,新三板掛牌企業受到證監會的監管,這就降低了道德風險,投資者的利益得到了保證;第三,新三板掛牌企業股東人數可以在200人以上,這就為更多的投資者提供了入股可能,使新三板成為了眾籌模式的優勢載體。
(四)新三板市場引入互聯網眾籌模式的風險
首先,互聯網眾籌屬于一種面向社會大眾的民間融資行為,我國并沒有出臺相關法律對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進行保護,這就容易引起一定的法律風險;第二,我國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還比較薄弱,相關法律的保護力度有待加強,新三板引入互聯網金融模式的過程中,如何保護項目發起人的知識產權值得關注;第三,國內信用評級機制還不夠健全,投資者在選擇投資項目的過程中很難對項目的信用水平進行客觀的評估,這也會影響新三板眾籌的活躍度。因此,國家應當積極健全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的相關法律,為新三板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奠定法律基礎。此外,新三板掛牌企業以及相關眾籌項目發起者應當注重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積極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項目的知識產權。對于項目信用水平方面的問題來說,新三板在引入互聯網金融模式的過程中應當與有風險識別能力和專業知識的領投機構合作,確定專業的領投機構,引導更多的投資者進行投資,以此來提升新三板市場的活躍度,提升投資效率,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投資新三板市場的機會。此外,針對新三板的一些起步企業來說,如何保證種子企業成功起跑,保證種子企業的正確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互聯網金融眾籌平臺應當積極加強對企業的服務和幫助,例如可以建立“孵化式股權眾籌模式”,針對企業所處的不同階段來提供相應的融資、管理、經營等一系列增值服務,保證眾籌企業的良好發展,保證投資者能夠獲得回報,以此來規范新三板的互聯網眾籌模式,樹立良好的口碑與形象。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新三板引入互聯網眾籌模式有著一定的優勢和劣勢,有著一定的機會和風險,因此國家、新三板市場以及眾籌平臺都應當對眾籌模式進行積極的保護和培植,保證新三板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的規范性,總的來說新三板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還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本報記者 顧鑫. 新三板可引入互聯網金融眾籌模式[N].中國證券報,2014-03-11A02.
[2]陳侃俊.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5.
[3]孔令晏.以眾籌模式投資新三板的可行性及其風險[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7:72.
作者簡介:胡亞敏(1991-),女,河南周口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專業:金融學,研究方向:資本市場運行與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