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
【摘 要】學生管理工作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占據很大的比重,隨著我國社會改革及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加深,大學生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也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也面臨諸多問題的改革。如何科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進行學生的管理工作,培養大批合格人才是當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首要問題,也同樣是公共管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學生管理;學生教育;模式構建
引言
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各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的校風、校貌的重要表現,也是體現學校管理水平能力的重要評判標準。應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完善學生管理體制,建立變分散為集中管理;健全學生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科學化、法制化;拓展學生管理工作空間,使用現代化管理手段,進而更加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
一、高校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管理體制相對落后
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的管理體制特點是黨政合一、條塊結合、縱橫聯合、兩級運行的管理體制。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不同的外部時期受到不同影響,學生管理工作因而出現不同的組織結構和體制特征。現階段表明當前高校管理觀念陳舊,教育手段落后,教育難以深入,不利于學生教育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其次,校系兩級管理,系統單位多,進而導致校級領導的管理幅度大,進而管理效率低,效果差,不利于有成效的開展工作。學生管理體制的落后是當前大部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問題。
(二)管理方法陳舊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依然采用傳統的金字塔管理系統的行政命令式管理。這種管理方法過于陳舊,基本是實行外部控制,不能主動地指導和幫助學生,只是告訴學生“什么是不允許的”,并不是引導學生“怎樣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成為人才”,進而使學生對管理產生對立感。現有的管理模式大多忽視對學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只有少數學生干部有機會鍛煉其自身的社交、組織、管理能力,近乎剝奪大部分學生培養鍛煉管理能力的機會。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當前我國教育類法律、法規直接關系到高校學生管理的有兩部,分別為1989年、199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各高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規定大都是在這兩部規章的基礎上進行制定的。隨著依法治國觀念的逐漸深入,學生的權利意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這些都在沖擊著原有的學生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因而高校管理必須依法治校,學生管理需實現民主法制化。
二、高校學生管理的改革
(一)完善學生管理體制
完善學生管理體制應大力加強學生管理機構的建設,強化學生管理組織的協調職能,全面建設責任機制,要求學生管理工作者做到責任到崗、責任到人。同時應做到適當的放權,充分發揮基層作用,學校和系別應將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兩手抓,將學生管理工作的職責賦予給優秀學生,便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提高學生管理的時效性。加強年級輔導員制度,輔導員管理學生工作應與學分制相適應,從而強化班級管理,加強專業教學與班級管理的融合。完善學生管理服務體系,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高素質的學生管理干部,集中管理,從而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健全學生管理制度
第一,在對高校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必須依法制定全方位的規章制度。對現有的規則條例加以清理和修訂,要充分考慮整個社會法制的進步及依法治校原則對學生管理的需求,在制定新的規章制度及修訂原有的規章條例時都應注意與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相結合,既要做到對高校學生的規范管理,又要保護學生自身享有的合法權益。第二,要更正將法律作為治理學校和辦理事情手段,將法制化理解為“以罰治校,以罰代管”的錯誤觀念。管理學生不是管制學生,管理是管理和服務的統一,要將法律作為管理學校的依據和最高權威。
(三)改進學生管理方式
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及其心理素質教育,增強大學生的自控能力。引導學生開展一些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動,多舉辦與學生利益相關的計算機知識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加強其與人交往的能力。第二,加強學生社團的規范與管理,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強對社團組織的管理,是社團在開展活動時應當做到學生社團必須服從學校的領導和管理,應在法律、憲法和校紀校規的范圍內積極開展社團活動,不做違法亂紀違背社團宗旨的活動。在學校同意的情況下,學生社團邀請校外人員進行社會政治及學術活動。
三、總結
新世紀我國需要大量的綜合素質高且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標,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必須將被動變為主動,確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將學生作為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在管理中充分發揚民主,進而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其自我管理。還應當不斷加強建設學生管理工作的隊伍,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運用現代化教育管理手段,使得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
【參考文獻】
[1]李輝.論人本主義的高校學生教育管理[J].職業時空,2010.34(01):102
[2]劉大允,李靖茂.論高校和諧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J].教育導刊,2010.12(03):49
[3]趙志梅.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研究[D].鄭州大學,2007.67(34):132
(西安航空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