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軍
【內容摘要】高中數列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之外,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內容,對教學活動開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積極作用。文章結合高中數列教學的具體內容,就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出對策,包括發散思維、運算思維能力等內容,可為實際工作開展提供啟示。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 數列 發散思維 運算思維
引言
數列是高中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該部分內容不僅對高中其它數學知識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對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水平也具有積極作用。但很多學生普遍感到數列知識學習困難,甚至存在畏難情緒,影響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提升。為改變這種情況,應該采取有效對策,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學習之后,能根據所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效投入學習活動,深化對數列基本概念的認識,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并且可以結合所學內容,利用概念和公式解決具體問題,達到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增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目的。
一、調動學生熱情,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能力
高中數列知識的構成內容復雜,為正確解題,養成良好的習慣,采取有效對策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習慣是必要的。整個數列課堂教學中,應該提高學生參與度,仔細把握解題的每個細節,深化對數列知識的探究和學習。進而融會貫通,有效掌握所學內容,提高數列的學習效率。在探究和學習中,不管數列計算結果是正確還是錯誤,都要善于總結經驗,養成周密和嚴謹的思維習慣,推動教學和學習活動更為有效的開展下去。
例如,等比數列前n項公式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習慣,先讓學生觀察Sn=a1+a1q+a1q2+…+a1qn-1的結構特征,對公式構成有基本認識。觀察后學生會想到等差數列的公式,二者看似有相同之處。一些學生便會用等差數列的推導方法進行計算,經計算和分析后發現,利用等差數列的計算方法行不通,不能得出正確結果。在這種情況下,任課老師可以啟發學生觀察冪指數升高的特征,前一項乘以q等于后一項。將公式都乘以q便會得到新公式,這是整個公式學習的重點,也是求Sn的關鍵。通過任課老師的啟發和提示,學生對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有更為全面的認識。為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應該誘導學生掌握關鍵內容,進行動態思維,對公式有更為全面的分析和認識,度過思維難關,探尋求和的方法。再采用對比分析法,將兩個公式相比,得到:(1-q)Sn=a1(1-qn),從而得出等比數列計算公式,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更好掌握相關內容。
此外,根據該公式的特點,還要引導學生思考:在q=1的情況下,該公式成立嗎?兩邊是否可以同時除以1-q,這項內容也是不容忽視的。應該提高思維的嚴謹性,讓學生更好探究和學習,對求和公式全面考慮。q≠1時,Sn=a1(1- qn)/(1-q),當q=1時,Sn=nan。這部分內容也是應該考慮的,學生需要具備嚴謹的思維習慣,不能以偏概全。
二、注重教學拓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中,應該采取相應對策,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思維積極性,讓學生更為有效的思考和分析問題。進而扎實掌握高中數列知識,拓展學生思維積極性,讓他們有效融入學習活動中。具體來講,數列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方式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學中應該靈活采用,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從基本概念入手,利用公式或簡單的數列練習題,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任課老師要注重加強引導,讓學生善于把握題目中的變化條件,進一步深化對所學內容的認識,拓展學生想象空間,達到有效提高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目的。例如,設等差數列前10項和85,第二個10項和385,求第三個10項和。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計算,a11-a1=10d,a12-a2=10d…a20-a10=10d,設第三個10項和為A,A-385=385-85,A=685,第三個10項和為685。
三、注重教學內容聯系,培養學生運算思維能力
將數列和實際應用聯系起來,有效開展運算和學習,加深對概念和公式的認識,提高學習靈活性,培養學生運算思維能力。例如,三個數成等比數列,第三項減去32成等差數列,第二項減去4又成等比數列,求原來的三項。設三個數為a-d,a,a+d,就有:(a-d)(a+ d+32)=a2,(a-4)2=(a-d)(a+d),解得a=10或26/9,d=8或8/3,原數列為2,10,50或2/9,26/9,338/9。如果不利用假設方式,不僅運算十分復雜,而且容易出錯。采用這種方式,準確把握不同數列間的聯系,加快解題效率,提高學生運算思維能力,提高解題準確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組成內容,教學中應該結合具體需要,采取有效對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運算思維能力,并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更好學習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為高中學生以后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權.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 學周刊,2015(2):166.
[2] 彭宇、唐海軍. 淺談數列的有效教學[J]. 教育教學論壇,2015(1):182-183.
[3] 朱旭春、周紅. 高中數學“數列與差分”專題教學設計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7):108.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