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碧云
摘 要: 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綜合性學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綜合性學習工作需要面臨一些挑戰(zhàn)其是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忽視的教學重點。本文主要結(jié)合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重點闡釋了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 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一、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意義
綜合性學習的主要效用是幫助學生整合技能,提高對基礎(chǔ)知識的運用能力。譬如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可以通過綜合性學習完成。總而言之,綜合性學習是學生全面提高實際能力的有效途徑。
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
1.深挖教材開展綜合性學習
根據(jù)對人教版教材的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了許多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對此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挖掘教材的潛在價值,積極地開展綜合性教學。
(1)落實學習專題
學習專題是綜合性學習活動開展的一種重要組成環(huán)節(jié),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基礎(chǔ)能力,提高綜合素質(zhì),教師就要結(jié)合教材積極做好專題學習活動。比如在人教版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編者有意識地編寫了一些專題學習內(nèi)容譬如“學與做”、“說名道姓”等。教師要按照教材的引導(dǎo)積極地開展專題學習,并積極地鼓勵學生踴躍地參與專題學習活動。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shè)計有關(guān)“節(jié)約用水”的專題,引導(dǎo)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如開展“鄰居用水調(diào)查員”等,讓學生在專題學習中培養(yǎng)愛護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節(jié)約用水的良好習慣,以此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2)有效融合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環(huán)節(jié),為了全面提高綜合學習的實效性,教師應(yīng)該將兩者進行有效融合。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編寫了許多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教師應(yīng)該積極地促進口語交際與綜合性學習的融合,這是提高綜合性學習實效性的有效途徑。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課后練習中就有“小小辯論會”這樣的口語交際環(huán)節(jié)。當然這樣的口語交際練習自然是綜合性學習很好的教學材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這樣的教學材料全面促進綜合性學習的順利進行。
2.閱讀教學的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是幫助學生提高基礎(chǔ)能力的有效途徑,小學高年級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中可以有效實施綜合性學習策略。綜合性學習是幫助學生提高實際能力的一種教學策略,并且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學以致用,當然閱讀是學習的一種方式,所以在進行小學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時要敦促學生通過閱讀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增長見識,提高自我修養(yǎng),與此同時為了提高綜合能力也要在閱讀時進行有效的實踐。例如在學生閱讀《昆蟲記》時,更具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一定的實踐活動。因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通過閱讀進行相關(guān)的寫作練習,是目前比較科學的閱讀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后到花園抑或公園觀察,并結(jié)合《昆蟲記》的所學知識,自己寫一篇有關(guān)的日記,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3.綜合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
所謂綜合性學習方式,是立足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為目的的教學模式。現(xiàn)目前在我國綜合性學習模式的運用十分廣泛,并且筆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綜合性學習中,恰如其分地落實合作學習這樣新穎的教學模式,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因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較新穎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各學習小組的學生需要通力合作完成學習任務(wù),因此這樣的教學模式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又能夠促進學習間的交流,以此取長補短。由此可見小組學習合作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實施此教學模式時需要科學合理的操作流程,筆者通過總結(jié)歸納出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的問題:
(1)科學分組
合作學習小組順利展開學習任務(wù)的必要前提是學習小組分組過程及結(jié)果的科學性,如果在學習小組中沒有多元化的成績分布,學習小組要么是烏合之眾無所作為,要么是一群優(yōu)越者“群雄逐鹿”,但這兩種結(jié)果都是違背綜合性學習提高能力原則的。為了確保學習小組在學習過程中有所獲益,并互相支持互相幫助,那么教師就有必要認真思考學習小組分組的科學性,即確保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都具備多元化的成績分布。
(2)角色分配
所謂合作學習小組教學模式,實際上指的是學生通力合作完成學習任務(wù)的教學模式。由此可見在合作學習小組完成任務(wù)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都需要發(fā)揮一定的作用。達到這樣的效果,分組時必須確定每個學生的角色譬如組織者、記錄者和領(lǐng)導(dǎo)者等,這些角色的分配可以根據(jù)學生具體的特長而定。
4.習作學習中融入綜合性學習
提高學生習作能力是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所以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簡單地將習作要求及技巧歸納成抽象的概念教育學生。因為這是不符合小學生認知能力的,這樣急于求成的習作教學往往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對習作失去興趣,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提高習作能力。那么小學語文正確的習作教學模式是什么呢?當然就是符合小學生認知能力及學習習慣的一種教學模式——模仿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要求在習作教學中讓學生進行簡單的仿句或者將零散的詞語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這樣的模式的優(yōu)點是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模仿學習的習慣,又使學生順利地進行一定的習作練習,從而積累詞匯量和習作經(jīng)驗。
綜上所述,綜合性學習是幫助小學高年級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教學策略,因此在實施綜合性學習教學時教師應(yīng)該結(jié)合實際教學情況,將綜合性學習融入閱讀教學、習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中。為了保證綜合性學習的實效性,教師首先應(yīng)該對教材進行較為深入的探析,挖掘其潛在價值,并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深化綜合性學習的實效。
參考文獻:
[1]陳麗紅.小學中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dǎo)刊,2008.
[2]汪鴻程.小學語文高年級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
[3]孫慶太.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