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
摘 要: 隨著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日益關注,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內容,初中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擔負著振興中華的重任。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對國內的發展比較深遠,十分重視思想品德的發展。當代思想品德仍舊是人們生活和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打造高效活躍的思想品德課堂,部分教育者提出了打造高效思品課堂,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看法,本文就對該方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 主觀能動性 高效課堂
思想品德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初中是形成價值觀、人生觀比較重要的時期,這個時候如果教師利用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和思想的引導,就會對其以后的生活和發展產生良好的影響。在注重學生發展的當代,很多家長對學生的學習更重視,雖然有些學校對思想品德課程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但是在一些學校,仍然存在應試教育、單一化教學、題海戰術等一系列不好的現象。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很多教育方面專家提出建議。下面就打造高效思品課堂,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進行了探討。
一、當代思想品德的教學現狀
(一)思想品德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
思想品德對于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僅有利于其良好品德的形成還有助于其完整人格的形成,對其以后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一些學校對思想品德教學不予充分的重視,部分教師認為思想品德課程是文科類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只要讓學生把該背的東西背會就可以,并沒有采用新穎的方式,吸引學生,這種課程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任何作用。
(二)對思想品德課程缺乏重視。
在講解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時,一些教師只是簡單地指導學生背誦相應的思想品德的重點知識,認為學生只要背過這個就可以在解題過程中靈活自如地運用。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只是單純依靠機械記憶,對于記憶的內容需要經常重復才能不被忘記,一些生只是在剛剛學完該部分知識的時候會背,事后做題用到的時候發現記憶是零碎的,可能可以想出來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但是需要用到的部分記憶會回憶不起來。
二、打造高效思品課堂,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具體方式
(一)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活躍課堂氛圍。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應該增加學生和老師、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進而打造活躍高效的課堂,幫助初中學生更好地學習思想品德。初中生剛剛進入校園,對學校規規矩矩的教學不大適應,在思想品德課堂上可以鼓勵學生對書本上或者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問,不要一直死死提高盯著課本,只聽老師講課。在聽的過程可以積極動腦思考,與老師時時互動交流,做到真正參與課堂,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參與程度,進而調動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教蘇教版初中思想品德的基本知識時,可以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講新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用游戲的教學方式進行理解,首先把學生分成幾個組,進而讓學生對新學的思想品德知識進行搶答,由教師出題,看哪個組的學生答對的題目較多。最后總結出學習思想品德知識記憶的技巧。這種學生自主參與學到的知識的獲取,更容易接受,同時對該部分知識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在推導過程中積極引導初中生參與課堂,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
(二)開展關于思想品德的課外文化活動。
在周末或者空余的時間,教師不要給學生布置太多課下作業,而是應該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到戶外感受思想品德帶來的快樂。不上課的時候,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自參觀具有古典建筑場所,引導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產生興趣,利用課余生活進一步打造高效課堂。
例如:在生活中教師可以舉辦角色互換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互換角色,學生作為老師,準備上課內容,教師在下面觀察學生教課的方式,發現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方式教學,使學生對學習的新知識更易接受和理解,從而激發其對思想品德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打造高效課堂。
(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代科技技術發展很快,不僅對經濟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于教學方面也是十分有利的。在很多學校都安裝了多媒體的投影儀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設備進行課堂教學。
例如:教學時,教師可以事先找一些有關這類優秀品質的視頻在上課之前給學生們看,讓其深刻感受到優秀思想的重要性,同時吸引學生,打造高效課堂。
綜上所得,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從本質上對思想品德的教學產生興趣,空余時間,能夠主動參加一些與思想品德相關的文化活動,在活動中提高思想素養,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改變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增加一些與學生互動交流的環節,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課下組織一些課外思想品德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習的能動性,打造高效有趣的思想品德課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打造高效思品課堂,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劉曉蓉.打造高效思品課堂,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J].理論經緯,2010(2):19-20.
[3]宋巧寧.打造高效思品課堂,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2).
[4]周金玲.優化課堂問題設計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