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波
摘 要: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幼兒得到許許多多的照顧。在這種被保護的環境下,許多幼兒變得越來越驕橫,他們對家長、朋友等產生依賴而失去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現象很普遍,面對這種緊急的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加強對幼兒的挫折教育,提高他們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結合當前幼兒教育的狀況,對學前教育中實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對策。
關鍵詞: 學前教育 挫折教育 重要性
21世紀的中國是一個集和平與快速發展于一身的中國,國內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經濟實力明顯提升,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準。在這樣一個經濟良好的背景下,結合國家實施計劃生育,每家每戶都有屬于自己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家長舍不得讓孩子吃苦,盡量滿足孩子的需要,幫助孩子解決一切難題,即使他們真的犯錯,也不舍得責罰孩子。多方面的嬌慣使學生變得越來越懶惰,不再對自己提出高要求,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誰能幫助解決而不是自己解決,這種懶惰逐步延伸至所有方面,包括學習、生活、為人處世。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為了國家的富強,我們必須重視孩子的學前教育,從小對學生實施挫折教育,讓學生成長為祖國的棟梁。既然學前教育如此重要,那么我們應當怎樣實施挫折教育呢?
一、鼓勵并引導學生獨立完成任務是教師首先需要做的事情
如今的孩子最主要的特點是懶惰,他們具有指揮人的能力但是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在家庭中他們已經養成指揮人的習慣。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溺愛,所以學生養成了指揮人的習慣,教師進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改變這種習慣,讓他們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總是尋求別人的幫助。筆者認為幼兒的年齡小,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還沒有完全樹立,這個時期是對他們進行挫折教育的最佳時期。我們可以播放一些經歷挫折然后成功的影視作品給幼兒觀看,讓幼兒在觀看這些真實故事的同時改變理念,認識到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人生的低谷,那時我們需要做的是自己爬出人生低谷,克服阻難自己的挫折,只有這樣才會體會到人生的快樂。
以筆者為例,筆者在教學的時候讓班上的學生隔壁借玩具,但是孩子猶豫了,他首先推脫讓別的學生去,在發現推脫不了的時候,才硬著頭皮走向隔壁班。在這個過程中,他幾次尋求筆者的幫助,但是筆者都不朝他看。最終還是隔壁班的教師看他在外面轉悠主動詢問他,然后玩具才被借回來,完成筆者的任務之后,他終于露出微笑,而筆者也當著全班的面表揚他。從這次借玩具可以看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太弱,教師應當創造機會給學生自主實踐,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不要給予幫助,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遇到挫折,提高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完成實踐之后,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讓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主動地解決問題。
二、教師自主構建挫折情景是必要的挫折教育手段
對幼兒來說,他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機會還是比較少的,為了增強學生面對挫折的勇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自主創設一些挫折情境,讓學生習慣挫折,不再對挫折產生畏懼。比如鍛煉學生參與勞動,讓學生參與知識競賽、體育比賽等,作為家長的寶貝,幼兒很少有機會參與勞動,教育者讓學生參與勞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且可以傳承中國的良好品德。至于參加知識競賽、體育比賽等,則可以磨煉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學會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就,從而增強他們對外界事物的適應能力,在比賽中享受競爭的快樂。對教育者來說,挫折情境的創設非常重要,幼兒心理還未成熟,教育者要衡量好挫折的程度,挫折不宜太高,不然不僅不會鍛煉學生的意志,反而會加深學生對挫折的恐懼。
三、樹立良好的榜樣是挫折教育的重中之重
幼兒就如同一張白紙,隨著歲月的流逝,這張白紙上會寫下越來越多的內容。對幼兒來說,教育者就是筆墨,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都會影響幼兒,從而影響他們寫在白紙上的內容。如果教育者不對自身提出高的要求,那么就很難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學生就很難形成正確的挫折觀。相反,教育者素質高,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學生就可以正確的面對挫折,提高他們自身的素質。比如幼兒在玩耍的時候摔倒了,無法面對挫折的學生的表現就是坐在地上哭,等待別人將他扶起來。顯然教育者不能這樣做,而是應該對安慰學生說:“沒事,跌倒了爬起來去醫務室,這點小傷不會影響我們。”這樣教育者就給學生樹立了好的面對挫折的榜樣,讓學生不再對挫折產生恐懼,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挫折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挫折,每一個人也應當學會面對挫折,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必須實施挫折教育培養他們,讓他們成為符合祖國發展需要的人才,不能讓幼兒失去面對挫折的勇氣,只有積極地采取措施去改變他們,未來的生活才會更美好。
參考文獻:
[1]胡琰.幼兒抗挫折能力影響因素及其培養策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1.
[2]左佳.淺談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抗挫折能力[J].江蘇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