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凡,周步新
(寧波市江東區教育局,浙江 寧波 315040)
課程地圖是一種課程教與學的可視化工具、以學生為中心的資源整合工具和課程管理的有效工具,還是課程體系與課程開發的有力工具。[1]一般課程地圖內容包含教育目標、學生核心能力、課程規劃及結構、升學就業等說明。[2]建置班主任培訓的課程地圖是班主任培訓課程建設的主要環節,是增進交流和溝通、提升區域班主任培訓品質、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十二五”培訓的基礎上,浙江省于2016年9月對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學分制管理。此次新規在更加注重分層分類的基礎上,以保證教師選擇權為核心,旨在建立更加符合規律、更具科學性和人性化的教師培訓管理機制,全面提高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3]這對我們的教師培訓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戰。江東區教育局在2014年就出臺了《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開始制訂五年一輪的班主任培訓計劃,納入全區教師培訓體系,由專人負責;實施班主任分層培訓,對名優班主任、初任班主任及廣大基層班主任,分別確定培訓目標、任務和內容,合理安排學時學分,提高不同層次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兩年來,我們就班主任專業化培訓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依托區域“三三制”培訓體系,構建區域培訓課程地圖,不僅順應需求,更引領班主任專業發展。
構建區域班主任專業化培訓課程地圖,首先要明確課程目標。班主任專業化培訓課程目標是班主任培訓的方向和培訓各個階段應達到的標準,不僅要體現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方向,還要促使班主任能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教育引導班主任培訓課程不斷走向深入。這便意味著,在班主任專業化背景下,我們不僅要明確班主任這一職能崗位要達到專業化所應具備的包括條件性知識、本體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的完備知識結構;還應了解班主任對培訓的主觀需求,即班主任個體在自身專業發展或履行崗位職能時感到的一些欠缺,這是班主任參與培訓的原動力。
培訓課程也是課程開發者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中介。建置班主任專業化培訓課程時,我們在順應班主任主觀需求的基礎上,更引導、促進班主任的自我教育專業發展。區域班主任專業化培訓課程的目標逐步清晰:以“學員本位”“業界所需”為出發點,以提升班主任專業素養和教育境界為核心,以有效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為方向,建構適合本區班主任專業發展及課程改革需求的培訓課程體系,探索立德樹人的教育新模式,培養一支師德優秀、專業過硬的班主任隊伍,發揮班主任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模范引領作用。
圍繞這樣的課程核心價值觀,我們確立了區域班主任專業化培訓課程的新任、初級、中級、高級四個層面各16學時的培訓。
2012年出臺的《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將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確定為教師專業的基本內容,這是確定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同時,我們還立足區域教育發展方向,在2014年10月對全區中小學班主任進行調研。該調研采用調查問卷與訪談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江東教育信息網上發布問卷,全區中小學班主任匿名完成答卷;第二階段,針對問卷,對部分班主任進行觀察、訪談,以輔證、充實網上問卷調查獲取的數據、信息。
1.專業道德逐步明晰
教師的專業道德主要包括學生觀、教育觀。班主任心目中一定要有學生,有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因此,我們主要從這兩方面考查中小學班主任的專業理念。
如調查對學生存在問題的分析情況以了解班主任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知曉及分析,由此班主任的學生觀可見一斑。數據顯示,江東區中小學班主任普遍認識到在基礎教育階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助于學生終身發展,針對90后、00后學生的特點,責任感、感恩心的培養也極為重要,同時也要注重家校合作,重視對學生家庭教育的引導。
在具體教育理念上,江東班主任認為當前開展班主任工作更需實現的轉變依次為:民主管理、方法多樣、教育觀念先進、教育內容拓展、活動新穎、知識更新。數據顯示,江東區中小學班主任能夠與時俱進,逐步認識到從事教育工作要尊重學生、以生為本,實施民主管理,注重工作方法、活動形式等的創新,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拓展德育內容。
2.專業能力須進一步提升
班主任專業能力一般可分為認知能力、管理與指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等。[4]調查顯示江東區中小學班主任認為要做好班主任須具備的重要能力參見圖1。

圖1 做好班主任須具備的重要能力
可見,江東區班主任對管理與指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學生心理輔導能力的提升更為需要,在情緒調控、指導家庭教育能力及親近學生上也比較關注。在與班主任的訪談交流中,也普遍反映出對班級管理、家校溝通、學生心理輔導等方面能力的更多訴求。這些數據同時也反映出當前班主任工作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教育方式單一,遇見新問題束手無策,心理輔導、有效溝通能力欠缺等問題,這為我們開發、構建班主任專業化培訓課程提供了依據,認真分析相關因素,探索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有效模式,努力培養一支專業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的中小學班主任教師隊伍。
有關印象較深的培訓內容這一選項的調查也佐證了江東區班主任對班主任專業能力提升的認識。調查顯示,江東區班主任更傾向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問題學生教育轉化策略的掌握及班級管理與文化建設能力的提升,而在德育課題研究及教育政策與法規的解讀上印象不深,教育科研意識需進一步增強。
這說明以往的培訓在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等方面給江東區班主任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較受歡迎也有一定成效,同時也呈現了以往培訓存在的不足和亟待改進之處,在引導中小學班主任提升專業能力的同時,重視教育政策與法規的學習、德育課題研究及自我職業的激勵,以教育方針、政策為導向,善于自我激勵,不斷克服職業倦怠、突破專業發展瓶頸,不斷成就專業自主發展。
3.專業認同、專業素養有待加強
教師的專業認同主要是指教師個人或群體在教育教學專業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對自己身為教師的理解與看法[5],它是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內源性動力。我們就江東區中小學班主任對自我角色的認同情況進行調查。調查顯示:81.25%的江東區班主任能夠服從學校安排,自覺接受學校安排擔任班主任,說明大多數班主任對自己身為班主任這一角色還是比較認同的,這有助于江東區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建設。然而,主動要求擔任班主任的不多,僅占5.42%,相比之下,不愿擔任班主任的(13.33%)比主動要求擔任班主任的要多,隨后的訪談與調查問卷的結果也是一致的。這一方面說明教育行政及有關培訓部門在組織班主任培訓、考核、評價等各項機制上應有所作為,以促進班主任增強專業認同感;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導江東區班主任對“我是誰”“我該怎么做”“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有新的認知、思考和行動。
在分析當前班主任存在危機感來源時,我們得知江東區班主任的認知情況(參見圖2)。圖2數據顯示,江東區班主任較多地看到了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工作的煩瑣、社會的干擾及家長的重視與支持程度,而對自身的不足如專業知識、工作方法及對學生情況的把握相對認識不夠,從而也說明江東區班主任對班主任這一崗位職責的自覺認知是存在欠缺的。這些也需要我們通過培訓引導班主任們更為全面地分析問題,明確班主任崗位的職責。

圖2 班主任危機感來源
基于以上調研分析,根據班主任專業化培訓目標要求,我們還注重班主任培訓的實踐性、針對性、研修性和有效性,努力體現班主任工作的專業特點,如:責任性、全面性、主業性、專業性、指導性、公平性、溝通性、常規性、藝術性、創新性等[6],采用“大視野、多模塊、小專題”的模式,以模塊課程設計形成培訓重點分解,每一模塊內容的培訓與培訓目標相匹配,凸顯班主任專業的核心素養,逐步形成區域中小學班主任專業化培訓教材。
課程地圖的設置并無標準的流程。我們借鑒國內外如西方、臺灣等地課程地圖研究的經驗,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幼兒教育本科專業的課程地圖(以圖表的形式),英國伯明翰醫學院Filmmaker Pro數據庫開發的電子課程地圖等形式[7],按以下步驟,螺旋上升,循環推進,有序實施規劃:
1.區教師培訓中心擬定計劃、探索實例供參考。
2.成立教育局、教師培訓中心、培訓質量監控三方平臺,借力華東師范大學等高校與區域教育合作發展框架協議,整合、溝通、協調、共贏。
3.明確促進班主任專業化培訓課程價值,構建三維培訓目標及核心素養。
4.調整與完善區域班主任培訓課程地圖,形成區域班主任專業化培訓教材。
5.設置課程學習路徑,融入浙江省教師培訓管理平臺系統。
6.建立調查、反饋、改善機制,不斷修訂、完善。
在盡量滿足不同發展階段班主任專業提升需求的基礎上,我們針對新任、初級、中級、高級四個階段不同層次班主任專業發展特點、要求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努力達成區域班主任隊伍建設目標。以五年為一個周期,使每一位班主任在每一個培訓周期中,至少接受一次區域班主任專業培訓。前一輪培訓為未來輪動培訓提供實踐樣本,積累豐富經驗。
培訓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題講座與實踐研習相結合、專家引領與自主研修相結合,采用分層發展、主體參與、借力引領等策略,允許不同層級不同發展階段的班主任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鼓勵班主任自選專題,進行前期的專業閱讀自學,自我實踐反思,自主提煉工作經驗,還借力西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優質教育資源,邀請全國著名優秀班主任、知名德育專家、接地氣的教科研專家進行現場即興的問題探討、互動交流、專業點評,喚醒主體意識,引領中小學班主任自主規劃,加強案例研究,提升反思能力,注重體驗拓展,提升專業素養。
1.理念引領:聘請資深德育專家、優秀班主任做專題講座,重在引導班主任學員經歷理論內化和教學行為轉化兩個過程。
2.參與體驗:依托區域專業發展學校基地及平臺項目,如通過生動活潑的團體互動、案例研討等活動,在情境中體驗,讓班主任學員感受學生活動如何有效開展,心理健康課如何有效進行。
3.專題研究:圍繞主題,通過開展個人德育小課題等研究,親歷教育科研的過程,嘗試問題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理論聯系實際,把經驗提升為案例研究、專題論文及研究報告等成果。
同時,還在制度上加以保障,如出臺一系列文件,從班主任地位提升、專業發展和待遇保障等方面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重點培養30名左右區級“班主任帶頭人”及“名班主任”,積極培養寧波市級名優班主任,充分發揮名優班主任的引領輻射作用。與此同時,還設立年度“班主任隊伍建設創新獎”,在績效工資和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向班主任傾斜,并加大對優秀班主任的獎勵力度[8],有關經驗、報道在全國、省市各媒體宣傳推廣。
從順應需求到引領區域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我們且行且思,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也引發新的思考:
1.如何將評價貫穿始終?建置班主任專業化培訓課程地圖的同時,應開展多元評價,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體作用,實施主體評價、個性評價與全員評價,并將培訓與班主任的業績考核、晉級評優結合,從而多元化引領班主任自主專業發展。
2.如何做到主體性、實踐性、發展性相促進?誠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發展是主動發展。如何引導班主任自主進行專業發展規劃,對班主任工作性質、角色定位進行再認識、再理解,不斷成就自主專業發展,這也是我們實施班主任專業化培訓時要進一步探索的。▲
參考文獻:
[1]董文娜,鞏建閩.課程地圖是什么[J].教育發展研究,2014(17):56-64.
[2]百度百科.課程地圖.[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JWLvYy1MQXj1fjtDM8jEPSXVFQH0IEKkCjAeR ?FzgiTQgI9Y6uKlpBhRVklvYY60GSRcYPAfuAGtkE-yf8464q.
[3]蔣亦豐.浙江: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實施學分制管理[N].中國教育報,2016-06-27(1).
[4]朱文學.班主任專業能力:目標與策略[J].人民教育,2011(12):28-30.
[5]李彥花.教師專業認同與教師專業成長[J].課程·教材·教法,2009(1):78-83.
[6]李季.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EB/OL].[2015-06-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ae1e2d0100eucc.html.
[7]柯曉玲.國外高校課程地圖探析[J].高教探索,2012(1):59-62.
[8]史望穎.寧波江東區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名優班主任享人才津貼[N].中國教育報,2014-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