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珍
摘 要:班級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加強班級管理,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對于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都有重要影響。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主要職責,將科學的管理模式與中學班級管理工作有機結合,有助于教育創新發展。本文以中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性探討為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班級管理;有效性;民主;自主
在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今天,班級管理的教育地位大大提高。中學班級管理如何高效落實,已經成為中學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關鍵問題。班級管理工作一直是教育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建立正確的班級管理理念,創新利用班級管理手段,才能促進中學生在班級中更加健康地成長,提高中學教育的整體質量。
一、落實民主管理,優化中學班級管理工作
在教育創新發展的今天,將民主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主旋律,突出中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的主體地位,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所謂民主管理,要求教師調動全體學生的管理積極性,以少數服從多數、個體服從集體的原則,制定班規修改班級制度,實施班級管理工作,有效評價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在中學班級管理工作中落實民主管理,就是要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建立自律的好習慣。中學班級管理工作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分內之事,也是學生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挑戰。每一位中學生都是班集體的構成者,是個人成長的主人。激發學生的管理主體作用,促進民主管理工作的實施,才能讓教師與學生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相互配合,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班主任應當建立明確的民主管理意識,使用正確方法。民主管理并不是放手讓學生自由成長,對學生不管不顧,更不能降低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在民主管理工作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建立高度的責任心與事業心,在學生自主管理的過程中發揮個人引導作用。讓學生了解成長的方向,并通過工作方法的改變促進班級管理質量的提高。要實現民主管理的最終目標,教師要增強個人民主意識,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透明度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了解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目標與方式。以學生監督代替班主任監督,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此同時,班主任要讓學生了解到,教師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領導者,但絕對不是任何事情的承擔者。明確師生分工,是促進民主管理的重要環節。教師不能過于死板地管理學生,也不能阻礙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凡是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在必要時提供指導。學生無力解決的問題,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方式,并鼓勵學生明確立場,從而讓師生嘗試解決實際問題。
二、加強目標管理,優化中學班級管理工作
目標管理是班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班級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高而言,目標管理具有特殊意義。班級管理目標的建立,能夠幫助中學生建立班級管理的意識,促進全體人員向同一個方向前進。在實施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中學生教育大綱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班級同學生的實際成長情況,將教學大綱所設置的教學目標具體化、量化,讓其成為學生班級學習與生活過程中的成長目標。
第一,班主任應當引導學生建立班級集體奮斗的目標。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班訓的建設幫助學生明確個人以及集體的發展方向,像“團結友愛,和諧互助”等。第二,要建立明確的班干部管理職責目標,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主要力量。讓每一位班干部都明確個人班級管理責任,建立明確的班級管理工作目標,有助于學生自主管理氛圍的形成。第三,建立學生干部考核目標,學生干部考核能夠給予班級干部工作的動力,激發他們的干勁,讓中學生產生更多創新的班級管理方法。第四,建立三好學生養成目標。班主任應當將三好學生的培養視為班級建設的重要部分,并引導學生為了成為三好學生而優化個人學習思想與學習方式,嚴格規范個人行為,成為好學文明之人。全面的班級管理目標,有助于學生學習動力的充足,更能為學生的個人成長指明方向,讓班級管理工作得以量化,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具體標準。班級管理目標的優化,不僅能夠細化班級管理的策略,還能讓中學生科學評判個人言行與社會是非,使學生在完善自我思維的前提下得以發展,使之成長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將目標管理視為中學班級管理的核心,讓學生在目標的引導下從我被管理向我要管理的方向發展,有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全面優化。
三、重視班規管理,優化中學班級管理工作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是一個集體,應當有自己的規矩。做好中學班級管理工作,教師要重視班規的打造。以班規要求中學生的言行,促進各類教育政策法規的落實,從學校與班級的具體情況出發,用班規讓學生了解哪些思想與行為值得提倡,哪些思想與行為不值得提倡。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施,與班規的制定和落實有著密切的聯系。
班規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班主任應當要求全體學生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以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將其作為班級最基本的規則。第二,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對于獲得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員的學生,教師應當在班級內給予獎勵,樹立榜樣。以班級獎勵制度的建立,給學生注入學習的動力,使學生愿意不斷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第三,要建立班級懲罰制度,對于違反中學生行為規范以及違反班規的學生,要給予必要的懲罰,告誡學生本人及其行為的負面影響,同時引導學生意識到正確的行為方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利用科學的方法實施中學班級管理工作時,教師要堅持民主管理,并重視班級管理目標的優化,以班規來約束學生的個人學習與生活行為。只有將民主管理、目標管理、班規管理三位一體,促進立體化班級管理模式的建立,才能讓班級管理工作更加輕松、愉快、高效,為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進步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何勇. 以人為本視角下的中學班級管理有效性探究[J]. 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7:8-9.
[2]徐捷,肖慶延. 中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現狀的調查研究[J].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4:171-175.
[3]鄭世海. 中學班級科學管理體制初探[J].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250-253.
(作者單位:拉薩市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