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鴿
【摘 要】在高中階段,教師們總是會教給學生各種各樣的應試技巧來應對高考,每一屆學生中總是會出現一些取得與平時成績不相符的高考成績,他們被稱為考試中的“黑馬”。其實這并不僅僅是運氣,而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關鍵詞】高中政治 客觀題 材料分析 哲學提綱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89
近兩年文綜高考改革變化相對較大,尤其是在分數變動上,大部分地區的文綜考試總分上升到了300分,這就意味著文綜的單科成績變成了一門一百分,這個分數完全可以將文綜的科目分散開來講了,但是考試時間卻沒有變動,所以,文綜還是被看成一個整體。一個分值最高的考試科目,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取得更好地成績就是學生奮斗三年一直探索的問題了,以下筆者就來分析一下政治學科的答題技巧。
一、客觀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答題速度和知識框架聯系
在文綜考試中,政治學科和歷史學科是最耗費時間的,地理學科比較偏向理科化,主觀題的解答一般也都比較簡練,所以,統籌綜合下來,政治、歷史學科主觀題最耗費時間,除了試題的分析時間,組織答案的時間是最考驗學生的一部分。文綜考試中主觀題一般是靈活采分的,有一定的變通性,但是客觀題的解答卻是固定的答案,而很多學生在客觀題部分會產生很大的差距,因為一個選擇題的分值就是四分,有的同學卻能產生好幾道題的差距。這對高考而言是很不利的,所以為了縮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教師應該時常根據高考內容的變動給學生傳授一些考試技巧。考試技巧的傳授是教師必須做的工作,但是筆者的建議是憑學生自主選擇能夠接受的,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不一樣,所以教師傳授考試技巧只是為了給一些迷茫的學生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關于客觀題的考試,對學生的要求是要確保答題速度和準確率,那學生在解題方面的技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有篩選的選擇。
(一)確保答題速度
政治客觀題雖然形式都是單選題,但是內容考查上有圖標題、序號題,這兩種形式的考查一般都是多選項,針對這種題目只要排除一個選項就能得到正確答案,但是這種題目的風險性往往比較大,一個序號判斷錯誤這道題目就會出錯。這時候,學生可以從字眼上去排除,比如說材料中給出關于經濟政策的內容,題目要求是“以下選項符合材料內容的是”,選項中有可能出現“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國的基本分配制度”,而正確的表達應該是“根本分配制度”,一個字的差別可能有很多學生粗心大意看不出來,就會導致這道題出錯。這種題目雖然是給出材料分析,讓學生根據材料選擇符合材料的原則,但是這種要求可能就導致學生把注意力放在材料分析上,而忽略了選項中的理論表達是否準確,所以,這是一種解題技巧,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運用,但是這種技巧的應用要注意時間問題,一定要快速地瀏覽選項中給出的理論表達是否準確。
(二)知識框架的聯系
這是承接上文提出的解題方法,學生需要對各個要點的知識進行熟練掌握,這樣才能瞬間發現選項中的理論表達是否準確,這是做客觀題最有效率的一種技巧,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哲學模塊,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聯系的,所以學生要對知識框架進行邏輯嚴密的整理,在知識框架上不能有疏漏之處。
二、主觀題的解答一定要注意材料加分析
政治試卷在主觀題的考查上一般是政治、經濟、文化和哲學都有涉及,而且每一模塊都是一個固定的大題,每一個小題都是獨立的模塊考查。根據近幾年的文綜高考內容形式來看,政治主觀題偶爾也會縮減一個大題,最常出現的就是把經濟模塊與政治模塊結合在一起,當然這種考查方式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一般這種結合形式的題目,材料來源都是當前社會上一些比較受人關注的時事熱點,而文綜卷子中經常出現的一些時事熱點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經濟方面圍繞經濟政策或者是對外經濟發展這兩點展開,而政治方面也是圍繞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議題或者是我國的外交事務展開。了解了這一考查特點之后,學生在備考時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著手點就可以放在以前做過的相同類型的題目的復習整理上。
關于主觀題的答案組織,雖然題目都是要求學生結合政治知識或者是經濟知識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但是學生在作答時一定要遵循“材料加分析”的模板,因為得出的結論肯定是從材料中的某句話或者是某個事例中得出的,但是在組織答案的時候如果不是材料加分析,就會顯得很沒有條理性。前文也提到過,主觀題在批閱上靈活性很大,如果學生的答案是材料加分析,但是答案中卻沒有提到的理論,閱卷人就可以根據學生給出的材料和理論進行分析,如果學生的答案有理有據,那就可以酌情給分。所以,主觀題的批閱是沒有明確的標準答案的,只要答案合理就可以酌情給分。
三、哲學模塊要注意分清模塊
高考中哲學部分是最容易得分的一個題目,哲學模塊的考查都會給出一個明確的要求,學生不用根據材料自己去分析用哪一部分的知識回答,題目中都會明確地寫到是用辯證唯物論還是用唯物論或是認識論進行作答。由此,在哲學模塊的解題上學生在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題目要求將某一模塊的要點寫上,無論是唯物論、辯證唯物法還是認識論,教材中都有小標題,而這些小標題往往也是每一小部分知識的概括總結,根據對哲學部分考題的研究,哲學模塊的答案基本上都沒有瑣碎的小知識點,普遍情況下都是非常簡練的一些大的知識點。
所以,學生在面對哲學模塊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是條理性,每一條答案的要點一定要注明材料來源;其次,答案的組織一定不能出現重復,有些同學為了湊字數,經常性的會先寫上一條大的知識點,然后再去用課本中的一些瑣碎的知識點去解釋這個大的要點,這種做法只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并不能多得分。高考閱卷形式都是根據要點采分,學生的答案中涉及到了要點就得分,其他的一些解釋性語言根本沒有分,所以在考試中要避免要點重復。另外,在考試中,如果學生覺得自己的答題速度太慢,那要注意在主觀題的解答上先以哲學模塊為先,只要看清楚哲學題目對考生的要求,遵循材料加分析的模板,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分數,這對解題速度較慢的同學來說是一種得分技巧。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學科的考試成績除了與考查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遷移能力有關,還與學生是否掌握了有效的應試技巧有關,拋開有效學習知識的角度,對于考試學生還是應該具備一定的應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