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拉姆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體現在讀、寫、品、情四個方面,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語文味”的作用有利于促使語文教育返璞歸真,綻放語文藝術教育之花,營造文化課堂,提升教育質量。本文將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經驗,希望能為語文教育提供借鑒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語文味”;經驗;教師;學生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主要是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四大要領讀、寫、品、情,所謂的讀是指有感情的精讀課文;寫是寫作,主要包括小練筆和作文;品是品讀課文;情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情感。本文將簡析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特點,從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增強課堂藝術效果和融合情感教學等三個方面來舉例探索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應用,并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思考。
一、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特點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集中四個方面,即讀、寫、品、情四個方面,其中,“讀”是“語文味”的基礎,要求教師應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寫”是寫作教學,包括簡單的小練筆和傾向于文學創作的作文習作;“品”是認真品讀文章,從中發現問題并思考問題;“情”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引導學生在精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情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應用
(一)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語文味”,教師首先應致力于為學生設置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帶動學生積極進入學習狀態,可以通過為教室墻壁張貼文化性標語,借助多媒體工具制作充滿文學色彩的課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等方式來營造語文學習環境。教師可以讓擅長書法和寫作的學生書寫標語,像“大樹伸開雙臂,舒展成一片涼爽的綠蔭;花兒綻放美麗的笑臉,芬芳一角小天地;語文給予我們一方自由飛翔的天空,讓我們快樂地學習知識”,這種勵志標語,然后讓喜歡美術的學生為這條標語繪畫漂亮的小插圖,并將標語粘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也可以定期更換新標語,打造創新語文課堂,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在解讀語文課程時,教師應該先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依據教材內容,為學生制作靈動的課件,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接著,教師需要融合“語文味”的四大元素,讓學生分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例如在講解完《荷花》這篇課文以后,為學生列舉寫作話題讓學生簡單描述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植物,像杜鵑花、竹子、桃花、二月蘭、菊花、松柏等。教師在指導學生品讀課文時應告訴學生至少要把課文讀三遍,第一遍是略讀,熟悉文章的大概內容,第二遍則需要精讀并找出問題,第三遍是品讀,即思考并解決問題。成功融合“語文味”的“情”因素,教師首先要教導學生細讀課文,從字里行間中認真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語文情感,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字感知能力。
(二)增強課堂藝術效果
教師要采用多種靈動的教學方法和多樣化教學模式來增強語文課堂的藝術效果,結合教學內容,運用情境教學模式、自學輔導模式、精講多練模式和活動教學法等開展語文教育。讓學生鑒賞美麗的畫面和靈動的文字,獨立思考問題,練習寫作,體會文章的主旨思想。例如在講解《燕子》這篇課文時,用滾動的課件讓學生鑒賞飛舞于花草樹木之間和停留在電線上的燕子,思考作者為什么在結尾說“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體會作者對燕子的感情,或者讓學生練習描寫關于燕子的詩歌和練筆,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三)融合情感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成功應用“語文味”,培養學生的語文情感和良好的語感,教師應融合情感教學法,運用有限的時間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嘗試寫自己的心得體會,感知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解析《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時,教師應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楊梅的喜愛之情,寫閱讀感想或者描述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思考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應用“語文味”有利于使語文教育更富有文化藝術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打造和諧、友善、創新的語文課堂,促使語文教育綻放藝術之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教師在利用“語文味”進行教學工作時,不僅要改善教學方法,努力挖掘“語文味”的因素,而且要幫助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做好教學反思,認真撰寫教案,充分發揮“語文味”的藝術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集中四個方面,即讀、寫、品、情,其中,“讀”是“語文味”的基礎,即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寫”是寫作教學;“品”品讀文章;“情”主要是指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文情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巧妙應用“語文味”,教師應該為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增強課堂藝術效果,融合情感教學,做好教學反思和總結,從而促進語文教育返璞歸真,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永祥.新課程呼喚理性與真實的語文課堂——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若干浮躁現象的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2(16)
[2]甘國安.快樂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
[3]郭鳴鳳.文本細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效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3(1)
[4]李榮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海南省國興中學,2015(21)
(作者單位:西藏昌都市江達縣青泥洞鄉熱擁教學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