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俊
【摘 要】小學體育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有的體育老師本身不是很重視這門學科的教學,就更談不上去探究如何上好體育課的藝術了。
【關鍵詞】小學體育 教學藝術 解決辦法 游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29
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我們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盡力上好小學體育課,作為一門學科,體育教學也有自己的一些教學藝術,如何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藝術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注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的解決辦法
在各科教學中,都存在著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同時,也就存在在如何突破這些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小學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在具體的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有這樣的感悟,我們已經將各技術動作講解得非常詳細,示范也非常到位,但是總會有許多學生理論掌握不牢固,動作不規范不正確,這些就是教學重難點。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優化教師的教,提高體育教育教學效果。在傳統教學中,板書很難集中而科學地展現體育學科特點。
體育學科極具實踐性,是一門訓練學科,包含著許多的動作要領,只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將所掌握的技術要領靈活而自如地運用于自己的動作中,讓學生標準而流利地完成各個動作,在訓練中得到體質的增強、心理的放松,享受體育訓練活動所帶來的身心的愉悅與輕松,享受體育所帶來的樂趣,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使體育鍛煉成為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一部分。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生動直觀地展現動作的全過程,這樣的教學更具直觀性、形象性、動態性與過程性。如對于一個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我們可以用多媒體來向學生直觀展現,讓學生對整個動作有一個初步整體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再利用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如定格、重復、慢放等將這個動作分解成若干小動作,逐一進行講解,各個擊破,這樣更利于學生的精準掌握,同時學生能夠真正將技術與動作聯系起來,使整個動作不斷浮現于學生的腦海,從而有效地突破重點個和點,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與掌握。
二、將教學與社會接軌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我們還應該把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小學生能夠意識到原來體育也可以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現在的信息化時代,人類獲取信息的種類更多,更新的周期更短,這一點也要充分地體現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學要真正地面向生活,走向社會,要將教學與外界連接起來,與社會接軌。盡管教材與新課改同步,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實特點,但具有一般性與相對的滯后性,我們可以用多媒體來彌補教材的不足,創造性地運用教材。
我們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小學各階段的教學有一個整體的規劃,根據學生的特點與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科學合理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增刪與調整,借助互聯網強大的資源優勢,整合多種資源,為學生展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信息,讓學生身在教室就可以接觸到更多的體育賽事、運動活動等。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國際比賽、錦標賽等,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又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體育知識面,這樣更利于學生深層次了解體育文化,真正愛上體育活動,養成自我鍛煉的良好習慣,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三、注重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教學進度開展一些游戲教學。在體育游戲中,游戲規則規定了游戲的方式和方法。小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在游戲過程中總喜愛創造性地發揮,充分利用游戲規則的一些漏洞,將手腦并用,綜合運用各種技能和經驗達到勝利的目的。在游戲中不僅頭腦得到鍛煉,手腳的協調性也能夠得到相應的訓練。如在花式跳繩中,需要充分協調好繩的搖擺速度和自身的起跳時間,還要在搖繩的過程中把握手的擺動方向,這樣才能夠完整地完成一套漂亮的花式跳繩動作。
在進行游戲教學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根據小學各年級之間的學生們年齡上存在的差異,在進行體育游戲設計時要制定不同的游戲方案和策略。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可以利用開導式的體育游戲,此階段體育游戲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們樹立一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使學生們認識體育并逐漸喜歡上體育。而對于年齡在中等位置的小學生來說,適當地增加一些體育運動項目來說更為合適一些,此年齡的小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已經有了一個大體上的認知,并且掌握了一定的體育運動技能,所以在設計游戲時要在游戲中適當地增加一些體育活動,使學生們在游戲中更加扎實地掌握體育技能并且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最后,對于年齡較大的小學生可以進行啟發式的體育游戲,在設計游戲時注重聯想、培養學生們探索發現的精神,可以使學生們在游戲的過程中探尋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并在不斷的體育鍛煉中養成健康的體魄。體育游戲的設計要區分好學生的年齡層次,以便做到有目的性和有針對性的設計,使體育游戲能夠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
四、注重合作、競爭和互動教學
在當代社會,合作與競爭是一種常態,也是一個現代人必背的學習和工作的一種素質;同時,合作與競爭是體育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時期,合作精神與競爭精神需要從小培養,改變傳統教學中所有學生獨立完成教學任務的模式,通過分組競爭形勢讓學生產生團隊合作意識,形成利益共同體。而小組間競爭則需要依靠組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在群策群力下通過協作達到勝利目標。例如可在室外開展“搶帽子”游戲,達到配合與競爭效果。小學生同樣具有自尊心與榮譽感,對勝利的追求會讓其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內容中,盡最大努力讓自己所在小組取得勝利。
在合作與競爭教學模式下,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得以增強,這一點對于目前大多數學生都為獨生子女作用力較強,能夠將團隊協作的體育精神深入人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課堂不能夠只是學生自己活動,教師也應設法融入到學生群體中,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體育教師的教學內容設定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學生需求、意愿的基礎之上,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把握好互動,利用與學生的共鳴達到提升課堂效率的效果。
小學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身心健康,鍛煉學生各種能力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切實擔負起自己的教學使命,使體育學科發揮其應有的育人功能,這就需要我們不斷探索體育教學的藝術,使學生在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中受益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