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嚴肅活潑的教學過程。如何更好地上好數學課是一門值得研究的課題。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學民主精神,這當然必須重視來自學生的評價,而在教學中則應與時俱進,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當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啟發學生觀察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辛勤的耕耘才會有豐碩的果實,小學數學教學任重道遠,作為一名數學老師理當勤勤懇懇,須臾不可懈怠。
關鍵詞:小組學習;小學數學教學;多媒體教學;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已不僅僅是通過教課教授來灌輸知識,而更應該是通過自足探究、小組合作、共同討論等形式來解決問題,習得知識。因此,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形式開始進入課堂。而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們發現,小組學習的確存在著與傳統方法相比更明顯的優勢。“只有把握住方向,才能勇往直前,了解了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任務和新要求,我們要盡快調整好角色,善于和及時轉變觀念,確立新的課程理念并貫穿到教學中去,讓我們共同走進新理念下的數學課堂。”[1]
一、課堂教學體現教學民主精神
讓學生意識到并強化自己是課堂活動的主體這一理念。給予學生更多交換思路、思維碰撞、互相發現問題的寶貴機會,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思考和討論的時間,把以前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吸收,也更能意識到自己思維的不足之處。小組合作學習確實有它的優勢,但也給老師帶來了管理上面的問題。小學生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大理規范和引導,小學生還沒有形成合作的意識和到位的能力。如果教師不及時提醒和指導討論內容,推進討論進度,很容易出現表面看起來熱鬧,但卻有濫竽充數說閑話、嬉鬧的情況。或者是老師一聲令下,學生為了應付討論而生硬拼湊想法,這樣也是不健康的合作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對教材內容進行傳授,而忽視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師生關系在很長時期內都是一個顯著的問題。在教學模式經過不斷地變化之后,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生的發展。”[2] 現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及其經典案例為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創造了更大的交流空間,給枯燥死板的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不僅使教師對學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創造相互尊重的狀態,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有利于教師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師應重視來自學生的評價
信息的反饋不僅僅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而更重要的部分是教師傾聽來自學生的聲音。對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通常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階段學習成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有信心超越自己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對前一階段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對數學情感態度的變化;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成績和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自身的轉變與成長。
學生的反饋是指對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和對教師的評價。需要注意的是,對課堂上信息要及時評價,號召學生積極參加課堂評價活動,要允許學生發表不同意見,對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提出建議。對一些在數學學習中感到吃力的學生,教師要通過課堂練習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知識漏洞,適時給予指導和鼓勵,耐心地幫助學生指出問題。而對于學生指出的不足之處,教師也應該主動尋求積極地改正措施,不斷完善自己,摸索更科學的教學方法,轉變自己的教學態度,努力使自己更專業、更契合學生的特點,使自己更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
三、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
正如《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的那樣:“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其他科學與技術的基礎,是人人必須具備的素養”。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不斷進入我們的教學日常。便利的教學模型與器材、網絡及全方位多媒體、數字化電教室等都為數學教學活動提供了全新且便利的條件。個別人甚至產生這種偏激的看法:在現在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現代化手段就是一節低品位的課,其實不然,數學課也是有自己獨特的精神和文化,如果忽視了傳統的教學基本功訓練,課堂教學不能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就像鳥兒不知如何使用自己的翅膀。
在實際應用中,小學數學教師嚴格遵守課件設計的原則,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活力,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對于當下的數學教師來說,學會運用現代化手段來強化教學雖說是很必要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和特點,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把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有效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思維火花,真正發揮多媒體課堂的教學效果。”[3]不妨根據小學生好奇心重的心理特點,結合課本基本要求,運用視頻、動畫、PPT等來呈現展示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多媒體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從不同方面對學生造成知識刺激,延長實際教學中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增強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系,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任重道遠,苦樂參半。小學數學課必須是一種嚴肅而又活潑的師生雙邊互動教學活動。“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我們教師就必須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日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后反思,在實踐后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4]
參考文獻:
[1]孫淑霞. 淺談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點滴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4(3).
[2]賴學亮.淺談小學數學對話式教學[J]. 求知導刊,2016(1).
[3]付紅梅.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多媒體課件的運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
[4]楊曦.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J]. 學周刊. 2013(26).
作者簡介:
孫銳(1979— ),女,漢族,籍貫四川西昌,小學數學高級教師,現執教于西昌市洛古波鄉中心小學。
(作者單位:四川省西昌市洛古波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