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良好的心理狀態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則反。目前在很多教師的身上都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男士圖分析教師出現心理障礙的表現情況以及教師形成心理障礙的一些因素,來探討教師和管理部門應該從哪些方面做出相應的預防對策。
關鍵詞:教師群體;心理障礙;影響因素;預防對策;思考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非常具有影響力的人,他們直接或間接的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他們的思維方式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他們的樂觀心態影響著學生生活中處理事件的方式方法,他們的健全人格影響的學生人格的形成。一個能用自己真誠的語言、樂觀的心態、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來營造良好教學環境的教師,能使學生倍感親切。生活學習中的細小溫暖和感動都能使悲觀的學生變得更加的樂觀與快樂,讓在挫折中掙扎的學生重拾信心,讓在思想和行為上較為懶惰的學生看到他人的勤奮與刻苦。
可見教師的心理環境指引著教師的行為,教師的心理和行為有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但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我們看到在某些教師的心理方面出現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不僅影響自身成就感的感受,影響的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教師心理上來進行歸納總結可以發現,其心理障礙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缺乏寬廣的胸懷,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矣,是指為師的實在某些教育領域有特長的人,他能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將這些已學的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但是并不是說教師在任何一個過程當中都不會犯錯。所以當教師內容相應批評的時候,應該展現的是作為教育者的應有的寬廣胸懷。可是在實際的表現當中,部分教師對批評十分敏感,尤其是一些來自于學生家長的批評性意見,更表現得無可忍受,從另一程度來講這就是作為教師心胸狹窄的表現。
其次,焦慮的心態,焦慮是一種復雜的情緒反應,有緊張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這種情緒反映,有可能是在某些人遭受挫折的時候表現出來,有可能根本沒有任何人顯的誘因當事人就引發焦慮的情緒。這心理障礙在高校當中的年輕教師身上表現的特別明顯。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比如自認為懷才不遇,缺少機會,簡單的工作等于在浪費生命,等等。部分教師就產生了焦慮的情緒,在這種情緒的支配下就會出現一些不利于教學工作開展的行為。不僅影響實際的教學工作,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第三,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對學生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影響。一些教師在性格方面較為孤僻,為人處事方面也表現得不夠灑脫。在與同事的相處當中表現得并非灑脫自由落落大方,而是表現得十分小氣,甚至斤斤計較。不能夠正確看待同事當中的優秀分子,經常在單位中對他人進行刻意貶低。與學生的交往也是缺乏正確的方式方法,甚至唯利是圖,缺乏了作為知識分子應該有的涵養。
除以上的心理障礙表現以外,在某些教師身上還表現出偏執、自卑、充滿敵意、抑郁、自大等明顯的問題。那究竟形成這些障礙的原因是什么呢?筆者覺得這些原因應該是來自各方面的。
首先超負荷的工作量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壓力,巨大的工作壓力是造成教師心理的最主要原因。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加大了各方面的交流,與其他國家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碰撞讓我們意識到自身教育方面存在的某些問題。于是從國家層面開始著手我國的教育改革。這對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們在這種變換著的教育形式下普遍會產生危機感和緊迫感。
當今社會的就業壓力巨大,崗位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不管是社會也好還是家長也好對教師這一角色的要求不斷增多而且越來越高,尤其是一些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對教師們提出的要求更近乎于苛刻。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的壓力,教師們需要為此付出數倍的努力,時尚會感到一種無力感,無奈感受之后就會產生焦慮與困惑。
教師心理正在產生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來自于收入。根據我國的教師收入來看雖然是比較穩定但是教師收入都偏低。比起級別相同的公務員來講有較大的差距。這樣的現象這是很多教師從內心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對于在校的年輕教師而言這種現象表現的更加明顯,年輕教師由于職稱不高,從事教學的年限尚短,在學校本身就偏低的收入當中更是處于底層,這個年輕教師的心理障礙形成造成很大影響。
第三方面的原因是教師缺乏一個與外界更多交流與溝通的機會。目前很多學校的教學環境都相對封閉,盡管有一些與外校交流的機會,但是僧多粥少,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與外界交流的機會。這就導致實際的教學工作成為了一種作為孤獨的專業性工作。
面對這些心里障礙教師需要配合學校相關部門的工努力的克服與預防。從學校層面進行定期的心里健康教育,在教育當中指導教師掌握自我調節的一些技能,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如心理暗示法、宣泄法、自得其樂法、轉移注意力法,等等。調試自身超負荷的心里負擔。采取一些非常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為。
教師自身方面也要主動的去調節心理狀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促進健康和諧的心理狀態,所以教師需要做的是在單位和家庭中都搞好人際關系。要求自身多學習多讀書,除了學習必要的業務就是以外,還要學習其他各方面的知識。此外,教師培養自身廣泛的愛好,廣泛的愛好不僅可以增添生活的情趣,還能夠適當緩解心里壓力。
參考文獻:
[1]高漢運,張建中,吳良益.論教師心理障礙對教育效果的影響[J].教育探索,2002(2)92-93.
[2]肖少北,張文香.論教師的心理品質及其對學生的影響[J].教學與管理,2011(10)87-89.
[3]丁洋.淺析教師素質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J].現代交際, 2015(8):155-155.
[4]肖少北,張文香.論教師心理品質及其對學生的影響[J].教學與管理,2011(9)20-23.
作者簡介:
李洵(1986.6—),女,籍貫:四川遂寧,職稱:初級職稱,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美學。
(作者單位: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