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義蘭
【摘 要】創建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必然要求,這對中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本文從中學語文教學的角度,探討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的重要性及其影響因素,并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中學語文 課堂氣氛 重要性 影響因素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164
語文是中學生的基礎課,但由于語文自身的特點和習得規律往往不受重視,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論是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還是分析鑒賞能力,都建立在學生廣泛的閱讀基礎之上。語文成績與學生的閱讀量密不可分,短期的考前突擊或臨陣磨槍對成績的提高作用不大,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語文學習不夠重視,語文課上積極性不高,學習興趣不足。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中學語文教師在學習課文時,大都強加給學生很多必背內容,甚至連閱讀賞析或寫作都教給學生模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體會到語文的美,還產生抵觸情緒。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中學語文教師必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來吸引學生,其中最重要的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是語文學習的主陣地,課堂中融洽的氣氛,可以促進中學語文教學不斷得到發展。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創建良好課堂氣氛的重要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為了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歡樂、融洽的課堂氣氛,良好的課堂氣氛對教師、學生和教學都有重要意義。
(一)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注度
語文課堂上,學生往往興趣缺乏,課堂積極性不高,專注力低下,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不高。學生認為學習語文更多的是死記硬背,有的學生甚至產生的厭學情緒,然而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讓課堂變的活躍、有活力,有利于學生放松思想,在課堂中積極參與,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如:計算機、應用軟件等各種多媒體技術,尤其是在課程導入時,一定要突破講授時的引入,創新思維,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吸引學生的注意。
(二)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教師的創造能力
好的教師絕不會照本宣科,而是跟著學生的思路走,同樣的課程,不同的學生,優秀教師可能采用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是一門技術,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是教師首要考慮的問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反饋改變自己原本的教學設計,以期達到預期的效果。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學生要積極配合教師,對教師提出的疑問積極思考,勇于向教師質疑和與教師進行平等愉快的溝通。當教師組織小組討論時,學生之間相處融洽,積極合作,盡最大努力完成教師的任務,在這種環境中,教師也能放松心情,調動所學知識,更加投入地教學。這種積極的環境往往會讓教師產生很多利于教學的新想法。
(三)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內容的講授,學生的習得,都依賴于一定的課堂氣氛,教育者、學習者、教育內容和手段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產生教學中的三個基本矛盾。其中學習者和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學的目標,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減少學習者對枯燥、艱澀的學習內容的抵觸情緒,有利于對矛盾的轉化。此外,融洽的課堂氣氛意味著教師和學生民主、平等的關系。這些都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課堂上,教師傾盡全力,學生全神貫注,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良好課堂氣氛的影響要素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認知水平,還取決于一定的教學環境,教學環境既包括學校、教室等看得見的環境,也包括課堂氣氛等看不見的環境。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校的硬件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教學中的精神環境卻參差不齊,尤其是語文課堂氣氛有待提高,所謂課堂氣氛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體驗。在積極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尊重、仰慕自己的老師,老師信任自己的學生,雖然學生和教師在知識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他們在課堂上都是平等的自然人,教師要做的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而不是采取高壓政策。課堂氣氛內容廣泛,其中主要的影響要素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嫻熟的語言駕馭能力和獨特的個人魅力
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掌舵人,教師的語言駕馭能力和個人魅力對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重要,同樣的內容有的教師講來生動有趣,有的則枯燥無味,讓人昏昏欲睡。同樣是講述某一作者的生平和某首詩的寫作背景,有的教師直接按照教參讀給學生,有的則從有意思的小故事入手,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在講課時,不能和平時說話一樣,平白無味,應該掌握一定的演講技巧,語調抑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有明顯的情感變化,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也會積極投入。教師還應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針對某一爭議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乎給學生講解時,旁征博引,講理論知識時,一定要列舉大量與學生息息相關的例子。
(二)學生的學習態度
創建良好的課堂氣氛還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應明確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權。課前,通過適當引導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預習,上課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可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只有學生自身的參與程度提高了,才能營造積極的課堂氣氛。
(三)教學內容的手段和形式
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清晰的教學內容是課堂氣氛的重要影響因素。教師要通過整合教學內容,編排學習順序,增強教學的邏輯性,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吸引力。
三、中學語文教學中創建良好課堂氣氛的措施
基于課堂氣氛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和影響因素,作為中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采取必要的措施創建良好的課堂氣氛。首先,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個性特點,與學生友好相處,和諧師生關系。其次,教師要應用各種現代科技,通過情景教學法讓語文課堂走入生活,貼近自然。最后,創新性課堂和自主性課堂的創建也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營造和諧、輕松合理、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對于中學語文教學意義深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水平的限制,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任重道遠,因此教師要從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出發,提高個人對課堂的駕馭能力,并對學生積極引導,提高課堂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