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菊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學內容,作為基礎學科教學,語文對于學生整體學習能力和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在新課改中,小學語文受到高度重視,其教學方法也不斷改進,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教師進行改善。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與玩 讀寫結合 合作學習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15
小學語文內容比較多,既包括閱讀、寫作,還要求在這個階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語文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逐步穩定下來,對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但是,小學語文一直以來在教學方法上落于俗套,在教育改革的形勢下雖然出現新的教學方法,但是很多學校和教師缺乏合適的教學參考和教學示范,對于一些教學方法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在開展的過程中難免存在誤區,導致一些教學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并沒有改變當前小學語文教育封閉壓抑的教學弊端。以下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總結,針對幾種改良的教學方法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其他教師有些許的借鑒作用。
首先,堅持學與玩的結合,以此豐富課堂內容,營造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不少教師會發現,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經常會走神,這主要是因為學生這個時期還沒有穩定的學習習慣,學習目標性也不是很強,另外他們又比較愛玩,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于這個特點開展學與玩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參與率。
第一,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和教學設計。學與玩的結合是比較難于把握的教學方法,不少教師由于對于小學語文課堂不能很好地收放,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語文教學活動上,反而使其整體關注的轉移,降低學習效果。例如,每一節課都要根據學習內容與不同的玩的項目結合起來,有些課程是不需要玩的參與的等等,這需要教師提前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把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二,在玩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只有享有充分的自由和空間,才能積極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主動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語言和文字的感悟體驗。但是,不少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片面強調教學進度和效果,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亦步亦趨,導致孩子從一開始就受到壓抑,不利于主體語言感受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該為孩子們提供一定的空間,允許他們自由思考、聯想,語文本身就和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在學與玩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的建立,這是開展好該教學方法的重要條件。
第三,玩是以學為最終目標的,因此需要教師在其中做好引導作用,教師自身要轉變角色,幫助學生解決學與玩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其次,要實現讀寫結合。很多小學教師因為在課堂上學生容易說話、做小動作,所以上課都以自己講為主,學生被動學習,一節課下來,學生自主朗讀和寫的時間很少,都是在課下寫作業,這種學習方式根本無法真正建立起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來。而與此同時,讀和寫是提升學生語文感受力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應該積極開展讀寫活動,讓學生在課上讀,在課下也喜歡讀,在課上寫,在課下也喜歡寫,把讀和寫作為一種樂趣來對待。
第一,教師上課的時候多鼓勵學生有感情朗讀,教師自身不僅要做好示范作用,還要提升自己的語文專業素養,通過自身繪聲繪色的朗讀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另外,學生對于教師的評價是極為在乎的,因此教師在學生朗讀完之后一定要以表揚為主,幫助小孩子建立自信心,這樣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喜歡上讀書。
第二,教師要多讓學生去寫,無論內容多少,每天都要堅持寫日記,并且經常分享一些優秀的日記來和大家分享,這樣可以鼓勵學生喜歡上寫作,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只有在作文課上才寫作。
第三,讀寫結合還需要教師讓學生在默寫的時候在心中讀出來,這樣既能集中注意力,又能加快學習效率,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積極的思維習慣,把語文的語言符號特征和書面語功能結合起來??傊?,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既要關注學生朗讀的能力,又要培養其好的寫作習慣。
再者,合作學習是小學階段開展語文教學的必然教學方法。合作是我們從小就應該進行學習的能力,也是我們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還沒有典型的教學示范,導致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的不是很順利。例如,有的教師發現,合作學習并沒有提高課堂效率,反而導致課堂混亂;沒有促進學生的交流溝通,反而出現了不少矛盾。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理解不夠深入,在合作開展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幾個關鍵性問題。
第一,教師要注意分組是否合理。合作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對學生進行分組,但是大部分老師都是以前后位或者同位為一個小組,導致小組成員在興趣愛好、意志情感等多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并不能真正實現小組的優化,也就降低了合作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依據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來對學生進行有機的分組。
第二,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和監督者,要和學生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和諧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解答疑難問題,而不是作為旁觀者,只是維持紀律。
第三,合作學習的內容如何來界定,我認為教師應該選擇一些有創新性的比較獨特的題目留給學生進行思考,有些問題很簡單,學生自主就能解答,教師就不能采取合作學習。
最后,教師要適時開展實踐教學。語文教學中必須也有實踐,語文和孩子們的生活離不開,在小學階段,語文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道德問題,教給孩子如何發現美、感受美。如教師可以在春季帶領孩子們到外面郊游,在和大自然接觸的過程中感受課本中對春天的描述,并且在結束之后讓學生及時記錄下有趣的事情或者自己的見聞,從而也訓練語言組織能力?;蛘呓M織學生到附近敬老院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為老人準備節目,詩歌朗誦等等,借助于這種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體驗課本學到的東西。通過實踐讓孩子們把學到的內容重新調動回憶建構,最后自覺有意識得進行內化,增強對語文的感受力。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以孩子們的需求和階段特征為導向,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成果為目標,幫助學生營造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而這也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發現各個教學方法之間的關聯性,從而實現融會貫通,共同為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