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完成課前自主預習已成為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部分,而如何實現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是大家一直在深思的話題。預習對于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論述了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前預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前預習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17
隨著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自主學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完成課前的自主預習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來說,課前自主預習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覺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
小學高年級階段一般是指小學的五、六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即將面臨小升初,所以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方法都要有一個相應的提升,為小升初打好基礎。而完成自主預習正好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預習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學習教材、理解教材的過程,也是一個以個人為中心的學習過程。課前預習完成得好,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良好習慣,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有效地預習策略,這對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意識,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這都是語文自主學習的一部分。自主預習是說學生要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通過閱讀相關的課文及材料,初步有一個自己的見解,自我掌握學習的重點,標出學習難點所在,然后等到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根據自己的預習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如果學生沒有提前進行預習,等到教師上課的時候只是跟著教師的思維走,很難有自己的想法,很難消化全部的知識。而預習后再根據教師的解釋,對于知識的掌握就會事半功倍,記憶也會加強。
例如,教師在講解《成語故事》這一課時,如果學生通過預習對成語故事的來源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哪些是神話傳說,哪些是寓言,哪些是歷史事件,那么教師在進行分類的時候自己就不會覺得那么突兀,會理解教師為什么進行這樣的劃分。所以說,課前預習是語文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環,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自主預習的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來才能夠更好地探索未知的新領域、新知識,為自己的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呢?我們根據目前新課改的教學實際,總結出以下幾種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有效性的措施。
一、調動學生自主進行課前預習的興趣與欲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把課前預習真正落實到實處,就要調動起學生自主進行預習的興趣,把預習當作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來看待,只有這樣,讓預習成為一種興趣,成為帶動自己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才能逐步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應該注意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點,引發他們對語文本身的喜愛,進而把他們帶入一種熱愛學習的狀態。
首先,要幫助學生認識到預習的好處。可以組織那些愛好提前預習并且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一次座談,談一談自己的切身體會;可以組織一次“預習有什么好處”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們暢所欲言,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可以利用班級的黑板報宣傳預習的好處,讓同學們意識到預習的功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展開。
其次,讓學生們體驗到預習的好處。在學生們認識到預習的好處以后,把預習付諸實踐的時候,要及時讓學生們體驗到預習的成就感。可以建立一種獎勵機制,獎勵那些預習做得好的同學,定期進行評選,讓學生們真正體驗到預習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預習之中。
最后,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要適量、要因人而異。教師要保證學生都能完成預習任務,同時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不同,分配不同的預習任務。對于成績一般的學生,只要他們熟讀課文,找出生字詞并且理解這些生字詞的意思即可;對于成績好的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可以自主就課文進行提問,看看自己能理解到什么程度。這樣分層布置任務,可以提高學生的預習積極性,保證他們都有所收獲。
二、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預習方法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字詞、閱讀、作文,所以在語文預習的過程中,要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提高語文的預習效率。
首先,要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詞并且對這些生字詞有初步的了解。熟讀課文后要能明白課文講了什么內容,是敘事還是寫景,大體能復述課文,還要對作者有一個初步了解,為下一步理解課文做準備。其次,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要對課文進行段落的劃分,總結歸納出段落大意,然后找出每一部分的關鍵詞、關鍵語句,重點詞語也要勾畫出來,并在其旁邊進行簡單的批注。這樣當老師進行講解時就可以對比自己的預習成果,從而達到更好地學習效果。最后,要帶著問題重新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寫作意圖是什么;理解關鍵語句的思想在文章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自己對這篇文章有何感想等等。例如,在預習《在大海中永生》這篇課文時,是誰在大海中永生?為什么說鄧小平爺爺在大海中永生?學了課文你想對鄧爺爺說些什么?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并且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三、對預習效果進行及時的檢查
在學生完成預習內容之后,一定渴望教師對自己的預習成果有一個評價,因此教師要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成果。只有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成果進行了檢查并且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學生的預習熱情才會持續,才會有更大的精力投入下一段的預習之中。首先,教師要及時檢查學生們的預習效果,把握他們預習的總方向,對于在預習中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于預習不是那么認真的學生給予提醒,與他們溝通交流,對于預習情況有所進步的學生更要表揚。其次,教師要適時地抽查學生的課本與筆記,了解他們預習情況的同時還能收集他們的預習問題,結合自己授課的方案進行及時的調整,從而在上課時有所兼顧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樣就可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保證課堂教學高速有效的進行。
以上就是我根據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來的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有效性的措施。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的有效性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就能有所保障,教學效果也會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