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萍
【摘 要】地理是一門區域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尤其是高中地理,其知識點散亂、不易掌握,此時就可以利用微課來解決這一難題。本文就微課的特征以及微課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微課 高中地理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18
地理包括了多個領域的知識,所以,要想學好這門學科是有點難度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實屬不易,在此背景下,相關的研究者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便提高課堂的效率。此時,“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開始涌入高中地理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還提高了高中地理課堂的效率。微課雖然剛剛起步,但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改變,這種借助于現代數字化技術的課堂教學形式不僅改變了傳統課堂的粉筆加黑板教學模式,還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且增加了學生對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體現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使學生通過自主化學習,主動掌握地理知識。
一、高中地理微課中的特性
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其特性是內容少、時間短、使用方便、交互性強、資源容量較小等。微課的時間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1分鐘至5分鐘不等,高中地理微課除了這些基本特性之外,它還有一些獨特的特性。
1.綜合性。高中地理微課在準備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緊密聯系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把多學科的知識融合到一起,確定明確的主題,盡可能全地把教材中的知識切入微課中,讓學生充分學習與了解。
2.趣味性。多媒體在高中的地理微課中運用得相當豐富,通過文字、圖片、動畫、歌曲、視頻等形式將大量的地理知識傳播給學生,既能讓學生學到專業的高中地理知識,又能增強學習的趣味性。
3.生活性。地理知識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還要與生活充分結合,要把地理知識跟學生平時生活中的實際地理現象相配合,讓學生把學習和實踐真正融合到一起。例如,在設計某些變化類的微課時,可以把多年前的地理現象和當下的實際情況用視頻或圖文的形式擺到一起作對比,讓學生在變化中領會到課程的精髓。
二、借助“微課”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的成敗往往會影響整堂課的效率。當老師要講解新課的時候,可以在課堂引入與新課有關的視頻、圖像等,這樣做,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助于后面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比如,當老師要講解《河流地貌發育》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要將河谷、沖積平原的圖片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做,讓學生河流地貌的發育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也會激發學生探究這些地貌發育過程的興趣。
三、借助“微課”講解地理知識點
高中地理教師在講解地理知識點的時候往往會利用“微課”。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在理解這些抽象內容時較為困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微課”,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效率。必修一中包括了五個單元,每個單元還包括了幾個小節,每一個小節中都包括了很多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有難點知識、重點知識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可以針對難點知識、重點知識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然后讓學生反復觀看“微課”,在觀看中掌握這些難點知識以及重點知識。
四、解疑答難,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地理知識
高中地理的許多重點章節,教師在講的時候往往比較枯燥無味,一堂課下來,學生也不知道老師在講臺上到底講的什么,迷迷糊糊的就過去了,那么如何生動形象的講課,并讓學生印象深刻,這是地理專業的老師經常思考的問題,正好微課解決了這一難題。比如《氣壓帶和風帶》的微課中,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氣壓中心、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是此節課的重難點,在微課的制作中選用了動畫的形式,通過三圈環流模擬的演示,同學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氣壓帶的形成過程,通過看著這些動態圖,學生很容易在大腦中形成氣壓帶形成的畫面,使學生對此節課的內容印象更加深刻,幫助學生在圖例中快速判斷和識別。
五、延伸拓展,幫助不同程度的學生的需求
在高二分文理科后,學生的地理成績出現明顯分界線,一部分是高一的知識是入門知識,偏簡單,另一部分是高二之后,地理學科進入了難懂階段,需要學生理解記憶,而非死記硬背;學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就需要微課作樞紐調節,通過在微課中設置恰當的提問,合理安排好基本問題、單元問題和核心問題,靈活使用多樣化的提問策略促進不同層次階段的學生的思考,滿足不同層次階段學生課程需求,做到查漏補缺,也可以鞏固知識和提升能力。比如,《氣壓帶和風帶》的微課,領悟能力高的同學,4節課下來就把知識全部掌握了,而其余同學還需要繼續學習,此時,學完的同學就可以看下節課的微課知識了,也可以通過微課了解本節知識中的拓展知識。
六、通過“微課”進行知識的鞏固和復習
地理課堂教學可以運用“微課”進行教學重難點內容的回顧,讓學生進行相關的知識復習。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微課”進行知識點的總結,概括出這節課的重難點內容和核心知識點,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可以進行新知識的鞏固和相關習題的練習。比如前一節課我們認識了地球的自轉,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地球的公轉,可以把地球自轉的相關知識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總結復習,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地理中的相關知識。
微課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從教師角度看,微課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字化資源,有效地運用不僅可以改變傳統教學和教研方式,還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專業發展。從學生角度看,微課給他們提供了更多選擇,無論在課前、課中還是課后,只要有條件,學生都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個性化學習,主動掌握學習節奏,構建知識體系。微課目前雖然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但根本還在于課堂教學的綜合把握,我相信作為一種教育資源,微課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包彩娥.微課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例談[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4,(12):82-85.
[2]吳真勇.微課,高中地理課堂中的明珠[J].文理導航(上旬),2014,(9):65-65.
[3]陳曉云.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5,(1):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