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超
摘 要: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將國家權力劃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個部分。三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新形勢下,教育也應與時俱進,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識,學校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教師精力有限,在新時期適當借鑒一下啟蒙思想中的分權制衡理論,會有效的幫助教師更從容、有效的管理班級。
關鍵詞:啟蒙思想;分權制衡;班級管理
十七世紀英國啟蒙思想家洛克在其《政府論》中首先提出分權思想,十八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進一步發(fā)展完善了這一理論,將國家權力劃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個部分。立法權即國家制定、修改或廢止法律的權力,由議會行使;行政權即治理整個國家內政外交的權力,由政府行使;司法權,即監(jiān)督法律的執(zhí)行和行使審判的權力,由法院行使。三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這就是所謂的分權制衡原則,美國建國時期的憲法便是依照這一思想制訂,時至今日分權制衡理論已成為當今世界廣泛采用的一種民主思想。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思想的活躍、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設也在不斷前進。在新形勢下,教育也應與時俱進,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識,學校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教師精力有限,如果事無巨細,什么都親歷親為,難免力不從心,造成職業(yè)倦怠。因此在新時期適當借鑒一下啟蒙思想中的分權制衡理論,會有效的幫助教師更從容、有效的管理班級。以下筆者結合具體實踐,簡要談談其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一、班級大會——班級“立法權”、提案權、任免權、重大事務決定權
班級大會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班會,由班級全體學生組成,每周定期召開,可由班級團支委或學生選出的班會主席主持,主要職責是對班級事務提案(包括個人提案或多人聯(lián)合提案)、制定或修改班級管理制度、選舉任命或罷免班委成員、在不違背學校規(guī)章制度和參考教師意見的前提下對班級重大事務的決定權,在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中一般依據民主集中制原則,根據不同學校、不同班級、不同情況可以要求不同的票數(shù),如過半數(shù)、達到2/3多數(shù)、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等。總之,班級大會相當于啟蒙思想中所涉及到的議會、其相關權力最直接體現(xiàn)民主原則和權力制衡原則。
二、班級委員會——班級“行政權”
班級委員會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班委,由班長及各部委員構成(如學習委員、生活委員、文體委員等)其主要職責是落實班級大會的各項決議、負責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等。這里主要談一下班委的產生,傳統(tǒng)的班委一般由教師任命、無明確任期,往往很難“人能盡其才、物能盡其用”。因此,新形勢下班委應該通過班級大會選舉產生,班委對班級大會負責,但選舉只限于班長的選舉,選出班長后,由班長自行任命各部委員,組成所謂“班級內閣”,實行任期制(兩個月或一個學期),可以連任,定期進行班級述職報告,“班級內閣”實行班級委員與班長共進退原則,如果某個班級委員的工作沒有被班級大會認可或大會對某個委員的不信任票達到規(guī)定數(shù)量,該委員就要辭職,由班長重新任命新的委員,如果對班長的工作不信任票達到規(guī)定數(shù)量,那么包括班長在內的整個“班級內閣”要總辭職,重新進行班長選舉,再由新班長組建新的“班級內閣”進行新一輪的班級工作。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發(fā)現(xiàn),班委會相當于啟蒙思想中所涉及到的政府或內閣。班長基本上會選取和自己關系較好的同學擔任各部委員,正所謂“讓互相欣賞的人組合在一起”,整個班委更能發(fā)揮團結合作的功效,同時由于任期制和評議制度的存在,就會激發(fā)包括班長在內的班委成員的“危機感”,使其工作不敢有絲毫怠慢,也更好的體現(xiàn)了班委為班級同學服務的原則、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班干部。
三、班級仲裁委員會——班級“司法”權
班級仲裁委員會相當于啟蒙思想中談到的法庭,是班級“司法”機構,可以選拔威信較高、人緣較好、有公平正義感的若干同學組成,或采取抽簽輪流的辦法。主要職責在于調節(jié)班級同學之間的矛盾與糾紛、對違反紀律的同學進行勸解、仲裁、給出相關處理意見。當然,由于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有時給出的處理意見很可能不合理,會傷害其他同學的身心,因此仲裁委員會給出的意見必須要上報班主任,在聽取并參考班主任的意見之后再正式作出決定,甚至在初期可以由班主任牽頭組成,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采用合理的方式處理同學之間的問題。有時候學生的處理方式甚至比教師的處理方式更易于被同齡人接受,更能拉近同學之間心靈的距離,從而達到班級和諧。
四、《班級宣傳報》——班級輿論監(jiān)督權
《班級宣傳報》一般由比較活躍、實事求是、工作認真的學生組成,不受任何機構的制約,擁有“新聞輿論自由權”,可以用班級板報、墻報、班級小報刊等方式進行日常宣傳,對班級日常事務進行記錄、公布、褒貶、包括班級的重要通知、好人好事、趣聞趣事、違紀等行為的戒勉(鼓勵、關愛的話為主)等,這種新聞自由可以形成強大的輿論監(jiān)督,一方面對權力進行有效制約,另一方面也成為班級學生增進情感交流的平臺,從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自律的精神。
綜上所述,在分權制衡下的班級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只是進行宏觀調控和指導,起到引路人的作用,從臺前退到幕后,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才能。這里要注意的是分權不等于放任不管,在具體的實踐中班主任還要結合具體的情況靈活掌握,把握好大方向的正確性,從而實現(xiàn)班級自治化管理的理想目標。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