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摘 要:本文主要就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要的闡述,而后針對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的改革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本次研究最終提出了課堂實踐教學改革、豐富校園實踐改革及完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評估體制等實施策略,最終希望借助于本次研究,能夠為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的思考,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內容。
關鍵詞: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各大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主要培養學生兩方面的能力:一是有效地掌握相關文學史知識的能力;二是閱讀、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這門課程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建立,經歷幾十年的的發展和演變,已趨向系統化、科學化和規范化。開設中國現當代文學課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養和文學審美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是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中卻面臨著各種問題。據此下文將主要就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的思考,展開相關探討。
一、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課時少、內容多、教學任務重
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育歷史深遠,一直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重要的必修課。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不斷地進行擴招,生源劇增,使得高校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上都進行了調整。具體表現為大量的壓縮課時,又原本的四學期壓縮為兩學期,從實踐和內容上都進行了刪減,讓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教育變成了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講述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對文學知識的具體清晰的了理解,對文學作品的學習無法深人掌握,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形成扎實的基礎,教師就算想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當代文學知識也是機會渺茫。從學校角度來考慮,壓縮課時不代表可以減少教學內容,教師要想給學生詳細講解文學知識,由于課時不允許,最終會導致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如果教師想要完成教學任務,只能是將文學課程教育以“文學史”的講述方式進行,草草講解。這根本就無法達到文學教育培養人才的教育本質。讓教師在文學教學中陷人了兩難的尷尬境地,終使得現當代文學課程教育陷人無奈。
(二)學生對于文學的興趣不高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經濟利益的追求成為主流,迫使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分化成兩個體系。優秀的文化產品在市場上受歡迎度不高,發行量少,使得現代青年的文學審美品位急劇下降。而在課堂中所學的都是文學巨著,學生由于對其不了解,因而提不起興趣,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課后更不會去研究。同時,我國的應試教育也會導致這一局面的出現。中學時期為了能考上好大學,學生沉溺于題海戰術中,根本沒有實踐去閱讀文學作品,文學知識面狹窄,文字功底較差。到大學后學習文學就會非常的吃力,再加上外界的因素影響,就會失去對文學的興趣。
二、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的改革
(一)課堂實踐教學改革
教師在教學時需要進行有效地教學活動,在課前備課時準備充分,通過生動有趣的事例來吸進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而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學科,需要積累大量的文學知識。因此在課前,教師需要給學生推薦相關的書單來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閱讀,并在之后進行心得體會的交流活動。這樣既可以通過閱讀增加學生的文學知識的累積,還能讓學生把自己閱讀后的體會感受表達出來,最終老師通過閱讀體會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文學思維能力和文學水平。在經過教師的指點后,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文學審美能力也會不斷地增強。同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依據不同的文學形態采取不同的教學實踐方式,如詩歌就以背誦的方式來開展;而戲劇可采取課堂解說、討論和表演的實踐形式來開展;要著重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文學審美的感悟力。
(二)豐富校園實踐改革
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改革,還要從校園實踐活動中進行。學校,老師要鼓勵學生參加相關文學的社團,在社團組織的有關文學的閱讀活動中增加對文學的興趣。學校還可以多舉辦有關文學的比賽,學生通過比賽可以提升自己的演講能力、說課能力及寫作能力,提高學生對學習文學的信心。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課外活動,讓學生通過自己找資料來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地圖片視頻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三)完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評估體制
多數高校為了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在課程設置時往往受社會需求的影響,使得實用性差的文學教育課程不被重視。其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嚴重降低,所以教學評估體制改革就尤為重要。不但要將中國現當代文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作為考評教師的重要指標,而且還要讓學生參與到對教師的考評中來,從而可以全面的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有效的監督。具體評判指標可以包括:教師的備課情況、與教材相關的課外資料的收集整理、對校園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開展情況等。
三、結束語
本文主要就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的思考,進行了相關的分析與探討。首先針對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所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要的闡述,而后主要針對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的改革展開了深入探究,并進而提出了課堂實踐教學改革、豐富校園實踐改革及完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評估體制的策略。最終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夠給予中國現當文學課程實踐的思考,提供一些更具個性化的參考與建議。
參考文獻:
[1]王妍.試論民族高校現當代文學課程的挑戰及機遇[J].文學教育(中),2014(4).
[2]周利萍,張廣彬.《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對策—以萍鄉學院語文教育專業為例田[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