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流通、大閱覽”服務模式已是當下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筆者作為一線館員在此對大流通給圖書館帶來的優缺點做一簡要闡述,以期能在以后更好的為大家服務。
關鍵詞:大流通大閱覽;服務模式;系統智能化
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持續發展,互聯網應用的不斷普及,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為了順應知識社會的發展,更好的服務于高校師生,四川師范大學成龍校區圖書館(以下簡稱“成龍校區圖書館”)自2008年新館建成以后,實施“大開間、大流通、大閱覽”的開架服務方式,期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筆者在四川師范大學成龍校區流通部一線崗位工作這幾年,體會到了此開架服務模式所帶來的便捷與效率,但從中也看到了不足與問題,為此,我將成龍校區圖書館實施“大流通、大閱覽”的服務模式作一簡要梳理,以期此館能為大家更好的服務。
一、“大流通、大閱覽”的概念
所謂“大流通、大閱覽”實際上有兩層含義,一是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在實現館藏文獻充分開架的情況下,各個書庫、閱覽室之間自由流通,讀者只需要在入口處刷卡,便可進入館中暢快閱讀,自主使用各類文獻;二是功能上的意思,這種打破“借閱分離”,實現“即借即閱”的形式,能進一步提高大家閱讀的熱情,各個書庫之間沒有限制,正符合現代化大流通對全民閱讀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二、“大流通、大閱覽”實施后帶來的變化
1.樓層分布概述
成龍校區圖書館總樓層十一層,一樓大廳中間位置是大門出入口,設有門禁系統,讀者可持一卡通刷卡進入,可攜帶自己的物品和已經借閱的書籍進入閱讀。大廳左邊是專門為讀者配備的上百個存包柜,可用于存放個人物品。大廳右邊是服務臺,每天會有兩名專職館員在其工作,為讀者解決各種疑難問題。大廳中心區放置三臺自助借還機,方便讀者借還圖書。借還機后面是新書展示區,每個月會有新書在其展示,方便讀者優先借閱。二樓到四樓是書庫和自習室,五樓是期刊閱覽室和外文圖書及過刊存放區,六樓是辦公室和古籍閱覽室,七樓是中文圖書基藏庫。可見此簡表:
2.設備系統智能化
實現“大流通、大閱覽”的開架服務模式以來,讀者的閱讀積極性提高,來館人數與日俱增,借閱量也節節攀升。為了滿足讀者來館即借的要求,充分發揮資源利用率,我館在學校的鼎力支持下,加大資金、人力投入,引進了智能化自助借還設備系統,也就是俗稱的RFID系統。將以往通過在借還臺工作人員對借還書進行充磁消磁的模式辦理借閱手續,全部更換成讀者通過自助借換機自己辦理借閱手續。在成龍校區圖書館一樓大廳配備了三臺自助借換機,不需要人工,讀者借還書在分秒中獨立完成,智能借還,效率倍增。為了方便讀者能及時查詢到所需要的文獻資料,從一樓到五樓,我們都配備有相應數量的自助數目檢索機,最大限度的滿足讀者的檢索需求。為了體現圖書館的人文關懷,我們還購置了殺菌機,對于年代久遠,鮮少利用的圖書,讀者還可以用殺菌機對其滅菌后再借閱。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我館也推出移動圖書館,在一樓大廳配備了超星移動圖書館和哥得式借閱機,讀者可以在此設備上閱讀最新的報刊,也可以用智能手機免費下載感興趣的圖書閱讀。
3.館員素質優質化
圖書館員作為智力資源的組成部分,作為知識、信息的管理者和傳播者,日益成為現代圖書館價值體系中具有基礎和主導地位的核心價值。[1]成龍校區的圖書館硬件設施逐日提高,相應的館員隊伍也在發生質的變化。為了提高館員的專業素質,我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有針對性的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對圖書館的智能設備進行維護和更新,并交授給其他館員學習。其次,定期為館里優秀的館員提供外出培訓的機會,讓其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圖書管理經驗和服務技能技巧,回館后將其所學知識在以講座的形式與大家分享,共同進步。除此之外,我館還定期舉辦講座和培訓班,組織館員學習智能設備系統知識,促進館員業務水平的提高和服務意識的改變,提升全館整體素質。
三、“大流通、大閱覽”給圖書館帶來的積極影響
1.更好的體現了圖書館“讀者至上,服務育人”的理念
成龍校區圖書館一切為了讀者更好的閱讀而努力。自“大流通、大閱覽”實施以來,各個書庫,資料室,閱覽室之前沒有限制,讀者通過大門口刷卡進入后,自由徜徉在書海中。一旦在書庫中發現了自己喜愛的書籍,隨時可以拿出來坐在旁邊的自習區閱讀,這些變化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對他們的閱讀積極性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了使讀者能夠及時找到所需文獻資料,考慮到一般讀者不可能較多的掌握相關圖書分類和排架的專業知識,除了每層樓配備的專業查詢機外,我館在每層樓的電梯出入口的醒目位置都設置了簡要易懂的圖書分布圖,便于讀者及時有效的找到所需文獻資料。如果還不能明白具體位置,我館每層樓都有專業的館員,可以請其幫助尋找。這些有針對性的服務措施,減少了讀者的盲目性,提高了查找效率,深得歡迎與好評,真正體現了圖書館“讀者至上,服務育人”的理念。[2]
2.充分實現了館藏文獻的利用率,極大的延伸了圖書館的功能性
“大流通、大閱覽”的服務模式是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集借還圖書,學習科研為一體的新型服務模式。[3]全館具有電子防盜系統,允許讀者在開放時間內將自己所攜帶的書籍、書包、筆記本電腦等個人物品帶入,在書庫查詢完資料后,可以在自習區看書復習,完成科研等。每層樓配備有溫熱水,自備水杯即可飲用。這些改變,讓讀者能潛心蟄伏館內,既提高了文獻的利用率,也給來館讀者提供了充分的自由與時間。
四、“大流通、大閱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
1.讀者的不良習慣增加了館員的工作強度
實行“大流通大閱覽”的服務模式后,圖書館樓層布局合理,環境舒適敞亮。讀者自由度提升,到館人數劇增。他們進入書庫后,有些讀者行為散漫,隨意將取出的書亂放,導致書庫錯架亂架現象重生,其他讀者因此找不到所需之書。或一人取出十幾本書在旁邊閱讀,又并不借閱,走后在桌上散落一堆,等待工作人員清理。更有甚者對自己喜愛的圖書取下架子后,偷偷藏匿于隱秘處,想下次來到館直接拿出來閱讀。特別是臨近考試期,一些讀者以圖書館為家,將被子、食物等放在書包里面帶入,破壞自習區的干凈與整潔。諸如此等一系列不文明行為,給流通部的工作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2. “大流通、大閱覽”服務模式下的應對措施
針對“大流通、大閱覽”服務模式下帶來的問題,我館積極采取了以下幾點措施。①加強新生入館教育培訓。在新生入館之前,做系統的入館培訓,詳細的將圖書館的樓層分布,館藏資源,檢索方法等讓其掌握,減少入館后的盲目行為,特別是入館的規章制度,一定嚴加強調,使讀者有意識的約束自己的行為,逐漸養成文明入館的好習慣。②增加理架次數,加大巡查力度。要求書庫工作人員每天將自己負責的書庫范圍保持整潔有序,書籍按時上架,遇到讀者的不文明行為及時制止,循序漸進的引導教育。③招募志愿者隊伍,讓學生加入其中管理。設置勤工助學崗位,讓熱愛圖書館的學生和家境貧困的學生加入管理隊伍,既緩解了流通部的壓力,解放了館員的勞動力,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又讓學生在圖書館得到了鍛煉獲取了相應的回報,并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引導其他讀者文明閱讀。[4]
綜上,“大流通、大閱覽”的服務模式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在前期取得的成績上我們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存在的問題我們也在不斷采取積極的措施應對處理。在往后的實踐工作中,我館仍然會遵循“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辦館理念繼續前行,在實現“大開間、大閱覽、大流通”的辦館格局的基礎上,爭創館藏特色鮮明、管理手段先進、服務效果好的高校圖書館。
參考文獻:
[1]魯黎明.圖書館服務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120
[2] 許莉.淺談大流通大閱覽中的書庫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5)
[3] 馮毅.淺議高校圖書館“大流通”服務模式[J].2011(3).
[4]尹雪.借閱合一的圖書管理—以東華大學圖書館為例[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13(4)
作者簡介:
左茜,女,1986年5月,四川師范大學成龍校區圖書館館員,碩士。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圖書與檔案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