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建平 王天紅 王飛
摘 要 從我國目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對高職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既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筆者通過對杭州市20所高職院校和200名在校學生進行了調研,了解了各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和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建議。筆者通過對調研結果的分析,歸納出了當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實施辦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第二課堂 創新創業 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1.013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 Class" Carrying out
Enterprise Innovation Education Path
ZHONG Jianping, WANG Tianhong, WANG Fei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the highly innovativ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economy,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stud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college talents. To this end, the author of Hangzhou 20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200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to learn about the status of schoo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tudent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dvice.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findings, summarized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posed the use of "second cl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o carry out specific measures for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econd cl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th
當前,高職院校都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注重對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教育,除了通過傳統的第一課堂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外,各高職院校結合職業教育的特性,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為了解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方面好的經驗和做法。同時,深入了解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評價和感受,及對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建議與意見。通過調研,結合高職院校實際,加強對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創業活動的方向性引導,研究高職院校該如何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為學校制定教育教學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為此,筆者對杭州市各高教園區對高職院校負責創新創業的部門負責人、學生進行了訪談與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歸納出了當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利用“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
1 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未納入學生素質教育體系。調查結果表明,當前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建立起創新創業教育的體制機制,在主管部門、制度建設、課程體系、教材開發等方面的工作十分不足。只是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職業與就業指導課程的一個步驟,僅停留在為畢業生的“就業擇業”服務,沒有作為學生素質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創新創業教育的接受教育對象人數少,受益面窄,環境氛圍不濃厚。大部分學校的創業教育除了課程教學以外,主要是通過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沙龍進行,但這樣的活動畢竟只是少數學生參加,這就導致創新創業教育關注的是少數學生,其影響局限在小群體,有精英教育的痕跡,不能適應我國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發展現實與趨勢。另外,部分學校對創新創業的宣傳報道少,缺乏濃厚氛圍,導致許多學生沒有創新創業意識和想法,所以,對創新創業講座等相關的活動也關注不多,參與更少。
(3)高職院校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專職教師。從師資隊伍的素質結構看,既需要懂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懂管理,有創業經驗,還要懂教育,會教學的互補與結合的教師。但由于我們國家真正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時間還不久,既具有創業經驗、創業理論,又懂教育教學的教師缺乏,很多在進行創業教育的教師沒有創業經歷,屬于理論型教師,其教學內容也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傳授。老師不了解企業的運作,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指導通常顯得力不從心,只會在課堂上講理論,非常不利于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有些學校雖然邀請了企業高層擔任兼職教師,但多以講座方式進行,并沒有形成體系,缺乏組織協調、制度保障和資金支持,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4)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調查表明,當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除了開設相關課程即“第一課堂”傳授理論知識以外,利用“第二課堂”載體的活動很少,而且大部分活動也是理論性的,比如創業講座、創業沙龍、創業培訓等,缺乏實操類的教育活動。
2 “第二課堂”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路徑探索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根據第二課堂活動具有針對性、階段性、整體性的特征,對學生的探索創造的興趣,創新思維與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再到創新創業的品質,最后是創新創業能力進行科學的系統化培育。從而,實現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品質,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第二課堂作為高職院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重要的平臺,可以通過整合豐富的校內外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靈活多樣的形式來開展的創新創業類活動。結合高職院校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分步實施,梯度推進”的原則,分為以下四個環節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第一環節(啟發環節):
針對全體一年級學生,以創新創業精神教育為主,普及創業基礎知識、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該環節主要是創業精神、創業特質的熏陶與培養。該環節通過入學教育、素質拓展訓練、參加社團活動等多種途徑的實施,來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以激發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創新創業意識,使大學生想創新創業。啟發環節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階段,對以后的創業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具體內容如下:
(1)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把創新創業教育與國防教育、入學教育、專業介紹相結合,側重學新生對創新創業概念的認知,幫助學生確立職業理想、奮斗目標,并在創新創業教師的指導下,制定大學三年詳細的學習計劃和創新創業素質拓展計劃。同時,鼓勵新生加入創新創業類、科技競賽類社團,參加社團活動,進一步了解創新創業的內涵。
(2)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把企業文化教育作為重點,充分挖掘利用現有的校企合作資源,邀請企業家、創辦企業的畢業生等人員對學生進行創新文化、創業文化、精神文化教育,讓學生和企業家座談交流,聆聽創業故事,分享創業經驗,感受創新、創業精神。幫助廣大同學盡早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并為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其次是鼓勵學生參加創業培訓,參加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來增強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
第二環節(提高環節):
針對大二的學生,以創新創業技能教育為主,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與水平。這一環節主要針對創業知識的介紹與相關技能、精神、特質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要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具體內容如下:
(1)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把科研項目、專業技能競賽、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師的指導下,申報科研項目、參加各類技能比武和創新設計活動、撰寫創業計劃書等來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和水平。
(2)大學二年級第二學期主要鼓勵有創業意識的學生參加KAB模擬公創業實訓班,網上創業班學習,掌握更多的創業知識和技能,有針對性地培養,以促進創業素質提高,并為未來的創業提前進行規劃。其次,鼓勵學生參與課題申報,包括橫向課題,增強科技創新意識和能力。其次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深入企業調研或頂崗實習,參與企業技術研發等形式,提高創新創業能力與水平。
第三環節(孵化環節):
針對大三的學生,以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為主,針對準備或已經創新創業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支持與服務,為畢業后順利就業創業奠定基礎。這一環節段的重點是提升創業實踐能力,積淀和檢驗創業知識、完善創業心理品質、做好創業就業前的充分準備。這個環節主要通過大學生創業園扶持等平臺,讓創業者可獲得諸如培訓、孵化等方面的支持。具體內容如下:
大學三年級第一學期重點進行就業形勢、創業政策、發明專利申報的輔導和創辦企業的實戰指導。通過輔導讓學生認清形勢,掌握政策,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客觀的期望值,積極主動創新創業。同時,通過組織并指導學生到企業、創業園現場參觀、座談,讓同學們體驗就業創業環境和了解就業創業信息,實地考察創業計劃書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就業創業環境和對自身素質的要求,從而進一步端正就業觀和創業觀。
大學三年級第二學期重點進行創新創業心理調適教育及創新創業服務工作。對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心理矛盾,心理誤區,心理障礙及時進行疏導,并在畢業生創新創業過程中為其提供全方位服務,鼓勵他們大膽走創新創業之路,以利于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目標。
第四環節(跟蹤服務環節):
針對已經畢業的創業學生,以跟蹤服務為主,做好信息收集,典型案例整理,為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積累素材。為他們繼續提供支持與服務,主動開展畢業生創新創業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檔工作。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和企業實地走訪,征集意見與建議,為創新創業教育方案優化提供依據,從而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水平和成效。
總之,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是個系統工程,要滲透、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除了通過課堂教學、“第二課堂”教育活動實施以外,還要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方案、課程設置、學生管理與服務、實習實訓各個環節。因此,要做好創新創業教育,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項目來源:本文為2015 年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科研項目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張明.高校共青團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中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24).
[2] 關曉輝.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0(4).
[3] 胡愛祥,唐偉宇.基于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研究[J].價值工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