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近代工業化的發展非常緩慢,并且曲折。但在總體工業化發展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雖然根基不穩,但卻起到重要的作用,為開啟中國近現代工業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礎。本文從三個角度淺析了中國近代史中工業化的特點,從不同方面反映出了中國近代工業化進程所具有的特征。
【關鍵詞】中國;近代;工業化;特點
縱觀中國上下5000年文明發展史,從先進的先秦文化,到貞觀之治,再到康乾盛世,中國各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到了近代,中國的工業發展雖不如西方,但各個方面在艱辛的成長,為以后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方向打下了基礎。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近代中國工業化的主要特點:
從時間角度:1840年,時間是西方已開始進入工業革命的進程中,并已經產生了大機器生產,英國在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已有了原始積累并開始轉向海外殖民掠奪,英國艦隊炮轟中國舟山群島上的定海縣,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先撇開這些事件的利害關系單純分析時間點,這正是為走上工業化道路敲響警鐘的時間點,是近代工業化的敲門磚,列強的入侵開啟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浪潮。
1895年到1937年,時間是繼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列強的入侵已不僅局限于打開中國國門了,從開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變相瓜分中國到中國仁人志士開始救亡圖存,這期間中國近代工業化經歷了三次浪潮,從起止時間上分為:1825年-1914年-1927年-1937年,對應的事件分別是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日本侵華戰爭,這是外國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期,從時間點看這是近代中國工業化整體發展的階段,其發展趨勢為高潮—低潮—高潮—低潮,成馬鞍式展,也被稱為近代工業化發展的曲折前進階段。
1949年到1979年,我國已經是獨立主權國。新中國成立以后近代工業化的發展火苗興盛。新中國成立后是我們經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后在已經被迫接受外國工業化的前提下打開中國工業化大門的。像新中國建立初期建立的一系列工業企業,八大提出將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總任務,1960年冬提出的八字方針“強調”、“鞏固”、“充實”、“提高”,近代中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后開始發展工業,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這也是工業化興旺發展的萌芽。
1979年至今,這一階段是中國工業化的轉型階段,其特點為傳統社會工業化—工業化與計劃經濟相結合—工業化市場化與工業化全球化。我國工業化繁盛發展。
從近代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來看:
近代中國工業化內受封建勢力壓迫,外受資本主義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
近代中國工業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其封建性質濃厚,資產階級則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近代中國工業化缺少資本原始積累,沒有工業生產的發展進程和過程,技術、人才和思想準備不足,它的推動力主要不是來自內部而是來自外部,內部沒有先進的技術、財力支持,因此,它不是以民間自發創辦近代企業為先導,通過自由競爭發展資本主義,而是主要依靠政權、軍權的專制力量,以官辦軍事工業為起點,從軍需到民用,從國營到民營,從重工業到輕工業,先官后民,沒有群眾基礎,從而也就沒有內部自發形成的自由競爭的基礎,所以發展根基是不穩定的。
從中國當時的經濟、政治的多元化結構來看
外國資本主義入侵為社會大背景。鴉片戰爭后,中國原有的封建經濟發生重大變化,封建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瓦解,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在開放和保守中掙扎,這也被稱為半封建經濟。由于封建自然經濟、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和官僚資本主義經濟的聯合擠壓,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處于半封進經濟下的工業發展遭到聯合對抗呈現出不知所向的發展趨勢。從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過程中至解放戰爭后期,在我國的經濟成分中個體經濟占較大比重,國有經濟所占份額較小,國家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無法大力發展工業化。
當時中國社會政治力量的多元性。封建自然經濟下的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又增加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階級成分復雜,并且相互對立。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深受地主、官僚資本主義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無法發展自身工業;民族資產階級則具有兩面性,搖擺不定的資產階級是無法引領近代工業化的發展;不同階級產生了不同的政黨,不同的政黨派別又代表不同的利益,使整個社會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解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主權問題儼然成為了當時社會的最核心問題。
近代中國的經濟因素、政治力量、社會思潮和外部勢力等都影響和制約著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但正由于經歷多方面歷練,才使我們如今選擇出正確的工業化的發展方向,我們應該積極借鑒前之經驗,才能使我國現代工業化的發展之路更加平坦。
【參考文獻】
[1]《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張漢林,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學院
[2]《中國工業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內容、階段、特點》,中國發展門戶網
[3]《中國工業化進程報告》
[4]《淺析近代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特點》,中國論文網
作者簡介:李玲蔚,(1989.11.12),女,漢族,籍貫:山東煙臺,單位:山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