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嬌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市場從各個方面來說與教育教學的聯系都更加廣泛。汽車維修行業在幾年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有所長進,市場對汽車維修行業專業維修人員產生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這給汽車維修教學帶來了新的問題和困難。為了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在汽車維修教學過程中,必須強化基礎性教育理念,逐漸實現市場對汽車維修行業的基本要求,以此來促進汽車維修行業在市場上發展潛能的深入挖掘。
關鍵詞:市場;導向;汽車維修;教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漸擴大和國民經濟的順利發展,國民經濟實力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升。汽車作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標志之一,在市場上的需求越來越大,相應地,市場對汽車維修專業人員的需求也有所提升。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目的是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因此,必須結合市場因素立足于當前存在的制約,強化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專業技能,逐漸滿足市場上不斷變化的需求。
1 汽車維修教學建立市場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和意義
1.1 汽車維修教學中建立市場化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市場化教育理念即在職業院校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市場發展作為核心內容,根據市場需求在某一階段所發生的變化而相應調整教學內容和重點,實現學生的專業技術發展。這種一切學習和教學都以市場為導向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促進作用。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公平競爭機制深入人心,學生通過接受以市場為核心導向因素的教學,能夠提升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實力,且市場經濟在發展和建立的過程中不僅強調了內部競爭的有序性,還確立起了明確的法律意識,告誡人們在保護自身的同時更要遵守市場規律。學生在接觸一系列市場化教育理念的同時,能夠清楚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為學生自身專業技能的發展提供基礎。
1.2 汽車維修專業監理中市場化的意義 公民責任意識在汽車維修專業學生教育的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內容,將市場發展方向作為基礎,強化學生的公民責任意識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在社會中工作、立足。當然要想從根本上提升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工民責任意識,相關教育部門的監督是非常重要的。市場環境中,依舊存在著法制不完善的現狀,要強化學生的公民責任意識就必須完善基本監督職能,抑制濫用職權的現象。
2 現階段汽車維修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重理論輕實踐 理論和實踐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兩方面,現階段在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經常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受到傳統教學形式和思想的影響,學生在汽車維修技術方面的實踐遠遠不夠,這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是有很大阻礙的。即使很多專業院校在動態性教學方面有所改進,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汽車內部結構及零件之間的關系。但是,學生依舊還是靠死記硬背來記住這些內容,并沒有真正通過維修實踐來鞏固理論,學生的興趣也難以提升。
2.2 教學內容的滯后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快速普及,現階段汽車維修行業在很多時候都大量采用電子技術作業,也存在著電子技術作業逐漸替代人工作業的趨勢。而在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大多還是停留在汽車內部結構、汽車修理、功能檢測等層面,不得不說教學內容已經有與時代脫節的苗頭。
2.3 教學形式的單一落后 針對現階段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形式來說,存在著教學理念與實訓過于單一的問題。這種單一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都是單純對抽象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和教師對專業課程枯燥無聊的講解。這種日復一日對抽象知識的研究,不僅抽空了學生對汽車基礎理論的興趣和學習耐心,對學生深入咀嚼基礎理論知識也無濟于事。其二,汽車維修實訓教學過于單一,雖說實踐相對課堂上理論的講解會更加有趣,但是實訓的形式大多都是教師在前面統一操作,學生在下面挑出故障點。到了學生自己操作時,主要就是換換零件,專業技術無法得到提升。
3 以市場為導向推進汽車維修教學的有效措施
3.1 改革并優化汽車維修專業教學內容 首先,要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觀念和教學思想,將教學理念和實訓有機結合,逐漸將理論教學的一部分轉為實踐教學,培養學生重實踐的觀念,繼而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專業維修技能。在汽車維修專業的教學課程中,要保證設立相應人文學科,包括汽車維修英語、法律常規和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教育。注重提升學生的專業英語素養,這對提升其專業性和人才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其次,要逐步提升學生計算機操控的能力,將計算機作為教學內容之一,使學生全面與時代接軌,掌握最新的汽車維修技術。
3.2 建立起科學完善的課程教學體系 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建立起以市場要素為核心導向的汽車維修課程教學體系,逐漸強化實踐性教學在汽車維修專業教學中的地位。職業院校要定期組織專業教師聚在一起,就市場需求變化、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教材變化等內容進行討論研究,充分整合教學內容,優化“汽修模擬實訓”“實踐協作綜合實訓”等教材的設計。職業院校要經常開展與汽修相關企業的對外聯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將實訓課程和實踐課程有機結合,重點攻破學生統一的弱項,按照標準進行分類學習。
3.3 引入互動性的教學形式 在市場需求導向基礎上,互動教學形式對于汽車修理教學來說意義重大。通過互動教學的開展,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基礎教學理念的理解,還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能夠進一步了解學生,制定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和計劃,在互動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能夠與教師共同討論,激發學生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汽車行業對汽車維修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變化,職業院校必須針對市場需求和學生自身發展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建立科學的實踐性課程教學體系,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術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仁芝,黃振宇,李雨露,沈振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01).
[2]廖頌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汽車維修專業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09(25).
[3]宋飛.汽車維修專業學生就業應對策略[J].科技資訊,2013(26).
[4]柯裕偉.汽車技術發展對中職汽車維修專業的挑戰[J].中等職業教育(理論),2012(01).
[5]包套圖.基于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