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娟
摘 要:中小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主體,在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繁榮經濟、推動創新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長期以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資金緊缺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城市商業銀行作為地方性中小銀行,規模較小、實力有限,因此其發展過程中必須揚長避短,向自己的傳統優勢領域——中小企業回歸,把基礎金融服務作為主要的著力方向,努力創新與中小企業需求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創建與服務中小企業相匹配的組織架構,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力度,發揮城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優勢,努力開創與中小企業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關鍵詞:城市商業銀行;信貸支持;中小企業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1-0005-02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多項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涉及宏觀指導意見以及具體操作等多個層面,涵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財稅支持、技術創新等多項內容,尤其強調商業銀行要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加大融資支持。
多家商業銀行將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作為信貸政策的重要內容,采取各項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但實際執行時難度較大。中小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本實力較弱,人員素質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差,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劣勢。與大企業相比,小企業的業務結構單一,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經營風險明顯高于大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缺乏有效制衡,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報表不能充分反映真實的資產狀況和利潤狀況,企業信息透明度不高,無法落實有效擔保。這些因素疊加,使中小企業獲得外部融資支持的難度較大。
此外,商業銀行目標定位與信貸支持政策執行之間也容易出現偏差。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發展策略對業務增長都有一定要求,在這種目標定位下,營銷大企業、大客戶,迅速擴大業務規模,實現圈地擴張也就在所難免。商業銀行基層分支機構對大企業、大客戶趨之若鶩,卻對一些市場前景雖好,但規模不大或發展不太成熟的中小企業冷眼相望,主要原因有:一是基層行利潤考核要求短期內達到績效考核目標,中小企業對商業銀行存款、貸款、中間業務收入、利潤的貢獻都不及大客戶,在對有限的信貸資源進行匹配時,商業銀行明顯偏重對大型企業客戶融資。二是基于商業銀行對不良貸款的考核。中小企業由于普遍信用等級較低,自身經營存在諸多問題,信用風險相對較高,在商業銀行貸款違約率較高,給金融機構和信貸人員的業績考核帶來不利影響。
而城市商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有其天然優勢,首先,城商行多定位于區域性中小銀行,股本結構中一般都有地方財政出資或地方財政委托出資,兩者有著天然的聯系。城市商業銀行成立之初就明確了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的宗旨。地方政府支持城市商業銀行發展,城市商業銀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對解決當地就業,增加當地稅收,繁榮市場經濟做出巨大的貢獻,可以說地方政府、城市商業銀行、中小企業是互相支持,取得三方共贏的局面。其次,城商行一級法人體制帶來快速反應的優勢。由于經營地域集中,信息傳遞快捷、決策鏈短,城商行相對來說具有經營靈活、對市場變化反應快、決策迅速的特點,一般中小企業貸款僅需幾日便可完成,與中小企業急迫、頻繁的融資需求相適應。再次,受資本實力、人員配備、技術手段等限制,城商行開展大型客戶大額貸款存在諸多限制,如集中度限制、資本充足率指標限制、流動性指標限制等,而中小企業為城市商業銀行后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客戶資源,符合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定位。
城市商業銀行在現有經濟環境下如何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支持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具體措施:
一是創新金融服務組織架構。國內城市商業銀行目前的組織架構基本是以塊為主的部門銀行設置,實行總、分、支三級直線職能型管理模式。與之相適應,對于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也采取以塊為主的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中小企業融資產品一般由總行開發,讓后向分行、區域內支行推廣;中小企業貸款審批由支行、分行、總行在各自權限范圍內進行信貸審批。這種管理架構以塊塊管理為主,各級分、支行的產品創新、風險管理主要是針對其所在層級的中小企業客戶。當業務規模較小,業務種類比較單一時,同一層級的交流可以提高溝通效率、降低作業成本,基本可以滿足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需要。
隨著中小業務發展和產品需求的變化,城市商業銀行原有的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在金融服務、風險管理、審批時效、權責界定等方面已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發展要求。建立新型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顯得尤為重要。從目前多家城商行實踐經驗來看,有兩種模式值得借鑒:其一是采取事業部制,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成立獨立的運營單元和利潤中心,并成立與之配套的風險管理體系,提高業務專業化程度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其二是多數城商行普遍采用的特色分支行制。總行事業部制是在總行層面建立中小企業金融專營機構,對全行中小企業條線實行垂直管理,這種一步到位的直線改革對于存量中小企業客戶較多、業務開辦較為分散的城市商業銀行,初始階段會因為業務管理路徑、客戶關系維護的變更,面臨很大的阻力,甚至造成業務流失。如果首先選擇個別分支行或地區開展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試點,再循序漸進逐步推廣,則可保證組織架構改革的穩步推進,這種方式適合目前尚未進行大規模事業部制改革的城市商業銀行。在組織結構較為復雜、中小企業存量客戶較多的銀行,可選擇在某些中小企業經濟發達的區域或分支行開展試點,獨立經營、獨立考核,待試點成功后再向其他地區或分行推廣。如徽商銀行成立之初,在合肥、馬鞍山、蕪湖、銅陵、安慶五市分別選取1家支行作為中小企業特色支行,運營三年后該模式向全行推廣,建立近60家專營中小企業業務的特色支行。
二是細分中小企業融資市場。細分市場是確定中小企業業務發展規劃的前提,以包商銀行為例,在制定細分市場規劃過程中,該行:第一,成立市場規劃工作小組;第二,進行市場細分,包括制定市場細分標準和行業客戶群選擇標準;第三,進行細分市場調研,包括目標市場的市場規模、成長性、盈利性和風險性,以及目標市場開發與本行經營資源配置的適應性;第四,制定細分市場規劃,包括客戶準入標準,設計產品組合與商業模式,制定授信政策,以及明確營銷渠填,進行營銷策劃;第五,分行上報細分市場規劃和批量開發方案,由總行審定;第六,組織實施;第七,對細分市場規劃實施效果進行評估與調整;第八,建立細分市場的點評與交流機制。通過市場細分可更好地確定目標和制定營銷策略,進一步了解子市場的客戶需求,發現新的業務機會,更好地提供中小企業客戶需要的金融產品。在對中小企業客戶市場進行細分時,城市商業銀行應按照各自所處區域經濟特征,結合本地區的客戶集中度、行業集中度、交通便利程度、人員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根據本行的發展目標和風險偏好,確定目標市場。如線上融資產品、供應鏈金融、跨界合作產品等新興客戶群,以及基于抵押或擔保的傳統中小企業融資業務,逐步成為某一細分市場主流銀行,提高和完善金融服務水平。
三是創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手段。城市商業銀行針對區域內特色行業,需有效整合中小企業各類資源,搭建交流、共享、協作的平臺,為中小企業解決發展中的融資難問題。創新金融服務手段包括創新融資方式,如傳統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多為基于抵押物測算出的貸款,而為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創新金融產品則要根據供應鏈體系之中的小企業群體“第一還款來源”情況,借助核心企業渠道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創新金融服務還包括創新融資擔保方式,小企業融資擔保難存在已久,在創新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可采取應收賬款質押、保理、存貨質押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融資擔保問題。創新金融服務還要拓寬金融服務渠道建設,通過設置電子銀行部或網絡金融部,開辦網上銀行業務。走中小企業網絡融資的新渠道,積極發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擴大中小企業業務的深度及廣度,提供線上和線下融合、互通的新渠道。此外,還要加強創新金融綜合服務,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還款方式、融資期限、存款結算、投資理財、發行債券承銷都可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四是提高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控能力。近兩年,國內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國內外政治環境、經濟周期因素、行業因素以及地區經濟的獨特性導致中小企業整體貸款違約率上升,某些銀行成為不良貸款的重災區。城市商業銀行必須提高信貸風險管控能力,才能健康持續發展,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而如何做好中小企業的風險防控?首先,貸前需謹慎選擇客戶群體。注重對行業的調查,對企業產品市場情況的調查,對企業主要負責人人品的調查,對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提前預警,只選擇與本行戰略目標一致的重點營銷客戶;對于風險較大的企業,可以從授信客戶中刪選。其次,完善貸款審查機制,針對“中小企業事業部制”組織架構,在風險管控方面,在事業部內部由中小企業風險總監進行管理;在分行內部由派駐風險官,可以審批的專業化程度。此外,審批時可借鑒國外先進的審批技術,如德國IPC公司的信貸技術、美國富國銀行的信貸評分卡技術,評估客戶償還貸款的能力。再次,貸后管理要精細化。針對中小企業的客戶評級、貸款額度、擔保方式等維度綜合判斷客戶的風險程度,并將其分高風險、中等風險和較低風險三個類別,然后根據風險程度制定不同的貸后管理方式。
城市商業銀行必須找準目標定位,體現差異化競爭優勢,創新組織架構,細分目標市場,創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手段,提高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控能力,才能實現與中小企業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趙愛玲.中小企業融資及擔保體系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張繼軍.小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匹配性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1,(12).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