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麗穎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一種手段,小學語文教學肩負著重要的任務和使命,更是作為一種基礎性教育和義務性教育貫穿小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學習中最基礎的課程,是教會小學生聽、說、讀、寫的啟蒙課程,也是學好其他課程的前提。因此,學好小學語文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深入,小學語文改善了一些傳統應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難點也是不容忽視的。本文就針對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以及解決對策作出相應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
就課程性質而言,每一門課程都有其不同的課程性質,在教學中也就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相應的也就有各自的重難點教學,因此,也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來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具體到小學語文教學,筆者認為小學語文集聽說讀寫為一體,教會學生學習生字、培養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因此,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突出重難點,加強學生對重難點問題的學習就成為了我們研究的話題。
一、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性
1、培養學生文化底蘊。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大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的傳統古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是接受新知識最快速的階段,小學生學好語文知識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從小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蘊相當重要。
2、小學語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我們從整個語文教育體系中來看,小學語文、中學語文以及大學語文這三個階段的語文教學都是相輔相成的,后一階段的學習需要前一階段學習的積累,前一階段的學習為后一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只有提前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后才能不斷提高水平,不會因為基礎不牢固而發生錯誤。小學語文教育于整個語文教育來說就像是地基,只有地基夯實了,才能建造更高的房子,才能在語文發展中有更好的建樹。
3、小學語文教學是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著名教育家蘇步青教授曾說過:“數學是學習自然科學的基礎,而語文則是這個基礎的基礎。”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除了是語文教育的基礎之外,同時他也是其他學科教育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
1、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得不到發揮。雖然我國新課改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占據著“主角”地位,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上照本宣科,把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后,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也不進行講解,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記重點,反復朗讀、抄寫和背誦,課堂氣氛沉悶無味,導致學生只會麻木地聽講,機械地朗讀和背誦,學生的個人見解沒有機會表達出來。這種強迫式的方法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甚至還會扼殺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新能力。
2、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創新理念。在很多小學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通常只用一本語文書、一本教案、一支粉筆和一張嘴就可以完成一堂課的教學,日復一日的教學方式,讓本該活潑生動的語文課堂變得呆板無趣,教師只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生只為應付期末考試而學,這樣就喪失了學習最基本的意義,讓學生從小就產生厭學情緒,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對于小學語文教育而言,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如何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們掌握知識難點,對語文的學習充滿興趣,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而如果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即使學生成績不錯,但也會從心里厭惡語文,影響學生以后對語文的學習。
3、教學沒有把課堂知識融入生活,學生學習吃力。小學的學習階段是小學生從無到有的全新學習階段,知識儲存、生活閱歷少之又少,理解能力有限,接受專業的系統知識對于他們來說是全新的挑戰。有些小學語文教師上課時沒有注意到小學生的這一特性,在對語文教學中只是按照課本上的知識進行傳授,沒有將課本知識很好地融入學生的生活,這就會使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部分知識,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學生學習也更加吃力。就詩歌來說,由于小學生沒有像大人一樣豐富的人生閱歷,可能對詩歌理解起來很是吃力。這時,如果老師一味地讓學生記住,將是很困難的,老師要學會把詩歌融入到生活,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學習詩歌。
三、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難點的對策
1、把課堂還給學生,加強師生溝通互動。《師說》有云:“古人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們做學問一定要有老師,老師就是傳授知識、解釋疑難問題的人,由此可見,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發揮導向作用,引導學生學習;而學生作為知識的接受者,應該充分發揮課堂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有問題、有見解就要及時向老師提出,老師要耐心地講解直到學生明白為止。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到學生最能接受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課堂上多鼓勵學生跟教師進行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發展打下基礎。
2、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師要打破傳統呆板的教學方式,創新和豐富教學方法。就學習生字詞而言,他是一項比較枯燥的教學過程,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課本,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把課本知識用投影儀的方式呈現到學生眼前;還可以通過一些趣味小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和體會相關知識,真正地愛上語文。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這些基礎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3、知識融入生活,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學習。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語文,也來源于生活。看書、識字、閱讀、寫作以及語言交流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小學學生由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知識理解不到位,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把課本知識巧妙地融入生活,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用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進行舉例,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人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學語文學習作為人生賽跑中的助力器,在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中起著無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母語的學習對于我們來說才是必不可少的,他是我們立足于社會的基礎,是我們參與到社會生活中的基礎。所以對小學語文教育必須予以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 額爾登托婭.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雜志,2015(9).
[2] 高彥軍.小學語文教學難點和對策的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20).
[3] 張萬友.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術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