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揚眉 鞠恩霞
摘 要 基于問題學習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能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本文以心理學“實驗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為例,闡述了基于問題學習在該課程中的應用,詳細論述了該教學模式在這門課程中的具體實施方法,以期對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 基于問題學習 心理學 實驗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 建構主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8.052
Abstract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is a problem-centered pedagogy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ory, which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This paper took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namely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Design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as an example to elucidate the application of PBL in this course.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is pedagogy in this course in detail, to serve as inspiration to the reform of college class teaching.
Key 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psychology; Experimental Program Design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constructivism
為了適應心理學研究計算機程序化的趨勢,大多數心理學培養單位開設了“實驗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這門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將實際的研究問題轉換成具體的實驗設計和計算機程序的技能,為學生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就該課程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存在缺陷,解決實驗研究問題的能力不足。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嘗試做了一些改革,嘗試在該課程中引入“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 基于問題學習
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是在建構主義教育改革浪潮中出現的教學思路,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習設置在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的合作來解決實際問題,形成問題解決的能力。基于問題學習的典型教學過程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查找專業知識,互相學習討論,直到問題最終得到解決。最后,學生需要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
基于問題學習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改變了過去傳統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傳統教學的內隱假設是把學生看作一張白紙,教師的角色就是把知識和智慧灌輸給學生。傳統教學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太關注學生是否能夠靈活運用知識,以解決實際問題。在基于問題的學習中,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建構知識,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主動地對新知識和信息進行加工,進而轉換成有個人內在有意義的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構建的是靈活的可用的知識,這些知識的構建反過來又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最終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實際問題解決能力。
2 “實驗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課程特點分析
“實驗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這門課程開設的目的是讓心理學高年級學生對心理學實驗生成平臺,如E-Prime等軟件較為熟悉,能夠編制簡單的實驗程序。如果該課程只是給學生實驗生成平臺的知識并沒有多大的意義。一方面,如果學生只是機械學習到知識,而不具體應用的話,學習這知識對于學生沒有多大的意義。另一方面,現在是網絡信息時代,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在網上找這些軟件的資源來自學,不用教師指導就能學會。因此,這門課程的重點是教會學生如何提出一個科學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從這一角度來看,這門課程的宗旨是和基于問題學習的理論基礎即建構主義理論是一致的。
從學生自身的特點來看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是可行的。本課程的授課對象是大三或大四年級的高年級心理學專業本科生。通過前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心理學基礎知識。并且,學生們對自己學到的心理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有強烈的愿望。但是,學生還缺乏缺少自主探究心理學問題的勇氣和意識。因此,教師需要引導他們對平常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問題多加關注,自主主動探究問題,營造研究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3 問題學習在 “實驗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對該課程的課程特點和授課對象的分析,我們嘗試采用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來講授這門課程。以下是具體的教學過程和方法。
3.1 科學設置問題,創設問題情境
在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中,如何設計有效科學的問題是核心。對問題的設計從根本上決定了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成效,也決定了教學目標是否能夠順利完成。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不太牢固等特點,我們決定采用混合問題學習教學模式,即將問題分成兩種類型:一種問題是心理學研究中已有的常見的問題;另一種問題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或查閱文獻中發現的問題。
對于前一種問題,我們根據最新研究進展,選擇了多個能反映當前心理學研究熱點問題的研究范式,而且能夠用心理學實驗生成軟件編程實現的。這些研究范式被三個問題概括:該范式是什么?該范式怎樣用的?該范式如何編程?例如,在講授心理學中經典的Stroop范式時,我們設計了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stroop范式是什么?主要是介紹該范式的定義,理論基礎以及該范式的變式。第二個問題是stroop范式怎么用的?主要是介紹該范式如何應用在具體的研究中的。第三問題是stroop怎么編程?目的是讓學生對研究范式的計算機程序化有所理解。對前面兩個問題,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講授一些基礎知識。對于最后一個問題,教師給出目標和要求,讓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第二種問題是學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或者查閱文獻中自己發現的問題。對于這類問題,主要是讓學生分成小組,自己在組內討論,嘗試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并寫成科研論文。在課程結束前的最后兩周集中展示每個小組的成果。教師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指導。
3.2 自己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問題
實驗程序設計課程需要學生不斷地動手,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程序設計中,才能掌握這些技能。所以,我們在課程設計中特別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去解決問題。在常見的已有的心理學問題中,對于研究范式如何編程的問題,我們沒有給學生一步步演示,而是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實驗范式的編程,自己主動動手解決問題,鍛煉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并且給予那些率先完成的同學以口頭上的獎勵,以激勵還沒有做完的學生。當然,這些實驗范式也考慮到難易程度,盡量從易到難,讓學生逐步掌握實驗程序技能。
3.3 分組合作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課程開始時,讓全班3~4個同學自由組成小組,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組長,對日常生活中或者查閱文獻得來的問題進行研究。要求學生對這個問題探究具備從查閱文獻、實驗設計方案,數據收集與分析、到最后的論文寫作等基本過程。當然,要求學生要有實驗程序編程。小組成員內做到分工明確,互相交流,共同找到問題,到最終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小組成員鍛煉批判性思維、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最終促成共同成長。
3.4 小組集中展示問題解決成果
課程結束前兩周,集中展示每個小組所要解決的問題和成果。要求每個小組推選出一位同學來報告本小組的問題解決過程。報告完之后,由教師和同學們來提問。結束后,每個小組交一份問題解決過程的報告。教師根據小組提交的報告和口頭報告情況給出成績。
3.5 督促學生對問題解決過程進行反思
對學生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進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利于他們在反思中進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課程結束后,教師要求每一位同學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進行反思,并形成反思報告。
3.6 形成多元課程評價體系
基于問題學習的評價體系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必須建立起與問題情境設置相對應的評價體系,才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激發他們參與的興趣,最終提高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我們制訂了相對多元的評價體系:首先是要求學生們提交三個在課堂上完成的實驗程序,占30%;其次,為了突顯學生自己探索的問題的重要,我們將這一部分的成績比重占了60%。在這60%的成績中,又分成兩大部分,其中90%是團隊合作研究一個問題,另外10%是每個小組成員的反思。最后,10%的成績是平時表現。在這門課程開始時就強調了評價體系,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4 問題學習應用于 “實驗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教學中的反思
總體來看,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比較好地適應了“實驗程序設計與軟件應用”這門課程的特點,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學生們真正學習到了知識,而且獲得了應用知識的快樂感。他們在嘗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中,鍛煉了批判性思維能力、實際問題解決能力、自主創新的能力等,對心理學研究有了濃厚的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改變教師的角色,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合作者、引導者。
但是,由于經驗不足,還可以在很多地方做出改進。例如,在課程評價體系上,可以適當引入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而不是教師主觀判斷;另外,盡管大多數學生有較高的參與度和興趣,但還是有少部分學生參與度較低,如何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總之,基于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較好地應用在該課程中,是否適用于高校其他課程,還需要更多的高校一線教師們做出更多的嘗試。
參考文獻
[1] 劉儒德.基于問題學習對教學改革的啟示[J].教育研究,2002(2):73-77.
[2] 王紅國.問題本位學習的組織行為學課堂教學研究[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5(4): 93-100.
[3] 高振宇.問題本文學習及其在高校課堂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科學,2014(5):16-19.